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23-8-22 11:07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内地石油剩余储量仅可采11年 专家称大可不必杞人忧天2010年02月02日 01:59中国证券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06条
油田(资料图)
对于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的中国,如何寻找和保卫自己的石油生命线,是这个时代中国人的一道必答题
许可新
编者按:
石油,这种被誉为“黑金”的“工业血液”,悄无声息地流淌在每一个国民经济的细微毛孔中,大到加油站巨大油罐内的汽、柴油,小如一个鼠标、一支圆珠笔,无不与石油及其衍生的化工产品息息相关。
多年来,中国这辆经济快车每每在加速前进时,能源的制约和瓶颈就显露出来。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九成能源自给,但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节节攀升,成为中国经济“向上之痛”。
在刚刚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中,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也作为成员纳入到这个高规格的国家最高级别能源议事机构中。
这只不过是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积极实施能源外交的一个必然结果。经济危机的不期而至,客观上却为中国能源“危中寻机”创造了便利条件。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平均,使得石油这种重要战略物资必须通过国际贸易才能达成其在全球的平衡使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但中国的石油仍然是入不敷出,严重依赖进口。
对于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的中国,如何寻找和保卫自己的石油生命线,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中国人的一道必答题。
能源外交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能源外交特别是石油外交取得最多成绩的一年。去年年初,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带队之下,中国在沙特得到了在任何时候均保证对中国的原油供应的承诺。
随后,中国又很快在此前困难重重的中俄能源谈判上取得突破。而中俄“石油换贷款”协议墨迹未干,在南美洲,中国与巴西、委内瑞拉之间的石油大单也相继签订。
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介绍,去年中国与俄罗斯等国签订了600多亿美元贷款换石油协议,综合算下来,每年帮助中国获得了约7500万吨进口原油保障。
若与去年中国2亿吨的进口原油总量相比,相当于中国全部进口量的37%是通过贷款换石油的方式获得。由于贷款换石油协议多为长期协议,这种协议形式实际上是锁定了我国将近四成的进口原油的稳定保障问题。
再加上中国与中亚的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等项目的顺利推进,中国在获得充足能源进口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在原来通过东南海上能源通道获取油气资源外,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均获得了稳定的陆上油源,实现了石油来源的多元化。
虽然今年国际能源市场与去年世界受经济危机冲击而陷于低迷已经大为不同,但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能源专家均表示,今年,中国在各方面的能源外交肯定还会稳步推进。
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充足的经济实力,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和外汇储备的长期积累,中国的能源外交具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支撑。去年“贷款换石油”得以顺利推进,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另一方面,国际领域内中国积极发挥大国影响的各项举动,也将助推能源外交的务实前进。
“能源外交一直是我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将肯定还会有重要的能源外交活动。” 中国石化[11.19 -1.32%]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深专家张抗说。
除了在供应侧继续通过外交途径获得充足的能源,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还判断,中国今年还将与以国际能源署(IEA)为代表的能源消费大国进行消费端的国际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