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66|回复: 5
收起左侧

暴富后的沦落 千万富婆街头拾荒几多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debug 发表于 2005-7-20 16: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她曾是上世纪90年代初赫赫有名的“杨百万”,也是战斗英雄杨柏林的母亲。这位当年的“三八”红旗手、先进企业家经过苦心经营,拥有资产上千万。然而,如今的她却沦为垃圾婆,在街头收捡破烂度日…
那么,她是如何迅速暴富的呢?又因何而成为街头拾荒者的呢?作为80年代富翁的一个缩影,罗亚军的传奇经历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2005年6月初,笔者在她九龙坡区黄桷坪的家里,听她叙述了其大起大落的悲欢人生。
 

  农妇创业

  乘改革春风成就千万

  如果安于现状,我也许一直是乡下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然而正是我不安于现状,靠着勤奋和胆子大才拥有了财富。

  我是重庆綦江人,还在少女时代就到重庆谋生。后来,我同一个工人结婚了,婚后生了4个儿子。我在家相夫教子,靠着丈夫微薄的工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也非常和睦。

  1979年3月,我遭遇了我人生当中第一场大变:那年我的儿子杨柏林在老山前线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拿着儿子带血的遗书,我茶饭不思,几个月没有下过床,一直躺在床上想我可怜的儿子。

  儿子在遗书中,希望我和家人替他完成建设国家这个未了的心愿,我终于重新振作,决定尽自己所能,兴家报国。那时,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祖国大地,我准备干一番事业。

  于是,我购置了弹棉花的工具。然后,我背起沉重的弹棉弓,走街串巷,干起了弹棉花这个许多男人都不愿做的苦差事。弹棉花非常辛苦,因为没有本钱,只能买棉纺厂不要的下脚羊毛,而这种羊毛又脏又臭,一床棉絮弹下来,我就成了一个“黑人”,身上裹满了羊毛和灰垢。凭着一股韧劲儿,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我已经攒下了近万元。

  1983年,在我50岁的时候,我以儿子1000元的抚恤金和自有资金作为启动金,在20平方米的家里办起了羊毛棉絮加工厂,进货、生产、销售都是我一个人。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但是充满了希望。

  由于自己对弹棉絮这个行业比较熟悉,厂子度过了最初的艰难后,慢慢走上正轨,我也从中赚了不少钱。这时,有一位亲戚建议我投资皮鞋业。当时,我觉得皮鞋正是刚刚兴起的行业,需求量比较大,于是有了投资的想法。

  随后,我开办了一个小型皮鞋生产厂。因为自己对皮鞋业不懂行,许多事情都由我的亲戚打理。然而,这位亲戚并不厚道,当我的第一批皮鞋生产出来后,他竟然以销售的名义将这批货带走,然后杳无音讯。这对我打击很大,由于没有回笼资金,皮鞋厂陷入了困境。

  看到皮鞋厂难以运转,棉絮厂又已经关了,我心急如焚。我当时看准皮鞋行业一定能够赚钱,于是咬紧牙关,凑钱赶出了一批货,然后自己亲自跑市场找销路。我提着样品,一家一家地找皮鞋摊贩兜售。渐渐地,皮鞋有了销路。

  虽然我没有文化,但是我觉得只要勤奋肯干,就一定能够做出成绩。事实也是这样,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不仅将自己生产的皮鞋打进了本地重百、友谊等大商场,而且还将皮鞋远销外地,广州、深圳、珠海、上海、武汉等地都销售过我们生产的皮鞋。

  我的皮鞋厂越做越大,员工从3人增加到50人,我成了远近闻名的皮鞋大户。同时,我还投资70多万元,开设原材料厂,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

  包里有钱了,我投资近100万元,在九龙坡区黄桷枰修建了一幢6层高的大楼。这幢大楼当时非常气派,让许多人羡慕不已。许多人称我为“杨百万”。

  经过苦心经营,我的生意更加火红,皮鞋厂的效益日渐看好,每年的产值上百万。后来,一些商家纷纷投资皮鞋厂,各种大小不一的皮鞋厂给我的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到了1992年,效益已经大大滑坡,我觉得做皮鞋已经没有多大赚头,遂决定转行投资娱乐产业。

  1994年,我多方筹集了近千万元,一举在解放碑八一路圈下2000多平方米,创办亚新饮食娱乐城,成为解放碑商圈有名的大老板。这时,我的事业达到顶峰,资产已达2000余万元。

  风险无情

  千万富婆败走麦城

  娱乐城开业之时,效益并不理想,主要是各方面都没有理顺,加上我本身对餐饮、娱乐并不懂行,我当时只是考虑到自己每个月招待外地客户都需要五六万元,如果自己有个娱乐城,可以节省这笔开支。

  开业后,许多没有估计到的困难接踵而来。首先是成本太高,亚新饮食娱乐城每天的租金、水电费、员工的工资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其次,我自己的经验严重不足。为了加快发展,所有的员工献计献策,并做了许多宣传。加上解放碑的人流量大,娱乐城的生意才渐渐有了起色。

  后来,每天都有两三万元的营业额,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想,这样继续下去,成本很快就可以捞回来,然而我的估计太乐观了,由于和物管方面有矛盾,娱乐城被莫名其妙地断水断电,甚至下水道也被人堵上了。为了保证营业,我不得不追加投入,这些计划外的投入让我陷入了困境。

  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底洞,可是我却欲罢不能。皮鞋厂关门了,南坪的门市也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抵押给了银行,可还是需要投入。我贷不到款,只好孤注一掷,从一些朋友那儿借来高利贷,如数投入到饮食娱乐城。

  就这样,我先后向10多个高利贷朋友借了钱,多则200多万,少的数十万元。我期待饮食娱乐城的生意能够火爆起来,迅速还债。然而,饮食娱乐城的生意却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营业额入不敷出,经过几年的运作,一直处于低潮。

  借高利贷的人看到我的经营没有起色,就叫我还钱。就这样,所有的营业款基本上都还了债,没有了流动资金,饮食娱乐城难以为续。我手头一点钱都没有,他们怕我还不起钱,就到我的公司、家里堵着我要债……

  1998年,放贷人一起将我告上法庭。于是,我辛苦创下的“亚新”以及一些不动产被立即冻结,一家人的生活骤然跌进低谷。

  其实,这次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没有把握好投资方向,贸然进入我不懂行的饮食娱乐业。最初,是因为我看好某电影院后的空地而修建了亚新饮食娱乐城。由于我不懂法律,以为拿到合同就万事大吉了。后来,我被电影院告上法庭,才知道娱乐城并没有获得任何修建房屋的证照,属于违章建筑。

  那些日子,我茶饭不思,才明白,创业容易守业难,商场如战争,稍不注意就会满盘皆输啊。到了2002年底,我的官司也打输了,法院判决我和电影院签的合同是无效合同。这年底,我带着一身的伤病和债务离开了娱乐城。回望自己用心创下的基业成了泡影,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街头拾荒

  一个缩影的一声叹息

  回到那个我曾经引以自豪的大楼,我感到是那样的伤心和痛苦。家人也不理解我,反而认为我不务正业,而搞得家不成家,人不成人。为此,我也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同时,我还要面对放高利贷者的催债,他们天天跑到我家里来纠缠吵闹,用极其难听的污言秽语辱骂我的家人,甚至还把开水倒在床上。我对他们说:“这是我一个人欠下的债务,请你们不要伤害我的家人。”然而,他们却管不了这些,我还不了钱,他们就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搬走了。

  面对这一切,我欲哭无泪。几年折腾下来,我不但没有了过去的荣耀,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我将其它楼层都租出去,只留下六楼供自己的家人住。

  然而,每个月所收的租金都被用来还债,家里连生活的钱都没有了。为了生活,我还必须想办法挣钱。可是我已经70多岁了,又没有技术,找一份适合的工作难上加难。怎么办呢?于是我想到了捡垃圾,捡垃圾虽然发不了财,但是起码可以补贴一下家用。

  那些日子,我提着一个大编织袋,天还没有亮就出门了,在家附近的垃圾桶里“翻箱倒桶”,不顾废弃物发出的阵阵恶臭。然后,我将捡来的垃圾卖给楼下的垃圾站,每天只有几元钱的收入,但是我仍然早出晚归,乐此不疲地拾荒……

  在捡垃圾时,我最害怕遇见熟人。但是一天,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我正在一个垃圾桶里捡一个矿泉水瓶子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这不是‘杨百万’嘛,你在忙什么……”原来这是我以前生意上的一个伙伴,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直到他离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过去的辉煌,现在的看起来犹如一场梦。如今,为了躲债,家里的大门长期都是锁着的。小儿子和老伴在家里,很少出门。

  我常常自责,如果不是自己投资失败,家人就不会跟着自己受累。在捡垃圾的时候,我也考虑了种种方式东山再起。我想,只要给我时间,我还会重振雄风的,在捡垃圾的时候,我仍然搜寻着赚钱的项目。

  2005年初,我用捡垃圾的钱,去了一趟贵州,考察一个食品深加工的项目。坐火车回来,头被行李砸中了,住了一个星期的医院。受了点伤没有什么,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项目。

  2005年3月,债主又来要债,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老伴气不过与对方理论了几句,却遭到了对方不堪入耳的讥讽。老伴受不了,被气得突发高血压,在医院里卧床不起。那些天,我一直在医院陪伴着老伴,摸着老伴的手,两人无奈地相望着,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通过重新考察市场环境,我已经有了一个搞食品深加工项目的想法,就算变卖家产,在街头捡破烂,我也要攒足启动资金!

  回首自己大起大落的人生,我想起一个经济专家对我的分析,他认为我之所以造成今天不可收拾的地步,原因是我很早进入了市场,赶上了短缺经济时代,抓住了机会发家致富。而市场是无情的,没有经验地贸然投资,肯定要遭受重创。

  我想,我的经历,也许是上世纪80年代先富起来的那一代人的缩影。那个年代的富豪们,大多都没有多少文化却胆子大,有毅力,能吃苦。在他们当中,有一些富豪后来没能够守好自己的基业,从而遭受重创。

  而如今的财富巨子,都是股票、期货、IT业、房地产业、通讯业等新兴行业中的精英,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底蕴。而那个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我要为自己的人生“补课”,然后重振雄风。
Img226377664.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5-8-1 17: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个了不起的人

  暴富后、沦落,现在已经70多岁的她,居然还有“通过重新考察市场环境,我已经有了一个搞食品深加工项目的想法,就算变卖家产,在街头捡破烂,我也要攒足启动资金!”这样的决心。尽管本人对此心存疑虑,但其精神确实令人佩服,难怪当初她能成为千万富婆!
    她比我们一般人要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debug 发表于 2005-8-16 16: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小珍和她的《菜经》

[center]胡锦涛跟我握手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像做梦一样,哪里还想到讲话,笑都忘了 。[/center]




    想想要到北京参加劳模表彰大会,高兴得要命,吃口茶都是甜的,我问老公,建强,到北京见了胡锦涛主席,我对他说什么好?老公一听,笑得两头勾一头:你真是梦里想得宝,全国劳模那么多,国家主席就一个,哪里会轮得到你跟他讲话?要真轮得到,你就对他说,你这个全国劳模是从腌菜缸里走出来的。


    我这辈子就做成了一件事,种菜、腌菜。


    要说种菜腌菜,我们庵口村名气大得很,梅城人都晓得庵口有好菜。早年间,我爷爷种的雪里蕻,大的一棵能有20斤重,8棵菜捆起来,一个后生挑不动。我妈腌的瓶菜,抓把瓶菜往滚水里一掼,不用放味精,就是一碗鲜汤。


    我生在庵口长在庵口,嫁也嫁在庵口,书没读过几本,种过腌过的菜不晓得有多少,多的时候,我腌菜一天要用6吨盐。说句大话,我这些年腌菜用掉的盐,要是倒进新安江,新安江的水都要变咸。


    我这个腌菜婆评上了全国劳模,记者问我有没有想到会到北京去领奖,我说我不是没想到,是没想过。真的,我种菜腌菜办厂,又不是为了名气,就是想过好日子。

  
    实际上,我们农民想过的好日子蛮简单,不过就是想吃饭锅里有米,想吃荤梁上有肉。


    分田到户那年,我22岁,跟大嫂同一年进了婆家门,她11月11日结婚,我12月13日过门。


    那个时候还没分家,公婆姑嫂都在一个锅里吃饭。老公在大队办的厂里煎牛皮膏,小姑子在公社上班,大哥在外面打零工,我管家务。我心想,婆家一年讨进两个媳,肯定欠了很多钱,还有两个小叔子很快也要娶亲,挣钱用钱都要有计划才行。我向公婆提出,家里哪个管钱,哪个管地,要分分工,进出账务要公开。公婆听了不高兴,说我过门才三个月就想当家。
结婚不到一年,分家了。


    穷家破业,没啥好分的,我跟老公分到4个钵斗、6个盘子10个碗,、一张写字台和一张床铺,再有就是400块钱的债务。


    讲是讲分家,姑嫂公婆还是住在一幢屋里,就是多了两个灶头,从一个灶变成三个灶,你干你的,我吃我的。


    400块钱的?,放到现在搁都搁不着,那个时候觉得很重,我拼命干活,想早点把债还掉??


    每天都是这样,公婆睡下了,我晚饭还没做。等我晚饭做好吃好,大哥大嫂他们也早就睡了,我还要汰锅洗碗喂猪关鸡,做这些事情,手脚放得再轻,也会有声音,吵得一家人都睡不好。


    晚上炒茶叶,老公烧锅,捏着火钳就睡着了,我连喊他几声,老公没喊醒,婆婆房里的灯就亮了,公公狠狠地咳嗽几声,说,建强老婆,是不是明朝天不会亮了?!我哪敢再出声,赶紧把话咽回肚皮里。


    分家不久,生产队的仓库要卖,我买下来了,付押金的时候,全家人口袋清清空,还不到50块钱。


    从公婆家搬出来,住进了仓库,三间土房,漏雨灌风,我也喜欢,到底是自己的家,晚上做生活不用吵到别人。


    分家时摊了400块钱债务,买仓库又借了2300块钱,欠债总要还钱,钞票天上掉不下来,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田地里挣。我名下的1亩6分田,一年种一季稻,全部种菜。


    那时候,小白菜刚上市卖5分钱一斤,越卖菜越不值钱。


    雪白水嫩的一担小白菜,有人叫我1分钱一斤卖给他,我问他买去干嘛,他说买回去喂鸡。我一听,心里痛得像鸡啄一样。他如果买回去自己吃,那担菜我白送都肯,把这么好的菜拿去喂鸡,出再多钱我也不卖。


    一担菜挑回家,老公说,你个呆婆,你卖菜,他买菜,你管他买去人吃还鸡吃?卖一分是一分,有人买你不卖,留着拿来烂啊?我说烂不了,鲜菜没人要,可以腌起来卖。我把小白菜去叶切碎,用盐揉一下,拌上一些切细的红辣椒,闷一个晚上,第二天拿到市场上试卖。


    这种腌菜以前梅城市场上看都没看见过,人家问我卖多少一斤,我随口说五毛。,想都想不到,鲜菜5分钱一斤没人要,用盐腌一下,5毛钱一斤拿来抢。以前,一担鲜菜挑得要死还卖不了5块钱,那天我两桶腌菜卖了几十块钱,我心里一高兴,到肉摊上买了两斤肉。回到家,老公问:腌菜卖完了?我说卖完了,老公问卖多少钱一斤,我说5毛。他不信,我口袋里摸出几张大团结让他看,他高兴得哈啦哈啦笑,肉一拎,到厨房去做午饭了。



    一亩小白菜种下去,一个月就能间着拔,大的拔掉没几天又能拔第二批、第三批。杨村桥两三家饭店天天到我家里订小白菜腌菜,一定就是七八十斤,2块钱一斤。那个时候种菜就像种钞票,现在想想还味道。


    自己家里的地不够种,我去租人家的地,从2亩到10多亩,成了庵口第一个种菜专业户。


    10亩地不够,我想再租几亩地种菜。老公唬得叫起来了:蔡小珍,你还是到乌龙山脚去开地好了,想种多少种多少。


    难怪老公要叫,种菜腌菜很累的。


    每天日头歇了我不歇,早上天还漆黑我就起来。大女儿还没断奶,我一只手抱着她,一只手在田里拔草,奶胀得痛了,地头一坐,给女儿喂奶。女儿吮奶吮睡着了,把她往菜蓝里一掼,随她睡。一车菜卖完,先不忙吃饭,到梅城公厕里拉一车粪回来浇菜。晒霉干菜的季节,我人比干菜还要黑。腌瓶菜为了省盐,先把菜晒晒瘪,瘪塌塌的菜难切得很,我一天要切2500斤菜,手累得吃饭捧不住碗,汰面摸不上脸,左手的虎口磨出一个像山核桃一样大的包块,用掉的磨刀石可以砌一个鸡舍。


    靠种菜腌菜,我还清了债,有了积蓄。1990年,我要盖楼,老公说盖什么楼?我们又没有儿子,盖二间平房住住算数。我还是盖了这幢二层楼,是庵口村第一幢楼房。新楼盖好了,存折也空了。我对老公说,我们再发狠干几年,等有了存款,让你嬉个味道。


    小白菜上市的时候,我一天要拔好六七百斤菜,还要洗掉泥,一把把捆好,挑到市场上卖。菜正当龄的时候,好卖,价格也好。我早上1点多种就起来,到地里拔菜,老公贪睡,不肯起,我三点钟去叫他,他说,不到五点你不要来叫。没办法,四点钟的时候,我把闹钟拨到五点,又去房里叫他,老公瞌總蒙懂地问,几点钟了?我把闹钟拿给他看,他一看五点到了,连忙爬起来跟我下地拔菜。天亮以后,我再把闹钟拨回来。想想都好笑,拔了一个月的菜,我拨了一个月闹钟。


    1999年4月的一天,我在梅城市场上卖菜,看见几个农民拉着一拖拉机雪里蕻到市场上,从早上卖到下午,菜没卖出一棵。快天黑了,才被人家用50块钱买走了。那车菜少说也有10000斤,才卖了50块钱,我看了心里说不出有多少难过。我想,我要是办一个蔬菜加工厂,农民种的菜就可以卖给我,我用保护价收购,让农民不吃亏。


    听说我要办厂,老公第一个反对:我们现在已经有20多万元存款,放在银行拿拿利息,安安耽耽过过日子算了,办什么厂?我对他说,我们办厂不但自己能挣更多的钱,还可以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老公笑我:你又不是国家领导,把自己的日子过过好就行了,管得了那么多!老公口水讲燥,我还是要办厂,老公问,办亏了怎么办?我说,要是办亏了,你可以跟我离婚,亏掉的钱算我借你的。


    给产品取名字,这个说叫“蔡嫂”雪菜,那个说叫“蔡氏”雪菜,我说就叫“蔡小珍”雪菜,产品跟我同名同姓,做得好,我蔡小珍跟着我的产品走出建德,是我的名气,做臭了,我蔡小珍活该跟着臭,这样能逼着我只能做好不能做坏。


    要办厂,家里的存款全部拿出来,还不够,又借了10多万,老公发牢骚:蔡小珍,本来我们是有钱的,现在被你弄得一分钱都没了,还欠账。我跟他讲笑,你现在是厂长了,欠点账怕什么?


    人家都说万事开头难,实际上开了头更难哦。原以为做真空包装的雪菜很容易,做起来才晓得,难得很。试做的第一批产品,没过几天就胀包、漏气。我怪老公杀菌关没把好,老公跟我争:嫌我做得不好,你自己做!说完掉个屁股吃烟看风景去了,气得我连牢几天不跟他讲话,晚上他先睡上床,我就睡地下。


    以为老公没做好,我自己去杀菌,还是一样,查来查去,是封口机不合格。换了一台封口机,菜不胀包了,老公的气还胀,我在地上睡了半个月,他也不主动叫我上床。我去找大嫂诉苦,大嫂笑得眼泪直滚:呆子,今天晚上你抢先上床睡觉,看他怎么办。我听大嫂的,那天晚上饭一吃好,我就抢先睡在床上,老公人是上床了,气还没消,抱个枕头睡另一头。


    第一批雪菜产品做出来了,送到上海,客户一尝,牙齿酸倒。我打开一包,真的像醋一样酸。我一道工序一道工序查,都没问题,弄了半天是配方不对,哪个会想到权威部门研制的配方也会问题!拉到上海的第一批产品拉我都懒得去拉回来,全掼在那里了。办厂办厂,还没赚钱先亏了几千块,老公的嘴翘得能吊一头牛,我心里也像猫抓一样,吃肉都不香。


    第二批产品做出来,刚好浙江省农产品展示会在上海举行,我拉了几百箱“蔡小珍”雪菜去参展,没想到,“蔡小珍”系列雪菜成了抢手货,我的展台前都是人,像打抢一下,我一个人忙不过来,连我们的副市长也帮着我卖菜收钞票。记者去采访,回来写了一报道,题目是《蔡小珍卖疯了!》那次农展会上,我的产品获得优质农产品金奖,第二年在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我的产品获优特农产品银奖,现在是杭州市著名商标。


    产品畅销,我扩大了厂房,添置了设备,建了5000亩蔬菜种植基地,跟3000多户农民签订了蔬菜收购协议。


    做人做了四十五年,一担米吃掉一头了,还从来没穿过像样的衣服。到北京去参加劳模表彰会,总想穿得体面一点,女儿陪我去买衣服,街头逛到街尾,选中一套西服,看看蛮欢喜,试试蛮合身,一问价格,一千八百块,牙齿咬咬痛,我还是舍不得,买布做了一套。


    4月28日晚,我们在人民大会堂观看大艺文艺演出。第一次到北京就坐进了人民大会堂,东看西看,两只眼睛哪里够用,东想西想,心跳得没地方放。晚上七点半,会场上的人呼地一下都站起来鼓掌,我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稀里糊涂也跟着站起来拍手,一看,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了,我的运气真好,坐在前三区29号,旁边就是过道,胡主席他们沿着过道一路走,跟过道两旁的劳模握手。胡锦涛跟我握手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好像做梦一样,哪里还想到讲话,笑都忘了。


    在表彰会上,我见到了许多仰慕已久的著名人物,比如说申纪兰,她曾经三次当选全国劳模,十三次见过毛主席。


    听说,当年申纪兰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见了毛主席,有种背不动的感觉。从北京回来,我也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我现在天天忙着新厂房的建设,明年我的新厂房就能投入使用,生产规模可以再扩大一倍,年生产能力可以扩大到4万吨鲜菜,再建基地5000亩。


    前两次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老公都反对,这次我一下要投入几百万,事先跟他商量,他说,反正我已经被你骗上马,想下也下不来,随你去好了。


    真是一床棉被盖不出两样人,老公现在做生活比我还发狠,前段时间累病了,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出院以后,天天候在新厂房的工地上,吃饭都要叫。(蔡小珍口述 宋晓红整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5-8-18 15: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3楼的文章,似乎不应该在这个题目里。
另外,建议debug,粘贴的文章应作些删减,以节省阅览时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xiaoqihua 发表于 2005-8-19 1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还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看看我自己,现在才多大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kgdyww 发表于 2005-8-19 16: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朋友,千万不要气绥。只要你努力,会做得比她们更好!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