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收起左侧

硅胶塑像“克隆”真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3-12-4 2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oso__12206632511069352580_2:}
         脸色红润,手部皮肤细腻,抚摸起来绵软光滑,如绸缎一般,甚至连纹路、血管、毛孔等都清晰可见,就如看“3D 高清版”人物大片,你见过如此逼真的人物塑像吗?近日,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蒋介石、胡汉民等硅胶塑像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展出,塑像逼真传神,犹如真人“复活”。   
        如同置身高清大片
       在纪念馆南楼三楼,孙中山、宋庆龄当年的小卧室里,“伉俪情深”的情致被诠释到极致。灯光昏黄。31 岁的宋庆龄,轻坐在椅上,乌黑的头发被挽成一个小圆髻附在脑后,面容白皙,红润娟秀,在一袭黑色紫边的丝质衣服衬托下更显清丽脱俗。只见她正在用笔在小本上记录着什么。孙中山静默地站立在她的对面,双手背握,眼眸深邃,但略显憔悴,据说此时的孙中山已患上晚期肝癌。
       就如同置身“3D 高清版”人物大片一般,整体塑像最让人称奇的是人物手部等的皮肤,绵软光滑,甚至连纹路、血管、毛孔等都清晰可见。
       “我们做的手部是真人翻模,所以手部等皮肤肌理会细腻,毛孔、骨节等都能一一显现,脸部的肌理则是用工具直接在雕塑上根据肌理走向一点一点刻画出来。”中山市大象无形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的周雪蓉是这批塑像制作的主要参与者,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讲解人员介绍,此批塑像的主要材质是高分子硅胶,相对于传统蜡像,具备较高的耐热性,非常适合广州的气候条件。
       “我们使用的硅胶,在一 65℃一 200℃温度范围内,可长期使用并保持柔软弹性,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具备耐水、耐臭氧、耐气候老化,无腐蚀性,无毒无味等特性。”周雪蓉表示。
       超写实艺术“克隆”真人
       什么是硅胶塑像?要清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超写实雕塑艺术谈起。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弦在《极致的延展——雕塑教学中的超写实技巧》的文章里对“超级写实主义”这样解释道:“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源自并兴盛于美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超出寻常范围,超出一般等级的写实技巧。这种技巧的出现冲破了传统的写实主义界限,提倡追求现代文化的理念,把逼真的形和理念的意合为一体。在雕塑艺术中,这种技法除了要求对塑造对象整体形象强有力的控制以外,更多的是挑战极限式的对细节的刻画。正是这种‘明察秋毫’的还原,使作品具有其他表现技法不能代替的视觉感受。”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雕塑艺术几乎被现代主义、达达主义等抽象主义表现手法“垄断”,不过注重写实的传统并没有被遗弃。在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陆续在世界各国开设分馆;在美国,以雕塑家杜安·汉森等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开始流行。他们以普通人为造型对象,用树脂纤维材料(玻璃钢)为基本材质,直接从人体身上翻模,然后用玻璃钢塑造人像,配上毛发、服饰及道具,做成惟妙惟肖的仿真人。不过,在这些人出现以前,超写实雕塑艺术并不被认可,认为只是单纯对自然机械模仿。
       “随着人文思辨的介入,此类作品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并进入到殿堂级的美术馆与经典的传统美术作品并立一席。”张弦在文章里表示。
       是什么样的特征让超写实雕塑艺术迅速崛起呢?中国国家博物馆蜡像艺术馆馆长杨燕撰文表示,杜莎夫人和杜安·汉森等人是在以艺术手段再现人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他们一方面继承 了古典写实雕塑的风格和技法,一方面又将对“人的真实性”追求推到极致。
       张弦则认为,真正优秀的超写实作品绝不仅仅停留在酷似对象的表层上,而是具有超越表层满足愉悦,获得智性思考的意义。“极致的真实只是一个躯壳,真正诉诸人内心的是作品背后的主观性以及意义表达。”
      硅胶塑像:蜡像“升级版”
       在超写实雕塑艺术的道路上,蜡像比较常见,但它表面有轻微反光,质感触感也和人体肌肤有差距,而且蜡像只适合在温控条件好的室内保存,不然就会变形。还有一种材料是高分子树脂材料,相对于蜡,它的变形系数要小得多,而且易于上色,但是却没有真实的触感。
       于是,硅胶便成为最能诠释超写实雕塑艺术材料的“最佳选择”。“这种材料有着和真人肌肤相近的温润触感,加上内撑以后不易变形,能耐高温。”张弦在文章里如此表示。
       提起国内的硅胶塑像,就不得不提“西安超人”集团的创始人邹人倜先生。
       1990 年前后,邹人倜先生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特技制作部主任,专门负责制作道具、场景。当时他听说了美国杜安·汉森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也接触到一些电影厂使用硅胶为特型演员“补妆”,如垫鼻子、加腮等。这些触动了他的灵感:是否可以用硅胶来制作仿真人呢?于是,仿真硅像艺术的探索之路就这样开始了。如今,“西安超人”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以仿真硅像为创作主体的专业雕塑单位。
       “西安超人”策划总监叮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仿真硅像是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的升级版,无论是与杜安·汉森的玻璃钢相比,还是与英国杜莎夫人的蜡像相比,其工艺制作过程以及成品品质,都更为复杂和优良。
       据悉,仿真硅像的制作大约要经过 80 多道复杂工艺,关键工序有做泥塑、翻石膏、注石蜡、塑硅胶等。其中,难度最大且又关键的是头像,难中之难的是人物五官,表情的形似、神似。头像制作出来后,工艺师要根据人物特征设计不同的眼球,用不同色泽的树脂制作。另外,工艺师还要对“人脸”的肤色进行染色,制作皮肤皱纹、斑点,牙齿采用成型假牙,然后把真人胡须、头发、眉毛、睫毛,用镊子一根一根植入硅橡胶皮肤。
       “在化妆艺术上,硅像的化妆和真人脸上的化妆是两回事,真人脸上的化妆是可逆、可消除的,也是短暂附着的,但硅像的化妆,是不可逆的,而且需要长久牢固,不褪色、不掉色,因而对化妆师的要求就更为严格。”叮当强调道。
       与机器人技术完美结合
       看过2011年央视元宵晚会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个迷惑了众多观众的高仿真机器人“李咏2”。不错,这就是超写实雕塑艺术在我国的另一大发展方向,仿真硅像艺术与机器人技术完美结合。
       硅胶材料制成的人像,除了有真人仿生的肌肉感、肌理感,其伸缩性特征也为表情和肢体的活动提供了可能。于是,仿真硅像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便成了自然的选择。这类高仿真机器人采用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别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自动追踪、导航、避障功能,多种感应系统等),能像真人一样“说话”、“左顾右盼”、“举手投足”,真正达到了“超写实”的效果。
       “仿真雕塑和机器人技术联姻,是中外艺术家和工程师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现在,‘西安超人’的高仿真机器人已经能实现“表情变化”、“人脸识别”、“智能互动”等功能。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是“走路”功能,以及如何让机器人动作和表情更加自然流畅。”叮当表示。
       “西安超人”先后为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州陈李济药厂博物馆、广州农讲所纪念馆、深圳博物馆等提供硅胶塑像。
       在虎门鸦片战争博物馆内,一组仿真复原场景“虎门销烟”,再现了林则徐领导、指挥硝烟的历史瞬间,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在深圳博物馆,“近代深圳”展厅内,“九龙海战”、“中英街”、“1928 年中共宝安县一大”会议等仿真场景,成为近代革命传统教育的立体教材。  
       “李咏 2”造价达两百万元
       硅胶塑像是传统蜡像的升级换代,其品质更优,所以,价格一般也比蜡像高一些。但具体而言,不同的硅像价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普通人物的硅像(也就是那些没名没姓,不要求酷似某人的硅像),售价在 6 到 8 万元;而特型人物的硅像(名人,或要求酷似特定对象的硅像),创作难度较大,售价一般 12-20 万元左右。
       如果是订制高仿真机器人,那么售价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客户订制的人物的形象要求、机器人智能化的简易程度要求,来逐项核价、综合定价。非特型、功能简易的高仿真机器人,可以在 40、50 万元左右,特型人物、功能复杂一些的,售价达 100 万元上下。
       2011 年央视元宵晚会上的那个“李咏 2”造价达 200 万元。
                                                                                                                        (来源:吴桂霞   通讯员  朱晓秋 )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