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22-12-23 07:54 |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今夏浙江2082人中暑送医 15人死亡14人为男性
今年288例重症中暑的病例中,热射病112例、热痉挛106例、热衰竭49例、混合型19例、未分型2例。1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4人、女性1人。死亡病例诊断为热射病的8例、热衰竭5例、热痉挛和未分型重症中暑病例各1例。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也给大家进行了解释。
热衰竭,也称热晕厥或热虚脱。发病机理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颅内供血不足。一般起病迅速,先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汗、皮肤湿冷,继而血压下降,出现晕厥。常发生于对热不适应及年老体弱者,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范。
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高温作业时,由于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痉挛以四肢肌肉、咀嚼肌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阵发性,伴有肌收缩痛。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剧烈难忍,体温多正常,患者神志清醒。如果感觉肌肉痉挛了,千万不要轻视。
热射病,这个词最近频频见诸报端,也是大家要重点防范的,因为该病杀伤力最大。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使体温不断增高所致。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此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发热、发红,多数病例骤然昏迷,肛温可达4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