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870|回复: 6
收起左侧

光伏产业的大机会才刚开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6-3 1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09-6-3 11:54:36    浏览次数: 312   
    据太阳能光伏网报道,在中国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浙商》杂志社、浙江省能源研究所联合主办,浙商理事会承办的2009太阳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本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
      中国光伏产业为什么受挫最大
      《浙商》:赵主任,在这次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赵玉文:金融风暴使市场和产业运转减速,我国光伏产业遭受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尤其严重。此次金融危机对光伏产业来说,中国是受挫最为严重的国家,比日本、欧洲都要严重。欧洲、日本和美国光伏产业影响相对较小。
      《浙商》:作为世界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大国,为什么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重创比欧洲、日本更严重?
      赵玉文:中国光伏产业遭受重创正是“两头在外”导致的结果,其中“材料在外”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2008年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由于中国光伏企业市场基本在国外,金融危机使海外市场萎缩,极小的内需市场对我国光伏产业起不到支撑和缓冲作用;而且中国光伏企业原材料短缺,成本高,光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极少数企业生产的质量低劣光伏组件拖累,国产组件的平均质量比不上日本、欧洲,市场竞争力差,这无疑使金融危机的影响雪上加霜。
      据我所知,日本光伏市场较大,光伏产品1/3的市场在本国;尤其是在恢复补贴政策后,他们的光伏企业现在加班加点生产,非常红火。而欧洲的光伏产品原来就供不应求,且质量比较高,市场受到的影响基本转嫁到进口产品上,其中主要是中国产品。
      《浙商》:这些投身于光伏产业的企业会出现一轮新的“洗牌”吗?
      赵玉文: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预计部分光伏项目会停建或缓建。业界一直认为光伏产业未来将会“洗牌”,其实‘洗牌’是一个市场经济中正常的动态过程,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表现,只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表现得比较明显而已。
      《浙商》:如此一来,光伏产业还有投资的机会吗?
      赵玉文:当前光伏发电正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在2000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万分之几。根据世界能源组织对未来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预测,到2010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千分之几;到2020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1%;到2030年,光伏发电大概占总发电量的9%左右;到了2040年,光伏发电大概会占总发电量的20%以上。
      光伏发电目前还不到总发电量千分之一,如果发展到2020年的1%、2040年的20%,这不是1倍、2倍的变化,而是几个数量级的变化,是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增长。遇到金融危机后,光伏产业投资还有没有机会?我认为光伏产业的发展现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投资机遇非常大。
      光伏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
      《浙商》:是什么支撑光伏产业投资的巨大机遇?
      赵玉文: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光伏产业最近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1.3%,最近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9.5%。2007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达到4000MWp(兆瓦);2008年世界太阳电池产量超过6000MWp。在硅材料严重短缺情况下,2008年太阳电池产量比2007年增长率超过50%。
      2000年以来,世界并网光伏发电发展速度最快,年增长率达到了60%,其次是生物柴油、风能、地热采暖、离网光伏等其他各种可再生能源。并网光伏发电从2001年超过了光伏应用的50%,此后一路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并网光伏发电份额超过85%以上。这表明光伏发电开始由边远地区向城市过渡,并网光伏发电正在发挥替代能源作用。
      光伏发电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成本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成本30年来降低了2个多数量级:300多美元/Wp降低到目前2.5美元/Wp;光伏发电成本也随之相应下降,2006年世界平均光伏发电成本就达到0.25美元/千瓦时(度),预计201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将下降到0.14美元/千瓦时。
      德国预测2017年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之后会比常规发电成本还低;美国则预测2015年前后光伏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相交。我国最近的情况甚至比上述预测还要乐观,江苏预计2012年上网电价可达到1元/kWh。
      疾风知劲草,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光伏产业发展将更加蓬勃。金融危机对于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丝毫没有影响,而且会更加激发它的茁壮成长。
      《浙商》:是什么动力支撑光伏产业在未来持续发展的趋势?
      赵玉文:支撑光伏产业发展的动力有三个: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以及《上网电价法》的强大推动力。这里我主要谈下《上网电价法》的推动力。
      2004年1月1日,德国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法》,规定光伏发电必须上网,电力部门必须收购,上网电价每年下降5%。自2004年起,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市场和光伏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并拉动了其他国家光伏产业的发展。《上网电价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很快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同、接受和效法,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上网电价法》,光伏市场由德国很快扩张到整个欧洲、美国、韩国等国家,而且还正在向更大范围扩大。中国是实施《上网电价法》的国家之一,但对光伏发电尚未实施。
      《浙商》:那么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如何看待与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呢?
      赵玉文:金融危机以最严酷的事实证明,我国光伏产业必须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国际市场占有率,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崛起的机遇。金融危机将使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更加理性。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产品价格得以明显降低,这将使太阳能发电增加竞争优势。
      我们必须把这次金融危机看作是光伏产业提升的机遇,着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质量、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在光伏大国基础上成为世界光伏强国。压力越大,反弹越大!我们必须变挫折为动力,变挑战和危机为机遇,为我国光伏产业走向世界强国打翻身仗!
      《浙商》:中国要从光伏大国转型为光伏强国,从光伏生产大国转为光伏应用大国,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赵玉文:从光伏企业层面来说,必须着力提升光伏制造技术水平和光伏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保持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从国家层面来说,我们必须加速对光伏发电实施上网电价法的步伐,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拉动内需,促进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我相信金融危机会加速我国相关法规与政策出台的速度,为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快速健康发展的机遇。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6-5 12: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阳能有多热?
    发布时间: 2009-6-5 9:26:38    浏览次数: 325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中国的太阳能公司有理由高兴。今年3月,政府承诺将补贴太阳能屋顶,让该行业感到一阵兴奋。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声明,推动数家太阳能公司股价强劲上涨。但投资者的热情如今已经消退,因为有迹象显示,太阳能组件生产商也未能免受全球衰退的影响。
      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商——尚德电力(Suntech)今年1月裁员4000人,占员工总数的30%。该公司上月披露,第一季度30%的产品销往了一家附属企业。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库存积压的担忧。尚德电力还表示,产品售价不断下降,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此外,政府并未说明补贴是一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也令该行业感到担忧。一些行业报告表示,政府相关预算上限是25亿元人民币(合3.66亿美元),因此最多只能补贴18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政府也未说明受补贴的项目是否会连接上电网,如何连接。
      在这种谨慎气氛中,ReneSola率先宣布将开展纳入补贴方案的项目,投资1.6亿元人民币在浙江省建设一个5000千瓦的太阳能屋顶项目。ReneSola希望获得省政府的额外补贴;目前正等候中央政府部门的批准。
      尚德电力则表示,已与江苏省政府达成协议,在当地建一个1500千瓦的屋顶项目。江苏位于上海以北,是中国几个人口密集、电力需求旺盛的沿海省份之一,有自己的激励政策。
      除屋顶市场外,中国广阔、干旱、日照充足的内陆地区具有发展另一个太阳能市场的潜力:规模大得多的太阳能发电站。上海和内蒙古的两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刚刚落成,政府还计划兴建更多太阳能发电站。例如,龙源电力集团公司(ChinaLongyuanElectricPowerGroup)将在西北的青海省建造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计划在2011年建成,发电能力将为20万千瓦。
      有政府背景的能源研究所(EnergyResearchInstitute)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主任王仲颖预计,太阳能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将有助于中国的太阳能发电能力到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是当前目标——到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的10倍以上。
      即便如此,太阳能发展仍然落后于风能。政府实施优惠税率,推动风能的发展。国家能源局表示,到2020年,中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增长8倍,至1亿千瓦。
      然而,明晰规定的欠缺导致大量产能被闲置,国家电网常常拒绝将风力发电站——一般位于偏远地区——接入其网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5 13: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光伏企业究竟面临哪些困境?在这些困境当中又蕴藏着什么样的商机?

        海外市场日益压缩

        终端市场在外,过度依赖海外市场,无疑是当前中国光伏企业面临最大的困境。

        作为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2008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约2000MWp(兆瓦),占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的1/3,显居世界首位;太阳能组件封装产量更是超过了2500MWp,占全球组件产量40%以上。

       “中国虽然是世界太阳能电池第一大生产大国,却不是太阳能电池应用大国。”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告诉《浙商》记者。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光伏系统装机容量仅40MWp,仅占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这意味着,中国太阳能电池98%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2%左右产品留在国内,产业与市场严重脱节。

        正是由于产业与市场严重脱节,所以一旦海外市场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就瞬间失去了订单。2008年10月,正是中国光伏产业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就是这个时候,寒流迅速袭击中国光伏产业。

       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尚德电力2008年第3季度毛利率尚有21.6%,第4季度骤降至0.6%,每股净亏0.42美元,并因减产、裁员成为媒体焦点。一位从事光伏电池产业的浙商向《浙商》记者透露:“尚德三十几条生产线,如今开工的不过五六条。”

        在金融危机之下,这个曾经创造出中国首富的太阳能设备制造企业也未能幸免。2008年初,尚德电力股价一度在90美元以上,市值高达109亿美元;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到年底的股价只有10美元左右,市值在16亿美元左右,不到一年市值缩水近百亿美元,缩水幅度近80%。

        糟糕的境况不止尚德一家,整个光伏产业几乎是一片萧条的景象,海外订单流失、裁员、半停产,这些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整个行业。甚至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国内已有350家太阳能组件企业倒闭,至今只剩下约50家。

        在纽交所上市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2008年第4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较第3季度下降了20%和33%。该公司称,原因之一在于总体经济状况的低迷,以及西班牙等国取消了对清洁能源的部分支持。

        世界第三大硅片生产商——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寿告诉《浙商》记者:“去年最高的时候我们的硅片能卖56元钱,今年不到20元。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年50%-100%的增长,一下子变成每年20%-30%的增长可能不适应。”

       “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浙江光伏产业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龙则向《浙商》记者透露,“我们的出口订单真正执行的只有20%左右,这让我很担心。我们预计今年8月份才能恢复销售量。”

        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已经有43年从事太阳能产业的历史,其总经理周建宏对吴建龙的预测不敢苟同,他告诉《浙商》记者:“如果市场8月份才启动,那这个产业就完蛋了,按照历年的销售规律,9月份开始随后两个季度是光伏产品的销售淡季。”周建宏呼吁,希望浙江光伏企业能抱团呐喊,早日出台政策启动国内市场。

        中国3月底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对处于艰难时期的光伏产业来说正是一次破冰发展的重大机遇。业内普遍认为,新政策将刺激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尽管补贴主要针对的是终端应用领域,但下游产品市场的打开意味着上游也可获得充分发展。

        当年,正是德国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巨大需求,造就了中国光伏产业为期数年的繁荣。“这个行业非常年轻,市场规模还很小,技术门槛也很低,所以任何新市场的启动都可能引起爆发式增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说。

        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企业摆脱金融危机及实现后续成长的关键机遇。可以预见,一旦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启动,国内光伏产业会迅速复苏。

        原材料价格如“过山车”

        虽然“原材料在外”一直是中国光伏产业两大弊病之一,但如今中国光伏企业面对的问题或许并非原材料短缺这么简单。

        多晶硅原材料让中国光伏企业数年来趋之若鹜,可是在2008年10月以后却坐了“过山车”,进入自由落体状态:从高达500美元/公斤的价格跌落到100美元/公斤上下。多晶硅这一“稀缺资源”瞬间成为光伏企业的“烫手山芋”。原先,“锁定原材料价格”成为光伏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而今多晶硅原材料却让光伏企业骑虎难下。

        就在去年9月,为保证第4季度的生产,尚德电力以350美元-400美元/公斤的区间购入了部分多晶硅,这部分多晶硅对其4季度的毛利率产生了-12.2%的影响。“过去3年我们都是在外面争着把硅料买回来,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施正荣说,“如果不备料,就无法向客户保证交货。即使回头来看,这一劫也很难越过。”

        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致庆去年8月还在洽谈“原材料锁定”事宜;而今他却庆幸地告诉《浙商》记者:“因为一些细节没有谈妥,后来我们没有锁定原材料,我们从去年6月投产至今几乎一直是零库存。”向日葵光能科技董事长吴建龙向《浙商》记者透露,去年下半年公司开始节省原料资金,有的甚至改签了合同。

        常州天合光能在2007年底签订协议,计划2012年底前在连云港(6.47,0.00,0.00%)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万吨多晶硅生产基地。然而2008年4月,天合光能突然宣布取消投资,甚至放弃了给设备商的预付款。而就在两年前,多晶硅的供给还只能满足其二三成的需求。

       “这一轮调整中有个有趣现象,谁体格最大,签的合同多,谁受库存和汇率的影响大;而过去状况不佳的企业日子反而好过,因为它刹车没这么急。”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说。

        据统计,国内现有多晶硅生产线6条,而将要建造的多晶硅企业有40多家。光伏产业这些年的迅速发展,导致多晶硅短缺,使得企业投资多晶硅的热情也大幅度上升。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德仁断言:“在今后一两年,多晶硅项目存在过热的风险。”他告诉《浙商》记者,“多晶硅短缺的现象,在今后两三年将不复存在。从去年底延续至今的多晶硅价格下跌趋势仍然会持续,光伏原材料瓶颈将有所缓和。”

        原来多晶硅原料价格一路飙升乃至“虚高”,是因为光伏产品的市场火爆;而今多晶硅身价大跌,也是因为光伏产品市场萎缩。多晶硅原料,让众多光伏企业进退两难:光伏市场萎缩,多晶硅原料似乎成为“鸡肋”;而一旦市场复苏,多晶硅原料又会供不应求。

        当然,多晶硅暴利时代结束,对光伏产业来说也不啻为一大利好。作为大多数光伏组件的关键原料,多晶硅价格出现拐点,意味着光伏制造成本有望降低。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能降到0.5元/千瓦时,太阳能利用将进入一个“历史性的阶段”。市场需求的增长,势必拉动光伏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复苏。

        除了多晶硅材料供给实现本地化之外,我国光伏企业也在积极探寻新的生产工艺,以求摆脱对多晶硅材料的过分依赖。从2007年开始,在华东与华北地区,有数家光伏企业开始建设以玻璃基板为主要原材料的薄膜太阳能生产线,目前,这些生产线已经陆续建成,即将实现量产。

        参差不齐的电池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组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国际竞争力,使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即使不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如果光伏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质量低下的产品照样会被市场淘汰。光电转换效率,便是衡量光伏电池组件质量的重要标准。

        作为光伏发电整条产业链的核心,光伏电池目前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及以薄膜技术为代表的非晶硅三种。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16.5%,多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15.5%,薄膜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6%。据国元证券(17.93,-0.17,-0.94%)分析,我国规定的光伏产品转化水平,基本处于国外发达国家可市场化光伏产品的转化效率下限。

        光电转换效率高,下游客户就可以在安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年发电量。在国际市场上,光电转换效率高低也成为定价的标准。显然,谁能率先攻下转换效率难关,谁就能占据光伏电池组件市场的制高点。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薄膜光伏电池今年在杭州正式下线,薄膜光伏电池用材少,成本低,然而转换效率与传统的晶硅光伏电池不可同日而语。“薄膜电池要有竞争力,转换效率必须达到10%左右。”其总经理杨立友告诉《浙商》记者,“与国内同行薄膜光伏电池产品额定转换效率始终徘徊在6%-7%的水准上相比,正泰达到9%。据悉,目前全球仅有夏普、德国Q-cells等5家企业达到这样的水准。”

        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向《浙商》记者透露:“目前昱辉阳光与赛维LDK的多晶硅硅片转化效率已经超过欧洲的平均水平,达到了15.8%-16%,超过了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商挪威REC公司。”

        转换效率是乐叶光伏董事长叶致庆引以为豪的“杀手锏”,从今年2月的生产日报表统计,光电转换效率在17%以上的产品已经达到85%左右。与一些同行停工限产不同的是,乐叶光伏除了春节期间休息了13天,其余时间都是满负荷生产。他向《浙商》记者透露:“我们也是歪打正着,客户正好要求产品转换效率在17%以上。其实是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后来居上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在这一轮产业洗牌中抄底,以低价兼并几条生产线。”

        尚德电力3月宣布,采用Pluto技术制造的电池样品已经实现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9%,多晶硅电池达到17%。据悉,这将是全球能批量生产的最高效率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之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5 13: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延续必须面对的问题。太阳能是最经济、最清洁、最环保的可持续能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5 13: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晶硅价格的变动无疑是太阳能市场变动的核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5 14: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部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将推动光电建筑应用,拓展国内应用市场,促进我国光电产业健康发展,标志着我国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oldtop 发表于 2009-6-7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市场已经开始启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