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20|回复: 1
收起左侧

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比较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8-17 18: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06年下半年起,源于太能行业高利润驱动,国内掀起了一波建设多晶硅项目的高潮。目前国内涉及多晶硅生产的上市公司有南玻A(000012)、天威保变(600550)、川投能源(600674)、乐山电力(600644)、岷山水电(600131)、通威股份(600438)、东方电气(600875)、特变电工(600089)、江苏阳光(600220),其中天威保变、乐山电力、川投能源、岷江水电分别持有新光硅业的股权。非上市公司有洛阳中硅和江苏中能。
    从规模、量(投)产时间和技术实力三个方面对各企业多晶硅项目的比较分析进行分析。
    就规模而言,几乎各厂都可以分为一期建设和最终计划建设规模。我们认为一期建设规模的比较相对于最终规划建设规模的比较更有现实意义。而从目前全球的经验来看 ,单厂建设规模要在1000吨以上才有规模效应。目前我国目前的一期建设单厂在1000吨以上的企业有南玻A、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江苏阳光、江苏中能、新光硅业,其中前5家的单厂规模都在1500吨,为全国最大。
    就量产时间而言,目前已经进入量产的厂家有新光硅业、江苏中能和洛阳中硅三家。在大部分厂家处于建设阶段,无法比较其试产周期的情况下,对投产时间的比较就显得较有价值,这些厂家计划投产的先后次序为通威股份、东方电气、南玻、特变电工和江苏阳光。
    技术实力方面,从技术来源、设备来源、是否闭环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技术来源方面,我们认为最优的策略是直接从俄罗斯有色金属研究院引进,这样做的只有南玻,其次是从峨半间接学习俄罗斯技术,采用这种策略的有通威股份、特变电工、江苏阳光、江苏中能,然后是自主研发,由俄罗斯研究院改进,用这种策略的有新光硅业、东方电气,最后是自主研发,仅有洛阳中硅是这样做的。
    设备来源方面,我们更倾向于全球采购设备,这可以部分弥补俄罗斯工艺的高能耗弱点,南玻、通威股份、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江苏阳光、江苏中能采用这种策略,而新光硅业主要采用俄罗斯设备,洛阳中硅采用自主研发。
    是否闭环是指生产线设计是否具有尾气回收装置,尾气回收是多晶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有了尾气回收不仅可以增加尾气运用效率,从而减少企业能耗,减少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南玻、新光硅业、通威股份、东方 电气、特变电工、江苏中能都在生产线中设计了闭环,只有江苏阳光和洛阳中硅没有设计。(来自网络)

    [ 本帖最后由 不准重名 于 2008-8-17 18:27 编辑 ]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8-8-17 18: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目前国内至少有三十多家做多晶硅项目,不过有部分没有报道,且俄罗斯的工艺并不先进。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