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1740|回复: 15
收起左侧

GT、 LXE 、DEI、华陆、PPP冷氢化参数统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10 14:30
  • 签到天数: 1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webmaster 发表于 2012-8-14 0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完整的冷氢化系统大致包括以下6大部分:
         1、技术经济指标:包括,1)金属硅、催化剂、补充氢气、STC、电力的消耗,2)产品质量指标,3)STC转化率,4)公用工程(氮气、冷却水、冷媒、蒸汽及导热油);
         2、主装置:包括,1)流化床反应器、2)急冷淋洗器,3)淋洗残液的处理系统,4)气提,5)加热及换热装置;
         3、原料系统:包括,1)硅粉输送,2)催化剂选用及制备,3)原料气体的加热装置;
         4、粗分离系统:包括,1)脱轻,2)脱重,3)TCS分离;
         5、热能回收系统,包括:1)流化床出口氢化气的热量回收,2)急冷塔出口淋洗气的热能回收,氯硅烷物流热量综合利用;热能回收系统,包括:1)流化床出口氢化气的热量回收,2
    )急冷塔出口淋洗气的热能回收;
         6、物料处置及回收系统:包括,1)淋洗残液中的氯硅烷回收,2)脱重塔残液中的氯硅烷回收,3)轻组分中的氯硅烷回收,4)固废处理,5)氯硅烷废液处理。
        不同的冷氢化工艺包不一样,以上为GT的冷氢化工艺包,LXE,DEI,华陆,PPP的应该是各有特点,
        据说华陆工艺包在焦作合晶四氯化硅转化率达到27~29%;
        据说LXE的在瑞能做的没有预期理想;
        还有PPP在锋威好像转化率才10%左右;
        不知道GT在中能转化率做到了多少;
        还有DEI的工艺包在国内有开车的吗;
        求高手指点啊?!
    匿名  发表于 2012-8-14 14:59:00
    陕西天宏热氢化转换率在18%,不知道冷氢化运转起来,热氢化是技改还是放置呢
    匿名  发表于 2012-8-14 16:23:00
    华陆的工艺不错,转化率挺高的
    匿名  发表于 2012-8-15 09:28:00
    也有用固定床反应器
    匿名  发表于 2012-8-15 10:40:00
    听说二期冷氢化可以完全满足一、二期需求了
    匿名  发表于 2012-8-15 11:04:00
    嗯,流化床应该是未来的主流
    匿名  发表于 2012-8-15 11:05:00
    能达到多高?国内用华陆技术的蛮多
    匿名  发表于 2012-8-16 21:40:00
    中能的技术还是最强的,他们和华陆合作过,华陆的技术里面有中能的影子
    匿名  发表于 2012-8-16 21:43:00
    老实说现在国外几个技术公司的东西都很难再卖出钱来了
    匿名  发表于 2012-8-17 12:33:00
    中国用的华陆的技术呀,谢谢楼主分享
    匿名  发表于 2012-7-30 09:37:00
    近年来,在全球光伏产业的拉动下,中国多晶硅产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多晶硅生产技术的封锁。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全面统计,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达到82768吨,产能到2011年底已达近15万吨,2006~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186吨增长到8.3万吨,产量翻了400多倍。
            2011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大幅度削减政策补贴,光伏产业受到了很大冲击,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上游多晶硅产业也深受影响,多晶硅市场价格从去年年初的80美元/千克一直降至目前的25美元/千克左右。
            在2007~2008年,多晶硅供不应求的时候,进口价格一度高达500美元/千克。随着我国多晶硅产能的释放,来自美、韩的多晶硅企业开始压低价格,大量向我国出口,从2009年的2万吨,到2010年的4.75万吨,再到2011年6.46万吨。
            目前国内多晶硅的实际产量仍然远小于国内市场需求量,但进口产品的激增正在挤压国内市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2年1~5月,我国共进口多晶硅3.4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多晶硅14842吨,进口量增长94.6%,均价降低67.2%;从韩国进口多晶硅8064吨,进口量增长13.9%,均价降低59.2%。
            中国是美、韩多晶硅的最大出口国,而两国国内多晶硅的需求量很小。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美国政府的巨额补贴刺激了多晶硅厂商产能、产量的急剧增长,使其生产成本远低于正常水平,直接导致美国多晶硅对中国出口的激增,给中国多晶硅产业带来不公平的竞争。
            受低价进口的产品冲击,中国多晶硅产业利润急剧下滑,库存积压严重。国内已投产的40多家多晶硅企业,仅剩7、8家尚在开工生产,其余的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急剧下降,许多工人下岗,全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对美国多晶硅实行“双反”调查及韩国实行反倾销调查,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国内已经成长起来的有一定实力的多晶硅企业的发展,以便进一步有效解决中国光伏行业“两头在外”中原料依赖进口的现状;也是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为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贸易竞争环境。
            这几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大发展,国内多晶硅产业的贡献巨大,不仅基本解决了原料依赖进口的问题,而且缓解了全球多晶硅原料总体紧张的局面。2011年我国多晶硅总产能接近15万吨,产量达到8.3万吨。中国已成为全球多晶硅生产大国,有4家企业跻身全球前10,且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70%以上。2012年国内多晶硅供应量预计在10万吨以上,如若多晶硅价格回归正常理性范围,国内多晶硅供应量将会更多。
            然而也应该看到,国内目前8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大部分企业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目前其生产成本远高于国外企业或国内大厂。因此,即便价格有所回升,国内产业格局调整的压力也不会减小太多,淘汰落后的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仍是我多晶硅产业目前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7月20日商务部已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多晶硅反倾销调查一旦确立事实后,或将对美韩采取惩罚性关税等手段。
            我国的多晶硅产业仍在发展之中,如果得到有效保护,具备全球竞争力企业的产能必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多晶硅供应仍是充分的,我国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也会得到满足。长远看来,我国市场的多晶硅价格将会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
            因此,在面临不公平贸易侵害时,对国内多晶硅产业施以贸易救助,将有利于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匿名  发表于 2012-7-30 13:05:00
    支持双反,希望一起抱团
    匿名  发表于 2012-7-31 11:22:00
    企业一起抱团,政府也要出力!
    匿名  发表于 2012-8-21 09:06:00
    春天何时来到
    匿名  发表于 2012-8-22 11:40:00
    双反什么时候才会有效果呢?目前国际形势都不好    国内厂家可以短时间产能会使提高生产吗?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