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385|回复: 2
收起左侧

对美韩实施“双反”中国多晶硅业获喘息机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19 12: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8日,媒体报道称,我国已对美国多晶硅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正式立案,对韩国多晶硅产品的“反倾销”发起调查。
  或许正是受此消息提振,截止(7月18日)收盘,A股多晶硅板块呈现普涨态势。超日太阳(002506,股吧)、拓日新能(002218,股吧)、天威保变(600550,股吧)、川投能源(600674,股吧)、江苏阳光(600220,股吧)等个股涨幅均超1%。
  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受美、韩等向我国低价“倾销”多晶硅的影响,自2011年9月以来,我国80%多晶硅企业已被迫停产,殃及全行业超过500亿元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最终管理层对美韩征收多晶硅‘双反’关税,那将为我国多晶硅行业争取到一些发展的时间。但想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还有赖于国内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激增的多晶硅进口量
  事实上,中、美、韩三国间在多晶硅贸易上的争执由来已久。
  早在2011年年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就曾公开提出过“对美韩等多晶硅出口国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建议。
  彼时,硅业分会的理由是“多晶硅价格自2011年5月开始持续回落。截至11月底,已较5月均价下跌70%。但是在多晶硅价格下跌同时,国外多晶硅市场冲击却不断变强,导致国内进口量不断增加”,硅业分会会长赵家生曾在《近期国内硅产业变化以及建议》的报告中指出。
  最终,2011年我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涉及进口金额25.9亿美元。其中,自美、韩两国进口的多晶硅占比约6成。
  今年1月,为减缓大量进口对我国多晶硅业造成的冲击,洛阳中硅、江苏中能、陕西天宏、赛维LDK等4家企业正式向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美国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然而,一边是我国80%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另一边则是全球多晶硅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研报指出,与 2012 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相比,全球前4大多晶硅生
  产巨头——GCL-Poly、OCI、Hemlock、
  Wacker 合计产能基本可以满足全球全年多晶硅需求,多晶硅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
  但就是在全球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多晶硅价格朝着生产成本不断逼近的背景下,此前,韩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还提出了扩产计划,只不过,这一计划最终被OCI暂停了。
  反败为胜依靠技术提升
  当然,大量进口多晶硅并不是“我国80%多晶硅企业被迫停产”的首要原因。
  长江证券研报认为,多晶硅行业的危机与“欧债危机、欧洲传统光伏装机大国大幅下调政策补贴”具有直接关系。
  不过在面临同样的恶略环境时,多晶硅生产“龙头”却可以依靠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同时维持一定水平的毛利率。
  以全球第一大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为例,其2012 年第一季度多晶硅产量12335公吨,平均成本为19.7美元/公斤;对外销售3041公吨,平均售价为25.98美元/公斤,毛利率为24%左右。
  “一些国际巨头充分利用规模和技术的优势,再配合经济及光伏业恶略的大环境,在多晶硅行业恶性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
  上述硅业分会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还表示,“在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的过程中,一些国际多晶硅企业不惜微利,甚至赔本向中国市场倾销多晶硅”。
  “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中国不能让他们抢夺光伏,乃至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控制权和制高点。如果最终管理层对美韩征收多晶硅‘双反’关税,那将为我国多晶硅行业争取到一些发展的时间”,该硅业分会相关人士认为。
  不过必须认识到的是,我国多晶硅业想要真正的反败为胜还需依靠自身的技术水平提升。据介绍,仅从价格角度来看,我国多晶硅价格普遍在30美元/公斤以上,而进口多晶硅则在25美元/公斤以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19 12: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对韩国产多晶硅展开反倾销调查
七成公司上半年预亏预减,股价一片惨绿——对曾经风光无限的光伏企业来说,行业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而一场“大反击”也开始自上而下悄然铺开。

  据韩联社引述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消息称,中国商务部已向韩国驻中国大使馆通报,中国开始对韩国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记者随后从国内一光伏龙头企业高层处证实了这一消息。该高层并透露,商务部近期或发布正式公告。这也是中国首次对海外多晶硅开展反倾销调查。

  韩国企业涉嫌超低价倾销多晶硅

  来自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消息显示,中国方面在通报中认为,最近韩国产多晶硅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渐增加是因为韩国以低于正常的价格倾销多晶硅。为此,中国商务部将在调查中国企业的受损情况后,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关税和关税率。

  “从目前情况看,商务部只是受理了反倾销调查申请,尚不涉及反补贴,这是因为反倾销仅仅是针对企业行为,而反补贴则涉及到政府,需要考虑的层面不一样。”上述光伏企业高层对本报记者说。

  他同时表示,政府已经掌握了韩国产多晶硅在华倾销的确切证据,因此才会通报韩国驻中国大使馆,“估计在近期就可能发布正式公告”。

  尽管公告尚未正式发布,但消息传出后,韩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OCI股价还是出现暴跌。截至当地时间早上11点,OCI在韩国交易所的股价大跌6%。据悉,中国市场占据了OCI约一半的海外多晶硅销售。

  “OCI其实一直在中国进行低价倾销,目前报出的价格甚至低至每公斤20美元以下。这方面海关都有记录。对他们来说,大量产能需要消化,故而能销一吨是一吨。”上述高层说。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数据显示,近期国际多晶硅现货主流报价仍在20-25美元/千克。

  2011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多晶硅规模达12亿美元,较2010年的6亿美元翻了一倍。而美国和欧盟的多晶硅出口规模分别为10亿美元和7亿美元,仅较2010年的9亿美元和6亿美元有小幅增长。

  多晶硅价格或反弹

  “无论是美国之前对中国提出的"双反"还是中国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贸易战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提出反倾销是中国的无奈选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贸易战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好是双方“罢兵”,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

  事实上,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提出对韩多晶硅反倾销也是一次敲山震虎。此前,美国已经作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的决定,欧盟也有类似呼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有所行动。

  不过,对于泥潭深陷、大面积停产的国内多晶硅行业来说,这或许是一次重大转机。

  业内分析师邹序元表示,如商务部确定双反进口多晶硅,将利好国内多晶硅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12-7-19 12: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韩低价多晶硅冲击我国市场

面对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决定,中国光伏企业开始反击。据韩国媒体报道,中国商务部受理了中国多家对晶硅企业针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请求,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相关人士也确认,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

  美韩多晶硅大肆甩货

  今年3月,以保利协鑫、赛维LDK、洛阳中桂、重庆大全新能源为首的多家晶硅生产企业向商务部提交针对韩国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申请和对美国多晶硅企业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最新进展是,目前商务部已受理该申请。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人士介绍,今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0万吨,但进口量就在8万吨左右,进口占需求比将近50%。然而,美国和韩国等国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大肆甩货,使得进口多晶硅的价格较国产多晶硅的价格低很多,而实际上多晶硅生产成本国内外相差无几。

  受美国、韩国等国多晶硅低价进口影响,国内多晶硅的价格急速下跌。自去年年底以来,国内80%中国企业已停产,影响波及整个行业超过500亿投资,造成失业人数超过5000人。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人士介绍,8万吨的进口量,按现今零售价23-28美元/公斤、长单价32-37美元/公斤价值计算,涉及进口总值超过20亿美元。

  银河证券认为,如果商务部正式立案调查多晶硅倾销,那么国内多晶硅价格将触底反弹,利好国内多晶硅企业,特别是龙头保利协鑫,以及具备冷氢化技术和低电价的特变电工(600089,股吧)。

  不过也有人士担心,按照现行多晶硅价格,晶硅电池及组件企业已经亏损,若多晶硅价格提升,可能会影响下游企业的业绩。对此,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人士指出,短期来看,多晶硅“双反”调查是把双刃剑。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国内光伏行业的信心,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此次提交“双反”申请的4家多晶硅企业中,也有3家企业还生产电池板及组件产品。

  国内企业受累欧美“双反”

  “自美国双反后,国内反国外多晶硅情绪高涨。”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指出,中美在光伏产业一直密不可分,光伏电池板需要的上游多晶硅材料多从美国、韩国、日本等进口。然而,美国却率先挑起贸易战。美国商务部3月下旬做出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认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的补贴幅度,并追溯90天征税。

  5月份,美国商务部再次宣布新一轮对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适用31.14%-249.96%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措施向前追溯90天。这一惩罚性关税还将与3月份宣布的反补贴税叠加。美国商务部终裁结果将在今年10月宣布。

  而美国作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的决定之后,欧盟也有类似呼声。有消息称,欧盟产业方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对中国光伏企业的相关申诉,欧盟或将正式立案调查。

  国泰君安分析师侯文涛认为,若失去欧盟市场,国内至少有六七成相关企业倒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必须有所行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