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为人知的“对赌”
从无锡火车站下了火车,要经过一条地道才能到达出口。地道的两边排列着几块巨大的广告牌,其中一块上赫然提着八个大字:“尚德务实,和谐奋进”——此为无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口号。而无锡有一家光伏组件龙头企业的大名就叫“尚德”。
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家赫赫有名的光伏巨头却陷入一连串麻烦之中。
今年2月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尚德在全年实现净利润1.11亿美元的情况下,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6590万美元,每股净亏0.42美元。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全年毛利润率为17.8%,而第四季度毛利润率仅为0.6%。
在此期间,高价硅料库存、汇率损失、客户延缓订单、股价暴跌、变相裁员、险遭收购……一连串质疑接踵而至。而尚德股价也在2008年已经大幅跳水的背景下进一步下跌,从2月12日的9.70美元/股,跌至2月27日的6.09美元/股,跌幅约为37.22%。
同一时间,国内其他光伏企业几乎也都经历了同样的惊魂一刻,尤其是去年四季度多晶硅从每公斤400美元的价格高位“跳水”,令一大批签订了多晶硅长单的厂商苦不堪言。
“如果按照去年和多晶硅厂商所签长单的价格来执行,那么国内一大批光伏组件企业都会被拖死,其中不乏一些名企。而如果不执行,它们可能倒得更快。这是因为它们中有不少签订的都是‘对赌’协议。”一位了解内情的光伏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说。
据他介绍,所谓“对赌”指的是在下游组件企业与上游多晶硅厂签订供货合同后,如果前者不按照合同价购买后者的多晶硅,则后者可以将硅料卖给其他企业,其中,与合同价格的差价部分由前者来支付。同理,如果后者不能按照合同供应足够的多晶硅,则前者同样可以从其他渠道购买,其中差价则由后者来承担。
“由于去年签订的硅料长协价格基本都在200美元左右,而今年以来硅料现货价格直跌至100美元以下,组件企业无论是否遵守合同都会面临巨额损失,甚至存在失去控股权的危险。”上述人士透露说,事实上国外一些多晶硅大厂已开始拿着当初签订的长单和国内组件企业打官司,麻烦才刚刚开始。
就在这段最困难的岁月,国内最主要的多晶硅供货商——江苏中能主动宣布和下游客户重新签订合同条款:约定在合同总金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延长供货年限来提高供货总量,由此变相降低了多晶硅的供货价格——从去年签订的每公斤100多美元大幅降为只有几十美元。
“当时正值经济寒冬,光伏行业上下游企业只有相互扶持、报团取暖,才能真正渡过危机。”江苏中能一位实际控制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说,“当时很多私募基金也希望我们像国外大厂一样,和下游客户打官司。但我宁可得罪基金,也要客户活着。”
对组件企业来说,这不啻是一次“雪中送炭”。此后,市场回暖,库存下降,企业出货重新变得顺畅——尽管这些与政策暖风频吹也不无关联,但追根溯源,如果没有江苏中能当时的主动退让,结局恐怕很难逆料。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逃过一劫的国内光伏企业近期又面临来自欧洲的“反倾销”威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