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2160|回复: 17
收起左侧

中国突然宣布具备30万吨级航母技术令人震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8-29 20: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军事2008.08.29 07:24
    近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在上海郑重宣布: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现代航空母舰的先进技术,并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开工制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此论一出,世界舆论大哗。尽管世人一直在猜测中国在秘密制造航空母舰,并且例举了许多捕风捉影的消息和图片,但由于中国政府一直保持沉默,故而外界对此知之甚少。可是,这次伴随着中国国防白皮书的发布和新型高性能歼10战斗机的亮相,中国国防权威部门异乎寻常的公开宣布已具备自行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显然事出有因。那么,中国目前可能都具备了那些制造航空母舰的技术呢?
       首先应该是现代航空母舰的核心总体设计技术。我们知道,现代新型航空母舰不但排水量巨大,而且整体结构复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已能够设计和制造数十万吨排水量的民用船舶,但军用舰船由于要考虑防护、隐形、武器综合布局、动力、复杂的综合电子设备、内部合理的结构等等方面,因此,建造难度远远高于民用舰船。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一个弱项,在近年通过引进乌克兰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旧航空母舰及其设计图纸,经过反复研究和实体借鉴,我们的研究设计人员逐步掌握了该项技术。又通过这几年对美国航空母舰的参观和访问,参照了美国航空母舰的设计经验,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航空母舰总体设计技术。
       其次应该是航空母舰的动力技术。虽说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成功的掌握了大型舰艇用核动力技术,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国的舰艇用核反应堆技术仅限应用于核潜艇,不知是技术的原因还是核安全的原因或者其它原因,从来没有应用于其它水面舰艇。也许考虑到核动力舰艇的敏感性(有些反核国家拒绝核动力舰艇进出其主权水域),我国在近期服役的大型水面舰艇上也没有使用核动力技术,因此,估计新设计的航空母舰也不会使用核动力技术。那么,以前制约我国航空母舰发展的动力技术就是常规舰用发动机了。本世纪初期,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的乌克兰(俄罗斯不愿意向我们提供)签订了引进技术制造DA-80(用于国产大型舰船)和DA-100(用于万吨级以上和航空母舰)大型船用发动机的协议,并在上海某工厂国产化成功,填补了我国大型舰艇用常规发动机的空白!由此,我国就具备了为国产大型舰艇提供国产‘心脏’的能力。
       再次是舰用飞机起飞弹射器技术。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航空母舰固定翼飞机起飞有两种方式:弹射式起飞和滑跃式起飞(美英等国的AV-8B‘海鹞’式战斗机垂直起飞另当别论)。美国、法国等拥有的大型航空母舰都是采用蒸汽弹射器弹射起飞,这样起飞的战斗机不但载荷量大,作战半径远,还有起飞弹射速度快的优点,是现代舰载作战飞机起飞的主流。而象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拥有中小型航空母舰的国家,大都采用简便易行的滑跃式起飞方式起飞自己的舰载战斗机(主要是使用‘海鹞’式飞机),但这样起飞的飞机耗油量大,需要携载较多的燃油才能维持一定的作战半径,武器携载量较弹射起飞要少不少,因而主要用于近距作战和舰队自身的防空。前苏联由于没有开发成功舰用蒸汽弹射器,在服役的第一艘真正航空母舰上也使用了这种起飞方式,那也应该是无奈之举!另外,使用这种起飞方式对舰载机的发动机推力和气动外形会有较高的要求,这不是一般国家的飞机设计水平所能做到的。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航空母舰上安装蒸汽弹射器,引进俄罗斯的苏-33型舰载机和自主改良我们的海军型歼10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以我国军工技术人员这些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并参照法国秘密提供的部分技术,相信我国自己研制的飞机弹射器已经在陆地模拟甲板上试用成功了。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我国走的是另一条捷径:使用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磁悬浮飞机弹射器(参照上海引进的德国磁悬浮列车技术改进而来,参见拙作:[专家:我国新设计的航母使用磁悬浮弹射器弹射飞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就拥有了领先世界水平的飞机弹射器(据说美国也在开发类似的飞机弹射起飞技术并可能应用于下一代大型航空母舰)。
      又次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升降机技术。航空母舰上搭载的舰载作战飞机,平时是要维护保养的,这一般都在航空母舰的主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中进行,还有作战用的武器弹药也存放在更下层的甲板下,这些东西的搬运就要靠设在航母舷测的大型升降机来完成。从美国航空母舰升降机的载重能力来看,一般一次可以同时升降两架大型飞机,如F/A-18和已退役的F-14,这些飞机的重量一般每架都在近30吨左右,一次搬运两架就是60吨。以前,我国根本就没有设计制造这种大型升降机的能力,但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不断重金投入和重点引进大型加工设备,使得我国很快具备了制造生产这种大型升降机的能力。
       最后是舰载飞机的机翼折叠技术。这项技术虽说简单于上述几项技术,但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由于航空母舰上要携载尽可能多的舰载飞机,而航母上相对狭窄的空间和舰载机庞大的机体是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是需要尽量减少每架飞机所占用的空间的---这就应用到了飞机机翼折叠技术。飞机机翼折叠技术就是指在飞机不执行任务时,将修长的飞机机翼从机翼中段向机身方向折叠起来,显著减少飞机自身所占用的平面空间。飞机要起飞执行作战飞行任务时,机翼再展开经液压锁定后,就能仍然恢复原来的状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折叠前后的铰接、管路联接、电路联接等技术,是需要较高技术来实现的。经过我国航空部门科研人员的持续攻关,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并有可能首先应用在歼10海军型和歼11海军型上,使之成为我国自研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
       当然,一艘大型航空母舰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还要包括电子、武器、机械、材料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并不是几项关键技术就能概括的。相信我国历经几十年历练的广大国防科研人员,一定会不辜负全体中国人的寄托,设计制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的新型大型航空母舰!
       谛听历史的脚步,中国海军强大的航空母舰舰队正在向我们驶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qinmo 发表于 2008-8-30 08: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还是先不要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ang306 发表于 2008-8-30 09: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快造出来,一个航母中国 还是养的起,再说造起来好处多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8-30 1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航空母舰是一定要造的。除非有比这更好的航船成熟技术。

    这个世界只相信实力,光讲道理是没用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shaohua77 发表于 2008-8-30 11: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老大的观点,这个世界只相信实力,光讲道理是没用的。所以一定要造,但要有真正的过硬技术,要选对正确的时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msing163 发表于 2008-8-30 13: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两艘航母到南海去,看那个国家还来乱动我们的南海群岛!

    该用户从未签到

    ernest0110 发表于 2008-8-31 10: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支持发展军事力量,必须具有威慑的能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jzjun222 发表于 2008-8-31 1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讲实力的,靠拉家常不是长久之计,在合适时间上个航母,技术一定要先进,跟美国比的话,吓唬吓唬效果则不需要,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make 发表于 2008-8-31 1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造出来,这是国力的象征!南海急需,东海急需!

    该用户从未签到

    jhxkl 发表于 2008-9-1 09: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国军事力量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赶快搞出来吧,祖国的强大与繁荣需要它!!!

    该用户从未签到

    husing 发表于 2008-9-1 16: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吹吧……

    吹吧,尽情地吹吧,吹出美好新生活……

    该用户从未签到

    joeyliu 发表于 2008-9-26 09: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不用造,软实力上去了早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zhaohua 发表于 2008-10-17 21: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和下西洋

    该用户从未签到

    joeyliu 发表于 2008-10-29 2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劳民伤财:L :L :L

    该用户从未签到

    OUDE 发表于 2008-11-4 14: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军新防空系统现身 可以制造20公里必杀区

    解放军新防空系统现身 可以制造20公里必杀区


        中国江苏网报道,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地对空导弹展台前,一套车载防空导弹系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该系统在展台上由两台车组成。一台是载弹发射车,一台是雷达警戒、指挥车。我们随即采访了正在组装中的该公司的两名技术人员。据他们说,这次前来参展的并不是该导弹防空系统的全部车辆。除此而外,该系统还有电源车、装弹车等。雷达警戒、指挥车是206所为这个防空系统配套的。整个系统整合的非常好。
        一般情况下一台警戒、指挥车要同时指挥多辆载弹发射车。在这两种车之
    间多数采用有线联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导弹和雷达的升降使用液压装置,撤装速度非常快。该系统主要由上级系统提供预警信号。雷达警戒、指挥车对目标进行可靠跟踪后解算出射击诸元,指挥系统中合适的导弹对空中目标进行攻击。
        引起我们兴趣的是这套系统中的发射车。该车车载武器中央有一个光学武器控制转塔。转塔外内侧是两枚SD-10A主动雷达导引中距导弹,外侧是两枚PL-9C红外制导导弹。两种不同射程、不同导引方式的导弹同时并列在一辆车上。在国外已经有类似的版本。在国内还是比较新鲜的。PL-9C在国内外已经是多此展出。但SD-10还是算得上养在深闺人未识。过去在一些专业报道中总是以新型中距空空弹一笔代过。这次也是借机公开了。据称,该弹的编号并不是过去互联网上常称的PL-12。给出的答案就是在国内销售的版本就叫SD-10。正在为这套防空系统忙碌着的,来自洛阳的工程师告诉我们。对来犯的空中敌人,距离较远时,由雷达控制SD-10导弹对来袭的敌方空中目标进行攻击。据在场的工作人员讲,只要敌人进入发射车20KM以内的距离,就进入了SD-10导弹的“不可逃逸区”,也就是说,只要处于该系统的有效射程内,敌方目标将会九死一生。即便出现意外不幸脱靶未能击中,或命中后未能彻底击毁,漏网之敌继续逼近发射车所在位置,进入PL-9C导弹有效攻击距离后,则由转塔引导PL-9C导弹对其继续进行打击。
        这套防空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弹种搭配合理,费效比高。射程有效覆盖中短距离。同时两种导弹都是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使得整个防空系统有相当的抗饱和攻击的能力。是一种师、旅级或要地防空十分合适的选择。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