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帖子
查看: 1374|回复: 2
收起左侧

哪些添加剂不能再用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26 09: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经历了苏丹红、三聚氰胺、有毒仿瓷餐具等一波一波让人心惊肉跳的“进口”风波后,6月1日,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版《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对食品接触用塑料、纸制品、橡胶等材料中用到的增塑剂、增韧剂、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防老剂、阻燃剂等及有关胶黏剂、油墨、颜料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随着这套法律法规的出台,化工企业将面临哪些调整?
      
          脲醛树脂未进标准
      
      
    尽管“有毒”风波一度骤起,但无论是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还是批发市场,随处可以看见外观类似瓷器,耐摔、可进行微波加热的仿瓷餐具。毕竟,仿瓷餐具色彩艳丽、造型多样、价格便宜。但这种穿着美丽外衣的餐具,确实有可能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如果在其原料中擅自添加脲醛树脂等不允许用于食品包装的原辅材料。
      
    据有关专家介绍,制造仿瓷餐具的主要原料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又称蜜胺树脂。蜜胺树脂物理和化学特性都与三聚氰胺不同,无毒性。但是某些企业却以脲醛树脂作为原料生产仿瓷餐具。而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反应得到的聚合物,易于吸水,遇到强酸、强碱易分解,达到80℃以上遇水容易释放出甲醛。甲醛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物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眼部疾病、新生儿畸形、精神抑郁症,使新生儿体质下降,造成儿童心脏病等。
      
    为什么部分企业用脲醛树脂来替代蜜胺树脂呢?秘密在于背后的经济利益。据悉,目前市场上蜜胺树脂每吨价格在1.5万元以上,而便宜的脲醛树脂价格只有蜜胺树脂的1/4。由于成本相差太大,一些企业就以次充好,生产劣质仿瓷餐具。
      
    而劣质仿瓷餐具大行其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的缺位。我国于198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中,尽管规定了三聚氰胺成型品的卫生要求和理化指标,但是没有对游离出的三聚氰胺迁移量限量值作相应规定,也没有规定脲醛树脂的检测项目。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对使用脲醛树脂及迁移出的甲醛限量值亦无规定。
      
    标准没有明确要求,产品说明书也不做准确声明,部分企业钻了国家标准的空子,使用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也由于标准的缺位,给政府监管和监测带来了难度。
      
    但从6月1日开始,媒体曾经多次报道过的脲醛树脂制作的劣质仿瓷餐具,将面临无法入市的局面。根据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脲醛树脂未被列入到允许使用范围之内,这意味着它不再是合法的原料。
      
      
    含苯油墨停止使用
      
      
    塑料包装和纸包装通常要经过印刷环节,有些印刷油墨和胶黏剂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都有危害,《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其使用量的极限值都有严格的规定。
      
    “根据新标准,一次性纸杯和陶瓷餐具等的安全使用,将成为我们的新关注点。”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张钦发曾指出,一次性纸杯在生产中为了达到隔水效果,会在内壁涂一层聚乙烯隔水膜。劣质纸杯采用再生聚乙烯,在再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裂解变化,产生许多有害化合物,在使用中羰基化合物在常温下不易挥发,但在纸杯倒入热水时,就可能挥发出来,易向水中迁移,所以人们会闻到有怪味。长期摄入这种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是有害的。
      
    董金狮说,新标准适用于所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特别是食品接触用塑料、纸制品、橡胶等材料中用到的增塑剂、增韧剂、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防老剂、阻燃剂等及有关胶黏剂、油墨、颜料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除了聚乙烯隔水膜的问题外,如今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在使用非苯油墨,而我国仍在使用含苯油墨。“原本我国在油墨等方面没有国家标准,一些劣质的纸杯外层印刷的油墨,成分中含有苯和甲苯,苯是公认的致癌物。根据新标准,这样的油墨都将不能再使用。”董金狮说,对于陶瓷餐具来说,在其色彩斑斓的外衣下,可能隐藏着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新标准对之有明确的规定。包装印刷企业在生产中执行这个标准时,应使用环保型的油墨和胶黏剂。
      
      
    添加剂品种增至959
      
      
    “在生活中,很多包装材料及其使用的添加剂都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释放和迁移大部分是隐、慢性的,况且有些包装材料或使用的添加剂只有在一定时间、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条件下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不易被察觉。”董金狮表示,从食品安全角度讲,食品包装有害物质存在的安全隐患会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导致各种慢性、亚慢性甚至癌症的发生。
      
    “新标准代替 GB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参考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对2003年版本标准进行了大范围的修订,批准使用添加剂的品种由原标准中的65种扩充到959种,并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化学文摘登记号、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董金狮说,新标准要求更严格、明确。如新标准中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允许使用及使用要求明确强调“未在列表中规定的物质不得用于加工食品用容器、包装材料。”
      
    目前,市场上用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添加剂种类繁多,即使新修订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已增至959种,但与实际相比,仍显不足。针对没有列入国家标准中的添加剂及用于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相关物质,卫生部组织起草了《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明确了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许可范围、申请与受理程序及需要提交资料等内容。
      
      
    新标准引发争议
      
      
    据了解,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引发了业内激烈的争议。
      
    “和国外同类标准比较,这个标准太落后,对一些不适宜用于食品包装的邻苯酸酯类增塑剂没有做出限制,而一些相对安全环保的新型添加剂又没有列入,这恐怕会对企业产品的出口造成影响。”江苏雷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永芳如是说。
      
    周永芳说的“不适宜用于食品包装的邻苯酸酯类增塑剂”主要是指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O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等7个品种。而这些产品正是国内用量最大的增塑剂品种。但我国著名增塑剂专家、《增塑剂》杂志总编隋昭德则表示,《标准》对邻苯酸酯类增塑剂没有做出限制也不无道理。邻苯酸酯类增塑剂作为用途最广泛、使用时间较长的增塑剂品种,具有工艺成熟、性能优良的特点,在我国短期内被取代是不太现实的。尽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有较大的争议,但国外也并没有完全禁止使用,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指标进行限定。
      
    更让周永芳不满的是,新标准中列出的新型增塑剂种类过少。“有些出口产品需要用外商指定的增塑剂,其中很多是新型的环保助剂,标准中却并未列出。”周永芳说。按照规定,标准中未列品种是不能在食品包装中使用的。
      
    而没有列入的“相对安全环保的新型添加剂”有哪些呢?“环己烷二羧酸酯类、柠檬酸酯类、植物油基增塑剂等产品在国外已经很常用,应列入标准当中,但新标准里却没有。”周永芒芳说。
      
    江南大学教授蒋平平也表示,国外近20年来开发了许多低毒、无毒的新型增塑剂,而新标准中只有极少数品种被列入,与国外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以上疑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参与标准制订的樊永祥博士表示,新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基本上参照了国外标准,一些数值也是参考国外标准制订的,新标准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由于添加剂新品种推出速度很快,对于未列入新标准的食品包装用新材料、添加剂新品种,生产企业可以向卫生部进行申报,经审批许可后方能使用。今后卫生部也将以公告等形式追加添加剂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逐步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由于专业和技术等条件的制约,新标准确实欠缺一些技术性数据,欢迎相关企业提出意见和补充。

该用户从未签到

iamsummerson 发表于 2009-8-16 2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辛苦了...:hug:

该用户从未签到

krhuaxue 发表于 2012-12-5 14: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进来学习学习!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