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611|回复: 10
收起左侧

中能停产,已成现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15 15:26
  •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tangnaimei 发表于 2012-9-14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硅讯网:”在最近在京招开的,高科技发展论坛会议上得知,由于第三季度亏损严重,中能欲今明两天停车技改!
    匿名  发表于 2012-9-15 08:18:00
    你们说的是停多少啊 ,你们消息是证实过的吗,至少现在中能还没有停
    匿名  发表于 2012-9-15 13:35:00
    伤心,商务部到底还是没有实质性措施
    匿名  发表于 2012-9-16 13:54:00
    中能现在已经停止原料供应,具体停车时间近日可见。
    匿名  发表于 2012-9-17 08:17:00
    关注!
    匿名  发表于 2012-9-17 13:20:00
    最近多晶硅行业中的消息貌似不多呀!
    匿名  发表于 2012-9-17 17:47:00
    消息可靠不?
    匿名  发表于 2012-9-17 22:43:00
    听一个业内高层人士得知,供参考!
    匿名  发表于 2012-9-18 08:23:00
    楼主也是听说 我也是听说,中能将继续投料开车,不信你可以问下,
    匿名  发表于 2012-9-18 09:26:00
    期待有更新的消息。。。
    匿名  发表于 2012-9-26 10:54:00
    《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未来将重点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到2015年分布式发电到装机目标为1000万千瓦。目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如果按照目前分布式发电系统每千瓦1.5万元的综合造价来计算,到2015年市场规模就可达到1500亿元。
           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下发《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于10月15日前上报各自“十二五”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通知》要求,单个省区市原则上申报的数量不超过3个,总装机量不超过50万千瓦。这意味着31个省区市首批申报的光伏分布式发电规模将可能超过1500万千瓦。
            首批示范区将集中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在内的中东部沿海地区推广应用。《通知》提出,国家将对这些项目实行单位电量定额补贴政策,对自发自用和多余电量上网实行统一补贴标准。根据即将出台的《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分布式发电单位电量补贴资金上限将通过竞争方式确定,补贴起点为电力用户实际支付的销售电价。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此政策类似于去年推出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标志着光伏分布式应用拉开了序幕。
            该分析师指出,鉴于政策明确分布式发电将在城市工业园区、大型工业企业集中推广,且光伏发电价格已接近工商业用电价格,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由此逐渐显现,工商业平价电价即将来临。其更直接的利好则在于,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他预计,未来国内市场将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工信部提升市场准入规范
            针对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光伏行业现状,相关政策方已经开始着眼于提高产业门槛,以推动产业有序发展,避免市场再次爆发之后产业重蹈盲目无序扩张的覆辙。
        2011年初,工信部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提出3000吨和80千瓦时/公斤的多晶硅项目规模和电耗水平门槛。在此基础上,工信部于去年底正式公布了符合准入条件的第一批准入企业名单。而据中国证券记者了解,工信部未来还将针对光伏全行业逐步引入市场准入门槛。
            据工信部人士透露,工信部目前正在推动其下属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升级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并以此为主体全面研究制定光伏行业准入标准,促进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市场分析指出,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其着眼点在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客观上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促进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形成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光伏企业,3-4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光伏专用设备企业。上述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内市场加速启动及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商务部抓紧反倾销调查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近8成多晶硅企业陷入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元投资。近期国外低价多晶硅不断冲击国内市场,更让绝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的日子格外难过。
        统计显示,1-7月,多晶硅累计进口量达到4.8万吨,同比增长35.1%;与此同时,进口单价也被拉低至27.35美元/千克,较2011年全年平均价格下滑53.4%。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人士介绍,目前来自韩国、美国、德国三国的进口量占全部多晶硅进口量的80%以上,其产品单价也比国内同类产品低出5到10万元/吨,存在很严重的倾销现象。
            商务部上个月正式受理国内主要多晶硅厂商对欧洲多晶硅进口提出的反倾销申请。此前也对企业申请的对美、韩多晶硅反倾销正式立案。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商务部目前正在抓紧展开对美、韩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最迟明年一季度将出具初裁结果。
            分析指出,如果按照国内外多晶硅现货的价格差衡量,未来对美、韩多晶硅进口加征的反倾销税率至少应该在20%以上。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此前曾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反倾销成行,国内多晶硅企业的日子将好过许多,目前低于成本价销售的不利局面将可能彻底改观。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