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4-1-19 11:23 |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
发布时间: 2009-7-13 14:55:23 浏览次数: 338 资讯来源: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近日印发方案,通过财政补助手段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建筑应用。联系到过去一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财政部密集推出的,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新能源扶持政策,不难看出,财政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手段也日益完善和多样化,全方位的财政新能源政策体系进一步成形。
今年2月份,财政部等4部委在13个城市启动试点,在未来4年内将通过财政补贴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公交客车。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最高补贴标准分为20元/瓦和15元/瓦两个档次。5月份,太阳能产品纳入家电下乡范围,消费者可享受13%的财政补贴。
可以说,财政对于新能源的扶持无论从密集度和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据了解,今年全国财政仅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预算安排就达到了100亿元左右,比去年高出60亿元左右。
还可以看出,此前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类产品的补助是将新能源产品作为补贴对象,旨在调动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而最近推出的这两个方案则是将地方政府作为激励的对象,也使此前的财政补贴从作为“点”的产品扩大到作为“面”的地方政府,这将有助于发挥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的积极性。同时,财政支持新能源的政策体系更趋完善和多样化。
这样,消费者、生产者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均得到了发挥,这无疑将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新的更大的动力。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严峻,我国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新能源发展能够获得如此力度的支持,其意义更为独特。
同时应看到,尽管财政对于新能源给予了如此大的支持,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瓶颈和挑战。作为财政,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财税等政策引导,建立利益调节机制,立足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然而在市场上,目前除了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外,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关键在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由于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我国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发展缓慢,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研发能力。同时,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因此,新能源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有了一定力度的投入之后,其他方面的配套支持更为紧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