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02|回复: 0
收起左侧

淘汰整合 光伏产业的必经之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10-8 12: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09-10-8 0:22:42    浏览次数: 546   
    新民网报道:近日,同样的光伏产业,在几乎同样的时间,上海超日IPO被证监会否决,而航天机电的18亿巨额配股募资却得以通过,这其中,肯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证券日报报道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并贯彻实施五项措施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而此次会议中提到的新兴能源中,光伏产业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重复建设以及产能过剩的情况。
      各地政府蜂拥扶持光伏产业
      由于国家对新兴能源建设的扶持,从去年上半年起,部分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的建设计划不断推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涌现了数十个颇具规模的光伏产业基地,而在地方政府的的新能源基地建设规划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要建设国内数一数二的新能源生产基地,由此看来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期望和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以河南为例,仅在2009年6月份一个月期间,、河南欧美亚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100MW太阳能单晶硅及切片生产线投产、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年产40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举行投产仪式,林州中升半导体硅材料有限公司3000吨多晶硅生产线点火投产,除了这些投产的生产线,“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几乎同一时间在河南挂牌。
      同样的新能源投资热潮,在湖北、江苏甚至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有发生。据统计,2007年之前,我国只有3家企业生产多晶硅,产量不过600吨,但2008年上半年却有近20家企业生产多晶硅,产能高达5万吨以上,几乎占全世界90%以上的产能。按照如此建设趋势,高投产造成必然将造成高淘汰,一部分小型投产项目将必然出局。
      结构单一光伏产业不被看好
      一个多月前,作为10个月以来第一批上会的上海超日太阳能来说非常不幸,本来过会呼声很高,却在最后关头翻船。在各界看来,这样的反常结果的确出乎意料,但事后从证监会内部透露出来的讯息显示,国家对新能源大跃进式的发展规划,已经持谨慎控制的态度了。
      根据上海超日自己的预测,如果它能够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完成100兆瓦电池片产能的扩充,产量将从20兆瓦扩张到120兆瓦,增幅为5倍之高。其电池组件的产量增幅也将由此达到1.82倍(42.42兆瓦至120兆瓦)。而在同期,太阳能专业咨询机构Solarbuzz今年6月15日的一份报告中预测,2009年太阳能市场装机量增幅为24.3%。而分析人士称,上海超日IPO被否一案可看出发审委对太阳能公司后续发展的担忧,而这种担忧正是因为目前产业前景不明朗所造成的。
      上市公司巨额投资光伏产业链
      继上海超日上市募资被证监会否决之后的一个星期,同为沪上上市公司的航天机电配股获得通过。据了解,此次航天机电募集的18.37亿元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太阳能光伏产业。同样的光伏产业,在几乎同样的时间,上海超日被证监会否决,而航天机电的18亿的巨额配股募资却得以通过,这其中,肯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航天机电董秘王慧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航天机电此次募资的目的虽然和上海超日同属光伏产业,但最根本的不同之处是,上海超日的投资项目只是光伏产业其中太阳能电池板一环,而航天机电是在提升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能力的同时,还将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及下游系统集成产业,建成后,航天机电投入的上海以及内蒙古两个光伏基地将形成整体资源优势,既可实现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
      由于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产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上我国光伏产业近一年多来的投资过热。2007年,我国从事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共计200多家,但至2008年这个数字剧增至近400家。而这一数字还在逐月递增。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光伏产能首次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一。而由于目前中国光伏产业98%的市场是在国外,而金融危机造成的国外需求大幅降低,对国内某些中小型企业的冲击是致命的。随着各地对光伏产业的持续投资和关注。淘汰和整合,将成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必经之路.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