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3292|回复: 24
收起左侧

四川有机硅行业大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zhb2012 发表于 2011-9-7 00: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恶的标题党——不好意思了!
     弱弱地问一下:四川好像没有用废料裂解生产DMC的企业?那可是中国有机硅的研发基地所在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hawk 发表于 2011-9-7 07: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四川重视质量,专注于高端。虽然几十年前就研究裂解决,但不生产裂解料。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1-9-7 08: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晨光院是曾经的技术摇篮。现在说不清楚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11-9-7 08: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晨光的基础,对四川有机硅技术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没有在低端大规模竞争。

    该用户从未签到

    lansi267 发表于 2011-9-7 08: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端的恶性竞争是没什么意思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zhb2012 发表于 2011-9-7 13: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b2012 于 2011-9-7 13:51 编辑

    5# lansi267


            中国只有低端产品才能真正利国惠民。
            高技术、高成本、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一定是技术垄断、资源垄断、利润垄断的产物。在一个没有信息对称交流平台、缺乏资源自由流通机制、利润公平二次分配的这样一个国家,“三高”行业产生的巨额利润,永远只能满足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群的穷奢极欲享乐,而不可能做到惠及普罗大众。
            大家看看现实情况,为什么假冒伪劣都是普罗大众在做?因为,他们缺乏技术、缺乏资本、缺乏资源——无论是市场的、还是政策的或者公共平台的资源,都只是满足那些金字塔顶端的人群掌握的行业、财富的需要的。简单说,“三高”行业,是为金字塔顶端服务的。无论食品行业还是别的什么行业,假冒伪劣,都是普罗大众在经营,普罗大众在消费。如果没有这些假冒伪劣,中国老百姓今天的日常消费水平,起码倒退10年。
            有机硅行业也是如此!
            西方人为什么能把“三高”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成世界品牌?因为,然家是真正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民众的生活来做的。不时跟中国一样,这些高额利润的行业,其实都控制在少数权贵手中。三高行业,在中国,是权力决定一切;而低端产业,却是在自由市场中自生自灭。自由市场的结果就是,大家自由竞争,行业发展,老百姓受惠。由于中国的自由市场,只对低端产业开放,因此,大家就只能看到所谓的“假冒伪劣”总是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果,三高也真的是运行在自由市场机制下、权力真空的政策环境中、高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也能经过公平的二次分配,惠及整个社会——那么,中国的高端产业也一定会像目前的低端产业一样,“欣欣向荣”。当然,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金字塔顶端的享乐水平要降低,而普罗大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会提高,中国国家的产业链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在中国这种特色的、特殊的既要首先充分保证权贵的“代表性”和“先进性”以及绝对的“领导性”,又不得不照顾到普罗大众的就业和生活,那么,就必然产生权贵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高端产业与平民自由市场经济下的低端产业并存的奇怪发展模式。
            以废料裂解,一个反应釜投料500公斤,4小时出DMC产品280公斤计算,一个中等规模的裂解厂,10个反应釜,一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一个月28天工作来计算。一个反应釜一个月共出料6*280*28=47吨。那么,10个反应釜共470吨。一年,该厂产DMC重量5640吨。10个这样的工厂,年产5.6万吨,100个这样的工厂,年产56万吨。以一吨产品,比金属硅生产成本节约1000块,产品销售价格低1500块计算,一年节约成本5.6亿,销售价格少8.4亿。也就是说,如果有100家这样的裂解厂,提供的该类产品,不仅节约了5.6亿的生产成本——成功实现了低碳减排,而且让老百姓在享受这类产品的时候,还少掏了8.4亿的钱。这些钱,完全可以用于改善生活。但是,如果这些钱,被打着“产业升级”、“规模生产”的旗号,成功转移到少数人的腰包中,那么,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增加不说,还会因此减少更多人的、更多家庭的就业机会。
              为什么外国能走通、能走出来的路,中国走不通、走不出?因为,如果实现垄断经营、规模经营,那么,这些原本存在的就业机会、原本可以节约的支出,在国外,被企业拿走了,但是又通过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教育等福利又转移回到老百姓身上。也就是说,国外是集中优势资源、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来实现技术开发、财富创造,而让更多的人来享受技术成果、财富福利。然而中国不是。中国是,一旦形成技术垄断、资源垄断、市场垄断,最后结果必然是财富垄断,贫富悬殊越来越大。而这种社会状态,必然也会使得当政者投鼠忌器,不得不采取“中国特色”的特殊管理方式,以喊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口号,适当地开放低端技术、低端资源、低端市场——这样的结果,就必然是所谓的假冒伪劣层出不穷。
            当我们一边享受这廉价商品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实质好处时,一面又骂假冒伪劣,这种矛盾,实在是畸形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思维分裂。就算把微软、IBM、苹果、瓦克、信越、道康宁搬迁到中国来,中国就强大了?中国也只是“少部分人更加富裕了”,而多数人更加贫穷了,少部分人更加强大了,而多数人更加弱小了。这就是中国今天的现状。
             所谓的高技术、高成本、高附加值,其实是打着国家的旗号,少数权贵与民争利、对国民进行无耻地、血淋淋地掠夺和剥削。可是,有些傻子——而且还根本就是被掠夺、被剥削的一分子,还在那叫嚣着产业升级,做了帮凶不说,还并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民众富裕起来。老百姓难道不想做高技术、高成本(这个高成本在高附加值的比较下,就成为低成本了)、高附加值的产业?银行那么赚钱,老百姓就不能做?民间融资,都要被抓、被判刑、坐牢,但是,打着国家的旗号,某些人6千万一年的年薪拿着,就不犯罪?有机硅行业也是如此,裂解厂如果能成亿成亿地融资,你认为他们不想开发技术?不想做原创?
             一句话,中国的财富,是某些权贵阶层打着国家的旗号,行掠夺之实而创造出来的。民众享受到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只不过是老虎嘴角掉出来的一点残渣。而让民众的低端产业不断萎缩,这又是打着国家的旗号,对老百姓进行新一轮更加残酷的掠夺和盘剥。财富增长了,但是,官员们以及有官方背景的商人们的腰包更增长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血淋淋的现实!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3-6 13:2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daifeng 发表于 2011-9-7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观点,说实话曾经的辉煌因环境、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夏秋 发表于 2011-9-7 18: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ygq9394 发表于 2011-9-8 1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裂解料主要在沿海 尤其是广东  因为那里的边角料多  要是沿海的一些轻工业迁到四川  建个这样的裂解车间还是不错的  会有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爱尔兰咖啡 发表于 2011-9-9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晨光是有机硅技术摇篮,培养了太多的人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蓝戈 发表于 2011-9-15 15: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了解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minicoolbear 发表于 2011-9-17 10: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红尘 发表于 2011-9-22 1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晨光还是以前的那样吗??希望那里还能是摇篮的摇篮??川大加油!1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feeling 发表于 2011-9-26 08: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晨光就是摇篮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11-9-26 13: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血青年,勇气可嘉!
    论坛重点应在于技术方面,尽量避免政论,以免被屏蔽。
    废料回收,已有产业化。有机硅产品因寿命长(例如压力锅圈)、个体小(例如电子产品按键)、批量收集难度大等,回收产业远不如其他传统材料,在现阶段也没有被重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