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0066|回复: 93
收起左侧

[稀土]北大博士:中国应立即禁止稀土出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9-8 12: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讯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 2008-9-8 9:45:32   
    稀土是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金属。若继续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许20到50年后,中国就将变成稀土小国
            为什么“爱国者”导弹能比较轻易地击落“飞毛腿”?为什么尽管美制M1和苏制T-72坦克的主炮直射距离差距并不大,但前者却总是能更早开火,而且打得更准?为什么F-22战斗机可以超音速巡航?……
            这些“为什么”勾勒出当今军事科技的巨大进步,也同时勾勒出了近20年世界的动荡与冲突。针对每一个“为什么”,都有其具体而明确的答案。不过,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稀土”能够一次性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稀土的开发应用近几十年来为军事科技提供了推力强劲的引擎。海湾战争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军事奇迹,美军在冷战后局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对战争进程的非对称性控制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稀土成就了这一切。
            正因如此,稀土的开发利用也孕育了巨大的危险。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军事势力为了获得对对手的非对称性控制能力,而参与稀土争夺与研发,孕育了军备竞赛的风险;另一方面,获得这种能力的国家更倾向于以威胁或战争解决争端。对此,中国作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有必要从源头上为这种军备竞赛降温,严格限制稀土开采,立刻禁止稀土出口。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稀土开发不可谓不重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把稀土开发列入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75年,中国便成立了稀土领导小组,即便国务院机构几多调整,但专门的稀土行业管理机构却一直得以保留。1991年,稀土被列入国家保护矿种。从稀土保护的政策面来看,专门的机构,稳定的行业政策,国家一以贯之的总体控制,即便中国石油也没有这样的待遇。但是,稀土产业几十年发展的成果,基本上还停留在低水平卖资源的水平。
            对于稀土生产的现状,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以来进行过无数次的清理工作,针对的问题包括滥挖滥采、产能过剩、秩序混乱,采取的措施包括总量控制、炸毁非法矿井、没收生产设备、司法介入、许可证、与基层政府签订责任状、与矿山签订合同书……2005年,商务部开始用税收控制稀土出口。这些措施力度之强,持续时间之长,几乎达到了管理部门的权力极限。
            然而乱象依旧。有人曾总结中国稀土有七大难解之谜:1.以产业政策为导向的宏观调控始终难以奏效;2.调整产业结构和控制生产总量的政策一败再败;3.可持续发展开采无法实行;4.以统一规划为方针的加强管理措施难以实施;5.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愿望永远只是愿望;6.依靠联合重组实现行业自律的对策无从下手;7.强化推广应用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标至今达不到。
            就在这样的乱象之中,中国稀土可开采储量从十多年前的占世界80%,降到了如今的52%。若继续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许20到50年后,中国就将变成稀土小国。如果有一天,中国认识到稀土的价值,而希望从世界购买,那么等待中国的就将是天价。

    该用户从未签到

    gysml 发表于 2008-9-8 14: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中国高层要好好反思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zhumelta 发表于 2008-9-8 1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jhxkl 发表于 2008-9-8 14: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20到50年后,中国就将变成稀土小国。如果有一天,中国认识到稀土的价值,而希望从世界购买,那么等待中国的就将是天价。”讲得太正确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是中国的悲哀。

    该用户从未签到

    yqm_321 发表于 2008-9-8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追求短暂利益,害人害己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tfdz 发表于 2008-9-9 12: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的都是考虑短期利益,有谁真的为民族着想?

    该用户从未签到

    gang306 发表于 2008-9-9 12: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吧,中国要反省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guazi 发表于 2008-9-9 14: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资源开始都开放式开发,到资源短缺时才回过来,稀土资源也该合理开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shaohua77 发表于 2008-9-9 1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领导者是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tyl555 发表于 2008-9-12 09: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考虑眼前的短暂利益,所以我们国家的好多原始资源都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消耗减少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9-23 12: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蒙古稀土岂能为他人做嫁衣

    发布时间: 2008-9-23 11:55:21         资讯来源:中国稀土论坛  
    随着经济的繁荣,一般来说产品的价格都要上涨。作为原料、能源等上游产品的价格,更是呈放大倍数的上涨。近三四年来,我们就见证了石油、铁矿石、铜精矿等大宗原料国际市场价格的节节攀升。
    经济学同时认为,当某一势力对一种产品的供应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时,就会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
            也就是说,这种垄断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50%,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石油的价格。
            当然也有例外,稀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但是在世界市场却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最近15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同时,中国所生产的稀土产品多为低端产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只有区区1%~5%。
            一个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却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利益。中国稀土产业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我国稀土产业研究专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柳正。柳正对中国稀土产业状况、世界稀土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发展中国稀土产业的见解。
            A、缺专利中国稀土只能“为人做嫁衣”
            根据美国矿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稀土氧化物的储量为8900万吨,占世界的59%。中国有关方面估计的数据虽然较低,但仍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的稀土资源品种较为齐全。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冕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轻稀土元素,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重稀土元素蕴藏丰富。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北、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以包头稀土资源为主、四川稀土资源为辅,构成轻稀土生产体系;南方以江西、广东的离子型稀土矿为主要资源,构成中重稀土生产体系。
    目前,中国稀土矿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吨,冶炼加工年处理能力超过16万吨,产品产量和供应量均达到世界总量的90%以上。2005年,中国稀土初级产品产量为11.87万吨,冶炼分离产品产量达到10.39万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
            然而,中国生产的稀土产品却主要是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和抛光粉等中低端产品,国内使用的高端产品则大部分需要进口。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一直以低、中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初级产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5%,而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高级稀土金属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量的25%左右。
    研究表明,在稀土产品的价值链上,稀土精矿、新材料和元器件的价值之比为1∶50∶500,中国丰富的资源蕴藏量和巨大的冶炼加工能力实际上是在替人做嫁衣。
            稀土产品分为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低端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产品(高端产品)。目前中国的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在世界上已经独树一帜,但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掌握了生产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系列专利。这些专利不仅代表着技术,还意味着市场和利益,制约了中国稀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
            具有“永磁之王”称号的钕铁硼是使用量最大的稀土功能材料,2005年全球产量为5.5万吨,其中3.5万吨为中国生产。但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的技术专利则分别属于日本住友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两家公司还达成协议,规定同类产品若进入日本、美国或欧洲市场,必须同时购买双方的专利,并收取5%的销售提成。
    柳正指出,发达国家的企业采取跑马圈地的方式,利用其稀土专利技术优势对中国稀土产业进行扼制,攫取了稀土产品生产的大部分利润。另外,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很多附加值高、价格昂贵的高端稀土产品,中国企业没有权利进行生产加工,国际市场份额也被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
            B、缺战略国外公司“一单发百家”控制市场
             世界稀土消费市场比较集中,目前已形成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美国和欧洲四大消费市场,其稀土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稀土消费总量的35%、28%、20%和13%。
    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因此从稀土的供求关系中便可以分析出稀土的价格状态和走势。2004年,世界稀土市场的需求总量为8.8万吨,而供应总量却达到了12.39万吨,其中中国的消费量为3.34万吨、产量达到9.83万吨。
    柳正指出,从以上两组数字不难看出,世界稀土的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因此势必造成价格低迷。同时,中国的稀土大部分用于出口,并造成了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稀土价格比较高,大量资金涌入稀土行业,新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冶炼厂,再加上上千家民营或私人大小矿点的一哄而上,使得中国的稀土总产量急剧增加、出口量也随之迅速增加。从1990~2005年,中国的稀土产量由1.6万吨增加到11.87万吨,年均增长14.3%。
            柳正说,由于中国的稀土出口量过大,且出口秩序混乱,导致国际稀土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稀土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而且,中国的初级稀土生产厂有100多家,而国外的进口商只有那么几家,造成进口商“一单发百家”、而中国供应商则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可是平均价格却一落再落,目前已经被压低到最高价格时的64%。
            在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一些稀土资源稀缺的国家则趁中国出口厂家低价竞销之机大量购买,增加储备。美国从1999年开始停止开采本国的稀土矿,全部从中国购买。日本从中国采购稀土精矿以后,将其沉如海底以备日后使用。
            因此,尽管最近几年中国对稀土出口加以宏观调控,限制稀土大量出口,但成效甚微。每当稀土价格略有上涨时,外商就停止采购使用库存,中国企业则由于承受不了库存的压力而再次降价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C、缺话语权加强资源控制建立价格联动机制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9-23 12: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岂能坐视稀土资源如此贱卖?

    发布时间: 2008-9-23 11:19:45        资讯来源:资源网  
    对于稀土生产的现状,国土资源部从1999年以来进行过无数次的清理工作,针对的问题包括滥挖滥采、产能过剩、秩序混乱,采取的措施包括总量控制、炸毁非法矿井、没收生产设备、司法介入、许可证、与基层政府签订责任状、与矿山签订合同书……2005年,商务部开始用税收控制稀土出口。这些措施力度之强,持续时间之长,几乎达到了管理部门的权力极限。然而乱象依旧。目前纯度为99.9%的氧化铈为18元/公斤,过去最高卖到30元/公斤,有时稀土的价格甚至贱过猪肉。专家指出,我国稀土产品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中国稀土可开采储量从十多年前的占世界80%,降到了如今的52%。若继续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许20到50年后,中国就将变成稀土小国。如果有一天,中国认识到稀土的价值,而希望从世界购买,那么等待中国的就将是天价。(《黑龙江晨报》报道)
      
            稀土在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和农林牧业等传统产业方面用途广泛,用量虽小,效果显著,发挥着现代工业“维生素”的作用,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稀土处理钢和稀土铸铁已被广泛用于火车车辆、钢轨、汽车部件、各种机器设备、油器管道和兵器等。具有我国技术特色的稀土铝电线电缆已被大量用于高压电力输送系统。稀土石油裂化催化剂用于我国炼油业,成本不足一亿,却可使汽油等轻质油的产出效率提高约5%,每年多产出轻质油3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60亿元以上。我国稀土农用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直接用于农业的面积已达5000-7000万亩/年,每年增产粮棉油等6-8亿斤,直接效益达10-15亿元。稀土高新技术应用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大约90%的激光材料都涉及稀土,在国际上已商品化的45种激光材料中,稀土激光材料就占30多种,已被广泛用于光通讯、精密加工、医疗和军事技术等领域。此外,还有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磁制冷材料,稀土高温超导、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复合肥和稀土药物等,都不断有新的科技成果出现并逐步得以产业化。国家“863”计划中的许多项目都与稀土有关,稀土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几乎没有哪个产业像稀土产业这样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拥有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也很少有哪个产业能像稀土产业这样得到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但是,我国稀土冶炼的高速发展与稀土应用领域的持续落后,使得我国在稀土材料领域的战略地位大打折扣。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然而,十几过去了,尽管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和消费量四个第一,但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在国际上没有定价权等多种原因,稀土只是卖了个“贱”价钱!
      
            笔者认为,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和生存的命脉,岂能轻易贱卖?有些人鼠目寸光,眼睛只盯在一点点薄利上。其实不仅仅是赚钱多少的问题,稀土资源的流失实际上在损害我们国家的利益,一旦到了资源匮乏、国家要用“天价”去购买稀土产品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走出受制于人的困境,想活下去还要看别人的脸色。  
      
            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的代表浜田和幸曾说:“中国稀土资源十分丰富,钡、锑和铟的储量也非常丰富,掐住了日美的咽喉,日本和美国没有这些稀有金属,就无法制造精密的制导武器。”西方某些国家多年来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军售限制,就是要阻止我国强大起来,而我们却把能对战略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稀有资源争相推出国门,为他们的战略资源大开绿灯。为什么我们不能对稀土资源严格控制开采权,严格限制出口呢?
         
            中国生产的稀土原材料,已经占全世界用量的绝大部分。我们的产品拥有这样的市场份额,我们还不应该具备一定的价格影响力吗?难道我们只能用“价格优势”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惨烈的竞争吗?在这个依靠能源、资源生存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能坐视因恶性竞争的出口让本国蒙受损失而不顾。我们要以本国利益为第一,合理开发我国的稀土资源,学会掌握价格话语权。如果目前“滥采”、“贱卖”的情况得不到遏制的话,那么世界上最宝贵的稀土资源将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消失殆尽。强烈建议国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应限定开采总量,立即停止盲目开发和出口,用重典严惩这些乱开采乱开发的奸商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jhxkl 发表于 2008-9-23 14: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不能弄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zhumelta 发表于 2008-9-23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国内管理存在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joeyliu 发表于 2008-9-26 22: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赞同:lol: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