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96|回复: 1
收起左侧

凤阳千亿“硅”划促崛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7-17 12: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09-7-17 9:46:11    浏览次数: 221   资讯来源:中安在线
    据介绍,凤阳县石英资源丰富,远景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二氧化硅含量达99%以上,储量和品位均居华东地区首位,“华东地区玻璃制品企业70%的石英原料均来自凤阳”。 2005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联合授予凤阳县“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称号。
      截至目前,凤阳县已经引来台玻、力诺、德力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玻璃生产加工企业,年产5亿只玻璃制品、10万吨超细硅粉等9个项目被列入全省“861”行动计划。 2008年,凤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其中石英砂生产加工及玻璃产业的贡献率达60%以上。
      凤阳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韦伟说,该县生产的玻璃制品有3000多个品种,水晶块料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玻璃制品销售量约占国内市场的1/4,玻璃器皿产品已覆盖全国80%的市县。
        千亿规划促转型
      由粗放式开发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开发,由低附加值的石英砂生产基地向高附加值的硅(玻璃)产业集聚区转型,凤阳县在看到石英资源的“含金量”后,果断作出新的开发利用思路。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表示,该县将继续坚持规划先行,强力整顿和规范石英资源开采秩序,整合资源,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大力提升石英砂及玻璃生产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
      据介绍,在省国土资源部门支持下,凤阳县对到期的探矿权、采矿权不予延续,通过整合分片招标出让采矿权,目前全县矿权已由原来的174个整合到现在的45个,今年底到期的12个矿权也将被收回,从而使石英矿开采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规模化。同时,该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石英砂深加工项目,实现矿产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华丽转身”。
      本着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石英产业向硅能产业发展,凤阳县组织专家编制了《硅(玻璃)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把石英资源与硅(玻璃)产业建设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四大基地、一个中心”的目标,即石英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示范基地、优质浮法玻璃与高档日用玻璃产业基地、光伏产业与信息产业基础材料生产基地、玻璃纤维与无机硅材产业基地和玻璃新技术研发与产品集散中心,力争到2020年,硅(玻璃)产业年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以上。
       凤阳花鼓引来客
      为做大做强硅(玻璃)产业,凤阳县专门建设了一个以发展硅(玻璃)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同时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目前入园的企业有53家,其中玻璃及玻璃制品企业28家,现有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近90亿元,预计今年底,玻璃等相关产业企业可达到35家。 ”凤阳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韦伟说。
      谈到招商引资,韦伟举了一个例子。 2005年,一家外企准备在大陆投资玻璃相关产业,项目基本确定落户在沿海。凤阳县得知这一信息后,多次派员拜访该企业。春节期间,该县相关领导带着一台精心制作、以凤阳花鼓戏为主要内容的晚会赴这家企业慰问,令该企业负责人感动不已。 2006年,该企业便在凤阳投资1亿美元成立华众玻璃有限公司,至今还是全省投资最大的玻璃制品项目。
      不仅是华众,德力、金星等大企业也是凤阳县用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和诚心吸引过来的。今年6月份,总投资7.5亿元的赛吉元无机材料有限公司和总投资12亿元的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两大项目落户凤阳。此前的第四届中博会期间,中国企业500强中材集团也与凤阳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不低于15亿元的投资合同。
      随着一个个项目签约,一批批企业落户,凤阳县千亿元硅(玻璃)产业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7-21 18: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阳硅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发布时间: 2009-7-21 13:32:10    浏览次数: 390   资讯来源:中安在线
    凤阳县工业园区按照打造千亿元硅产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打造省级硅产业园”目标,以加大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园区建设和硅产业集群效应初显。日前,该园区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开发区。
      为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实现“双超”目标,凤阳县以县工业园区为主体,“筑巢引凤”,积极打造千亿元硅产业基地。近年来,多渠道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2亿元,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实现“七通一平”。安徽力华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光明说:“公司投产一年来,得到了园区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企业生产销售两旺。”来自宝岛台湾华夏集团投资的华众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福说:“凤阳县和工业园区对支持企业是不遗余力的,相关职能部门、项目帮办员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华夏集团在大陆投资的其他几个地方,都没有得到这么好的关照。”
      截至目前,凤阳县共拥有硅(玻璃)企业34家,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玻璃企业年销售总额达40多亿元,已成为安徽省最大、全国重要的玻璃制品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5.1%;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玻璃销售收入11.15亿元,占85%;完成招商引资8亿元,同比增长15%。目前入园企业53家,其中建成投产经营53家,新竣工2家,园区企业员工达12000多人。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