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325|回复: 6
收起左侧

关于有槽沟玻璃粘结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cankaowx 发表于 2010-9-17 09: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最近发现酮肟性透明有下面问题:胶对一些重要基材如玻璃等的粘结不能沿胶-基材完美的粘结,这种现象显示密封剂对玻璃的粘结强度不足以用于设想的光滑表面。当基材为玻璃时,已发现使用酮肟型固化密封剂时,固化7天后,密封剂与沟槽的边缘粘合的很好,但是在基材与密封剂沟槽的中心的界面无明显粘结,慢慢的就看见有个气泡一样的东西。(沟槽实际就是窗户的玻璃与铝材的90°折角)如果在平面的玻璃上又无这个问题。实验了国内很多中透都有这个现象,进口像道康宁的的就没有这个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cankaowx 发表于 2010-9-17 0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下我实验的中透都是肯定没加白油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10-9-18 12: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是深层固化不良
让基础胶与酮肟反应充分试试看

楼主描述很晦涩,这句话我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胶对一些重要基材如玻璃等的粘结不能沿胶-基材完美的粘结,这种现象显示密封剂对玻璃的粘结强度不足以用于设想的光滑表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cankaowx 发表于 2010-9-19 07: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解释,我的感觉不是深层固化不良。实际现象就是刚打上胶时很均匀,等第二天完全固化后在那槽沟中心就好像胶断裂了,有个气泡。我切开看过应该不是固化后断裂的,胶的收缩也谈不上,我200℃烘2h挥发份小于2%。实验我做了很多个了,买国内厂做的胶也实验过几个厂的都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10-9-19 10: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注意下出气泡处,是在铝的位置还是玻璃的位置。
如果是在铝的位置,可以认为是粘结不好。
如果是在玻璃位置,施胶前用丙酮清理后再试试,如果还是有气泡,那我认为还是深层固化不良,玻璃和缩合胶粘结不牢很难理解。
基础油的挥发份不会有这么大影响,即使不拉低沸也不至于常温固化会出现气泡,真正产生气泡出来的挥发份应该是其它组分,而且不会导致那么大的气泡吧,硅胶透气性还是不错的。基础油挥发份主要影响常温固化缩合胶的其它性质。
另外,固化时,胶是要收缩的,表面固化快,收缩往里呈现梯度,V口深度足够大,界面出现气泡就好理解了,而你前面说过,平面没有这个问题,那应该是平面不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收缩。
不管是那种因素导致,无非是这几个:
1:粘结不牢,在收缩力作用下出现脱胶,看起来就像是气泡,比如把玻璃或者陶瓷放到PMMA中,这个现象很明显
2:固化不均匀加上特殊的形状,加大了收缩力,在深度固化没来得及达到足够粘结力时就出现脱胶,这情况,即使粘结还可以,应力也总是存在,要是结构胶,这可是大忌,有飞机事故就是这类似问题造成的
在热固化时,容易出现
3:挥发份导致气泡
常温固化出现气泡,可能是
4:机械性气泡
6:固化时放出的低分子实在是太多了,或者固化时出现放热

该用户从未签到

lilyyue 发表于 2010-9-19 13: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懂,楼主要是能放张图就清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cankaowx 发表于 2010-9-19 15: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的也是1:粘结不牢,在收缩力作用下出现脱胶,看起来就像是气泡,比如把玻璃或者陶瓷放到PMMA中,这个现象很明显
2:固化不均匀加上特殊的形状,加大了收缩力,在深度固化没来得及达到足够粘结力时就出现脱胶,这情况,即使粘结还可以,应力也总是存在,要是结构胶,这可是大忌,有飞机事故就是这类似问题造成的

这两种情况中但是解决方法不好找啊。粘接性我加大偶联剂,还是一样。我实验粘接的都是玻璃,没有铝材所以粘结性应该是没问题,我今天在道康宁的一个专利里我见到他提到了这个现象,不过他是在醇型胶里的,大量钛络合物可以解决,但是我的是酮肟型透明,就加不了。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