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3-8-22 11:07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10月23日下午,记者穿越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那齐刷刷的农民别墅群,在富裕的农村里见到了一大片现代化厂房。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一脸笑眯眯,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对记者说了他亲历的一些故事。
不少职工当场就掉了眼泪,从此知道了企业的信誉是无价的
1980年初春,鲁冠球收到一封安徽芜湖客户的退货信,信中说:“贵厂的产品价格虽公道,但有些万向节出现了裂缝……”
鲁冠球马上召集会议,说:“把合格的产品送过去换!把那些次品,不论在哪里,统统背回来!”
全厂30多名销售员跑遍全国各地,走访客户,凡有不合格的产品,全部免费退货,调换。谁知,这退回来的次品,竟有3万多套,堆在仓库里像个小山包。
厂部下了通知,召开“报废产品现场会”,全体干部、精加工车间工人、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全都到了仓库,站在那堆次品前。
鲁冠球神情凝重,深深自责道:“生产出这些次品,不但是对‘钱潮’牌万向节信誉的损害,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我作为一厂之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财务科长扣除我半年的奖金!”
大家惊呆了。有人低声说道:“这些产品再维修一下,总好用吧。”有人心痛地说:“这些产品值几十万呢,将就将就吧。”
鲁冠球说:“我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大数目。我们是在办厂,要真正站住脚,靠什么?靠质量,靠信誉!”他口气坚决:“从今天起,我们立个规矩:凡是‘将就’用的产品,一律按报废品处理。至于这堆次品,统统当废铁卖掉!”
说完,鲁冠球第一个扛起了装满次品的草包,朝镇上的废品收购站走去。人们迟疑了一会儿,接着,也扛起草包跟了上去。40多人,来回扛了十几趟,把3万多套万向节全部搬到了废品站。
一一过磅,6分钱一斤。算下来,直接损失43万元,相当于厂里当时大半年的利润。不少职工当场就掉了眼泪。
厂里一下子就损失了43万元,农民出身的工人们一时又不能适应高标准的要求,这样,产值和利润都下降了,全厂一连六个月没发奖金。
这一件事,真是刻骨铭心,让全体员工知道了企业的信誉是无价的。全厂上下,奋起一搏,为了生存,为了如同生命的信誉。
就在这年12月,杭州万向节厂从全国56家万向节企业中脱颖而出,以99.4的高分居第一,成为国家定点专业生产万向节的工厂。
再后来,2007年9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钱潮QC牌万向节“世界名牌”称号。
如今的万向集团,为全国诚信守法示范企业、全国诚信纳税优秀企业。
鲁冠球对记者说:“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万向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诚实守信。办企业,与其说是一种职业,还不如说是一种追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而且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这样,企业生产的就不仅仅是产品了,更是一种品牌,一种道德信念,一种无形资产。”
《人民日报》一条消息,引发了利于湖区农民的投资建厂
2003年5月29日,鲁冠球正在北京开会。会后,他翻阅当天的《人民日报》,看到一条消息《湖南洞庭湖区“小龙虾”成生态公害》:“它们对同一水域的鱼类、甲壳类、水产植物、水稻等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它们还严重影响到湖区的防洪堤坝设施。”
鲁冠球的心一沉,怎么才能帮助湖区的农民呢?他想了一下,就把报纸剪下来,传真到万向集团总部,让下属远洋渔业公司总经理去考察。
鲁冠球在会议一结束便赶回萧山。考察回来的总经理汇报说,在湖南洞庭湖确实如此,在江西鄱阳湖尤甚,小龙虾泛滥成灾。但可以化害为益,在当地建一个小龙虾加工厂,虾肉出口有市场。
鲁冠球一听,既能变废为宝,又能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这样的事值得做!他当即拍板,投资建厂。
一年之后,在鄱阳湖畔,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工厂出现了。工厂的布局、设施均按照欧盟卫生注册和美国FDA的要求进行设计,厂区绿化面积在70%以上,装备有5条国内一流的水产品加工生产线,配置1000吨容量的冷库,年加工能力近万吨。职工宿舍、食堂、宾馆一应俱全。鄱阳湖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冰冻虾肉等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等国际市场,一年销售达1200万美元。
鲁冠球来到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江西鄱阳那个新建的加工厂,只见当地农民提篮的,挑担的,拉车的,自行车驮的,排成长队,把抓捕来的小龙虾卖给加工厂。企业敞开收购,最多的一天收购70多吨。仅这一天,就有60多万元的现金,装进了当地农民的口袋。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养殖户快速致富。2004年以来,当地小龙虾收购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3元一路上扬到每公斤10元,让农户得到了实惠,户均年增收在6000元以上。为了平衡小龙虾季节性强的问题,又在当地建起了江西省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和外向型农业出口基地,成为江西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县委书记高兴地对鲁冠球说:“因为万向集团的投资建厂,小龙虾的灾害消除了,有1万多农户靠此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县里还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真是一举三得啊!”
鲁冠球特别开心,说:“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点事,这是我们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2000年开始,组建了万向三农集团,投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在浙江有2.2万亩的山核桃基地,在浙江、江西、湖北、福建等地有39万亩的速生林,在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有32万亩的玉米育种基地,在河北承德有310万亩野山杏林,还有浙江省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
去年,万向三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亿元,利税超过4亿元,直接解决40多万农民就业。今年1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利税超过3亿元。
鲁冠球指着茶几上的“露露”饮料易拉罐:“我们投资河北承德‘露露’,是中国最大的植物蛋白饮料杏仁露生产企业。我们拥有野山杏林310万亩,直接受益的农民有280万人,其中致富的农民有20万人。”
“我们对农民有感情,为农民做点事是一种乐趣。”鲁冠球取出两个大大的荣誉证书,翻开来,给记者看。这是在2004年7月、2007年11月,万向集团共向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捐赠基金2000万元。
这家基金会是民间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作为民间对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的补充。一是无偿赞助乡镇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示范推,二是表彰奖励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做出贡献的优秀农技人员和单位,三是开展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民的业务培训。自2005年起,基金会把创新农作制度放在项目资助工作的首位,从大农业的视野,构建粮禽结合、粮经结合、粮饲牧结合、水产生态养殖、林地复合经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创新模式和集成配套技术,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取得了稳粮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成绩。
山区贫困老小喜从天降,全国“四个一万工程”惠及众人
鲁冠球每天下班回家后,要看20多种报纸,那是厚厚的一大摞。今年4月26日,他看到《钱江晚报》上的消息《爸爸瘫痪在床,妈妈离家出走,八旬爷爷奶奶需要照顾,还有一个小弟弟——11岁女孩早当家》。消息中,弟弟说:“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吃过肉了。”
鲁冠球感到一阵揪心,提笔在上面写了几行字:“我意纳入我们‘四千’范畴。注意:不要和人家争,要做的事太多了,我们尽量做别人不做的小事。”他又特别补充了一句:“去时先带几斤肉。”
这“四千”,是万向集团在浙江全省资助1000名孤儿成长,1000名特困学生读书,1000名残疾儿童生活,1000名孤寡老人养老的“四个一千工程”。
万向慈善基金会秘书处派人,前后三次专程到山区泰顺县柳峰乡卓宅村。先是送去了猪肉,看望了老人和孩子,又看到木结构的危房已无法居住,就与当地商量解决方案。
鲁冠球两次在调查报告上写了十分详细的意见,把两老两小的生活承担起来,纳入“四个一千”范畴,房子建三间两层,计192平方米。尽量通过当地政府把出走的妈妈找回来,使这个家庭更完满。
这时,鲁冠球拿了一叠彩色照片给记者看,那座三间两层楼建好了,玫瑰红琉璃瓦,外墙全贴了瓷砖,装上了电灯、电风扇和自来水,厨房里有煤气灶,卫生间里有洗脸盆和沐浴器,电视室里有一台21英寸彩电,不锈钢的楼梯扶手,房间里有席梦思床和全新的床上用品。
万向慈善基金会资助15万元盖了这座新楼房,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欢天喜地,住进了全新的楼房。两老两小还列入万向“四个一千工程”资助,全年合计6160元。老人一直资助到送终,孩子一直资助到上大学。这一家人喜从天降,从此改变了命运。
鲁冠球又拿出一份《关于在四川等地震灾区启动“四个一万工程”的计划》。记者接过一看,指导思想是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行善乐施的优良传统,遵循“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取之而有道,用之而欢乐”的理念,扶助弱势群体,回报社会。
这是万向慈善基金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四个一万工程”活动,资助1万名孤儿,1万名残疾儿童,1万名特困生,1万名孤老,全年资助金额达1亿元。今年第四季度先在四川、甘肃、陕西、重庆受灾地区启动,提出资助建议名单。
鲁冠球对记者说:“企业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做慈善就是一种责任。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这是必须做到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科学地赚钱和持续地尽社会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