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4-1-19 11:23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
发布时间: 2009-9-19 8:25:52 浏览次数: 442 资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使得一些企业不顾成本打出低价牌。这惹恼了尚德电力(STP.NYSE)的董事长施正荣。
昨日下午于无锡举行的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上,施正荣面对数百名听众直接发出悬赏令:“有人拍着胸脯说,自己能将光伏电价做到0.8元/千瓦时。谁能做到,我就给谁1000万美元!”
有媒体曾报道,尚德的竞争对手——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苗连生曾宣称,他们目前可以做到0.8元/千瓦时的发电成本。但昨天英利控股内部人士称:“0.8元/千瓦时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
昨晚,英利控股方面表示:“我们的承诺是,2010年实现1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
对此,招商证券研究员汪刘胜的解释是:“由于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致使太阳能电池产量严重过剩。一些公司为了抢单,往往使用低价策略。”
今年3月,我国第一个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敦煌10兆瓦电站就接到了个别企业的超低竞标价。其中,国投电力—天威英利联合体投出了0.69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中广核—百世德联合体也报出1.09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以求获此项目。而尚德电力、阿特斯阳光电力等公司的投标价都在1.5元/千瓦时附近。
“但这个价格其实也就盈亏平衡。”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瞿晓铧对CBN说道。
敦煌项目最终给了中广核—百世德联合体,报最低价的国投电力—天威英利联合体未受青睐。
根据各媒体消息,我国今年可能会推出太阳能上网电价政策,公布一个适合于太阳能发电的价格,促进中国太阳能行业得到发展。
“本来欧美市场就不算很好,大家都寄托于中国市场的开启。但如果价格定在0.7元、0.8元/千瓦时的话,中国光伏厂商日子就会很难了。”汪刘胜对此有些担忧。
施正荣自己也对激烈的竞争态势颇为无奈。
“2001年时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只有2兆瓦,2008年已高达2000兆瓦,8年内翻了1000倍,产量跃居世界第一,现在电池产能严重过剩。”
他表示,有人说是金融危机导致产能过剩,“我认为,没有金融危机,产能照样会过剩。现在中国太阳能电池价格大跌、行业陷入无序竞争。”
施正荣语气沉重地告诫同行:“欧美市场上都是中国企业在互相竞争,造成了欧洲的反倾销情绪。”
他也提醒说,太阳能企业千万不要不重视品牌、不重视商业模式,否则将会重蹈其他产业那种‘中国人喝汤、洋人吃肉’的覆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