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2
收起左侧

7月楼市成交创新高,北上广深增速超二线城市六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27 1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内预计,随着首套房贷政策松动、降息等政策环境的改善,一二线城市积压的刚性需求以及部分改善性需求将继续得到释放,促进成交量平稳回升



  7月份历来是楼市销售的淡季。不过,今年的状况则有些不同,根据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月内全国主要城市的商品房签约再创新高,合计总签约套数达21.28万套,环比上月同期增长了6.9%,全月成交量有望达到28万套,再创年内成交量新高。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的增速最为迅猛,达二线城市增速的6倍。



  成交量再创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连续的两次降息,对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2012年6月8日起,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不足一月,央行再次宣布自7月6日起下调利率,进一步推动了本已复苏的市场。



  而有分析认为,受交易系统备案和调控政策滞后性影响,近期降息并未使得成交量持续放大,但已成功打破市场的观望情绪,助推积压已久的刚需和部分改善性需求进一步释放。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月内北京新建住宅签约9615套,较上月同期的9158套上涨了5%。业内专家预计全月成交量将超接近1.3万套,在以往的销售淡季创出年内成交新高。



  中指院的研究报告就表示,从近期成交量周数据来看,7月前三周重点城市较6月底回落,但仍高于2008年以及2010-2011年同期水平,仅低于2009年同期。今年7月前三周,10个代表城市成交量为650万平方米,较6月前三周略降1%,但周均成交量与6月最后一周相比大幅回落35%。主要是由于开发企业冲刺年中业绩,助推6月最后一周成交量攀升,导致前三周成交量较6月底有所回落,但也仍处于近年较高水平,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持续增长态势。同比来看,7月前三周大幅增长63%,与2010年和2008年同期比较增幅也在90%左右,虽比2009年同期的历史高位6月仍下降24%,但作为传统淡季,成交量仍旧突出。



  一线城市增速明显



  同时,从不同城市的近期周成交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回升力度更大,其中一线城市变化最为显著。



  7月前三周,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分别为180万平方米、9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9%、37%,回升力度远远高于同期三线城市增长1%。且从绝对量来看,一线城市仍是最大。与6月前三周相比,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增长了12%,为二线城市增速的6倍,说明一线城市回升力度更大,市场反应更敏感,三线城市则下降7%。



  而从不同城市的历史成交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波动大于三线城市,受利率等宏观政策和推出量等指标变化更为敏感。2009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形势良好,另外在2008年末开始的5次降息累加作用影响下,成交量大幅攀升,一二线城市增幅均在85%以上,三线城市增幅略小,为68%。2010年,受房地产宏观调控影响,成交量普遍下降,其中一二线城市分别下降为40%和31%,而三线城市降幅仅为11%。2011年,受2010年10月起连续5次加息以及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一二线城市成交下降超过15%,但三线城市却逆市微增2%。从历史上看,一二线城市成交量波动较大,受宏观政策影响最敏感,而三线城市受政策影响最小,这也是调控后成交量较为稳定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首套房贷政策松动、降息等政策环境的改善,一二线城市积压的刚性需求以及部分改善性需求将继续得到释放,促进成交量平稳回升。



来源:证券日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27 12: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房地产调控要扭转价格一度回涨的趋势
“以往我们都是发布最终的一个研究成果,今天为什么会发布这样一个中期的研究成果呢?那是因为我们觉得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严峻而又复杂,到了一个我们必须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7月2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报告厅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如是说。《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中期》的主要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也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下,房地产的调控难度也在增加,但接下来的房地产调控一定要更有力,甚至需要一种破釜沉舟的精神。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处在调控目标的区间



  倪鹏飞介绍,上半年,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由此导致的复杂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在“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指导下,在微调和预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坚持了房地产从严调控不动摇,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处在调控和预测的调控目标的区间,但近期呈现回暖的偏离“软着陆”目标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宏观经济:宏观经济运行在预设区间,有亮点,也有隐忧,但总体下降过速,超出预期。2.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大幅回落,影响宏观经济增长,但增长平稳、结构合理。3.房地产供求:处在调控目标的区间,住房供给后续不足,房地产存货压力持续增大,需求反弹过速,成交量已经回暖。4.房地产价格:住房价格同比下降符合目标,环比出现反弹,房价走势偏离调控目标。5.房地产金融:住房金融总体增长稳定,信贷结构合理,但有资金过快增长和违约积聚的隐忧。6.住房用地:土地供应结构合理,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但是土地市场量价齐跌过速,未来价格将面临反弹的压力。7.保障性住房按计划实施,开发资金缺口较大。



  上半年市场走势偏离调控目标,主要是宏观政策微调导致的预期调整与市场恐慌引起的,而不是宏观政策微调实际作用导致的,但是这一回涨的变化给下半年的调控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倪鹏飞认为,虽然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进入适度微调期,央行既降存准率又降息,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有所提升,但银行层面的资金宽松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资金紧张局面会得到明显缓解。一方面,由于时滞等影响,宏观政策的微调还没有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到房地产供求层面;另一方面,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仍强调差别化政策;与此同时,房地产信贷政策微调影响有限。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增速比上季度末高0.2个百分点。而对市场影响最及时和直接的个人购房贷款余额7.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季度末低1.1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为巩固楼市调控政策,中央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政策实施力度,多次重申抑制不合理需求,坚持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但倪鹏飞认为,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1.总体政策有待缜密。当宏观政策调控进行微调,且调控方向与住房调控方向不一致时,针对两者没有选择好有效定向和隔离的手段和工具。2.行政调控有待完善。没有完善房地产调控目标并予以制度化和长期化。第一,针对2011年调控目标没实现的没有追究责任;房地产调控问责制还没有兑现;第二,2012中央有关部门没有延续去年的各城市确定调控目标的要求,使得问责制无法实施;第三,针对一些城市微调调控政策,包括变相放松限购或者实行土地炒作,仅采取制止措施,没有进行责任追究。3.预期管理没跟上。尽管从严调控的政策没有改变,但是,一方面,面对宏观政策微调的过度解读,放松调控的市场传言,有关部门回应还不够清晰和有力;另一方面,尤其是在宏观政策微调初期,有关从严调控不放松的表态不够频繁和坚决。给个别媒体留下炒作的空间,给市场留下想象的空间。4.信贷政策无差异改变。事实上,首套房优惠并不能从实际意义上刺激太多刚性需求,即便改变政策,按照调控目标也应该在房价理性回归到一定程度(比如房价下降10%以后),此前两次降息均采用无差异同比例降息(包括公积金),二次降息时“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无疑发出了一个房贷降息的信号,是市场预期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5.税制改革试点不积极。2012年3月22日,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今年要适时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但是,到目前为止,扩大房产税试点的消息迟迟未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尤其影响市场预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27 1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下半年政策得当,住房市场仍有望趋向价格缓慢下降



  倪鹏飞给记者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基于宏观大环境和房地产市场短期基本面的判断:宏观政策微调奏效,关键动力比较有力,从而为房地产调控创造了条件;刚性需求有所释放,开发商面临库存与资金双重压力,楼市整体供大于求。倪鹏飞认为:尽管2012年6月,房地产走势出现偏离“软着陆”的调控目标的趋势,只要下半年政策得当,住房市场调整仍有望趋向价格缓慢下降的“软着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如果政策不是十分有力,基于各方博弈,下半年也存在价格温和回升,成交量继续增加的可能性。



  2012年下半年住房市场发展仍存在风险。原因何在?倪鹏飞指出,由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不是市场机制内生的,而主要通过行政高压手段实现;也不是理性的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主要是由于非理性的预期改变所导致的,基础并不牢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1.报复性反弹导致调控功亏一篑。2.资金断裂积聚房地产的金融风险。



  因此,下半年住房市场调控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倪鹏飞指出,下半年,针对市场主体和政策本身,中央的房地产调控面临诸多复杂的矛盾:1.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房地产调控的操作方向相反。从过去的经验看,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要传导到房地产市场上去,增加了从严调控房地产的难度。2.地方政府财政吃紧与支出增加。3.开发商资金断裂与得到资金不降价。4.需求者买涨不买落,预期变化较快。



  以往的调控要从严执行,现行的和即将执行的要细化



  也正是由于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倪鹏飞指出,下半年基本目标:争取实现促进宏观经济和住房市场的双双“软着陆”:在价格上,要扭转一度回涨的趋势,使之重新回到总体回落的方向上来;在销售上,总体基本平稳,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销售比例上升;在投资上,总体适度减缓投资,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投资稳步快速增加。



  倪鹏飞给出的建议是:第一,要继续从严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以下简称国发10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第二,近期国务院组织检查各地落实政策的情况,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适时强调调控不动摇,主流媒体加大力度,积极宣传和引导预期。第三,国务院在近期内应迅速出台一些新的措施,以实际调控行动扭转市场预期。



  在更加详细的建议中,倪鹏飞强调,要增加调控部门,完善协调机制。建议将原来的7部委扩展成8部委,增加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负责房地产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管;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负责协调决策和联合行动。此外,一定要完善调控目标,完善问责机制。



  在金融政策方面,倪鹏飞建议,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完善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建议有关部门(中国银监会)牵头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构有效的资金细分平台。实施房地产贷款总量规模及增长目标的区间控制。按照一定比例(如房地产商业贷款与保障性住房贷款6?4),实施房地产开发贷款商业贷款的保障性贷款配额制度。实施差别利率制度:第一,取消“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的优惠,改为“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提升至基准利率的1.2%(即利率上浮20%)。第二,实行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自动上浮普通行业贷款0.5个百分点的贷款制度,保障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下浮一般行业贷款0.5个百分点的制度。继续限制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60%,贷款利率提升至1.3%;停止三套房贷款。继续实施“认房又认贷”的标准审核借款人,暂未有新的调整。



  倪鹏飞同时建议,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创新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在开发商商品房库存量较大的条件下,适时取消期房预售制度,有利于控制开发商资金链,促进开发商快建快销。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