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682|回复: 2
收起左侧

新能源规划重大调整:上调目标 预报国务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22 09: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权威官员处获悉,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翻了几番。  其中风能发电,到2020年,其规模将由2007年初定的3000万千瓦调整到一亿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规模也将由180万千瓦调整到上千万千瓦。
  这些几倍于现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新目标,将成为正式的长期目标,出现在即将上报国务院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
  参与制定规划的国家能源局权威官员向本报记者表示,不同于早期以3年期短期发展规划为主的版本,目前,随着不断的修改,《新能源发展规划》经过调整,其重点已经转向至202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最终出台的规划中将既包括近3年的短期发展规划,也包括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该官员说。这项转变,意味着新能源发展规划不仅是国家能源局一个部门的事。
  在这份“远近结合”的规划中,目标调整的重点将是风能和太阳能产业,而核电的规模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前述能源局官员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
    拉动社会投资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虎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是在几年前就制定的,而由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以及期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长期的能源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将继续有积极的发展。
  其中,将继续促进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坚持以风电特许权方式建设大型风电场,推动风电设备国产化,逐步建立中国风电产业体系。制定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而在太阳能方面,将加快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对热能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的政府建筑,商业建筑要逐步推广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启动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城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太阳能硅材料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但是,高虎表示,虽然相关的目标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在具体的资金投资上,新能源发展规划还将主要以社会投资为主。“大幅度调整目标的作用在于长期规划的拉动效应,用新的目标来促进产业的发展,不是依赖政策补贴,而是以社会的投资为主。”
    新能源产业:不仅仅是振兴的概念
  前述能源局官员表示,最终出台的规划,既包括近3年的短期发展规划,也包括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而这项转变,意味着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王金照表示,与之前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不同,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振兴,更需要培育。而产业规划转向“长短结合”,意在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一个更加战略性,更具可行性的角度进行考虑。
  “新能源产业不像传统的工业,经过一轮短期的规划调整之后,就能很快的收到效果,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王金照表示。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此前也曾向本报记者确认,在规划中,短期的3年规划与之前发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相同,重点着眼于如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调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结构。而中长期规划则将从战略高度上制定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
  虽然随着新能源规划的呼之欲出,新能源产业骤然升温,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在长期发展的规划中加以考虑。
  王金照表示,在长期的规划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应该是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批量化的发展。虽然目前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产业都已占据世界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是总的来看,目前产业的发展仍没有步入正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从目前的依靠政策措施的扶持,发展到具有自身的竞争机制的成熟产业。”
    随着新能源发展热潮的兴起,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各自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一批新项目迅速上马,但是相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却迟迟没有出台。
  王金照表示,目前新能源产业迫切需要的两个标准,是新能源类产品本身的质量认证体系,另一个则是新能源电力入网的接入标准。“要保证新能源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一定要在长期的规划中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
  同时,新能源产业在开发中的创新激励机制也亟须建立。据王金照介绍,目前国内的新能源产业虽然产业规模很大,但缺乏大型企业,新能源企业相对分散,这也就造成了新能源企业创新研发的成本无法通过规模化的创新机制体系进行摊薄。
  在长期发展的规划中,应当通过政府的扶持,建立一系列大型的国家实验室、技术中心、试验平台,以此突破新能源产业现有的核心技术瓶颈。
    “中国对光伏行业的支持可能有三方面政策:一是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补贴;二是‘金太阳工程’;三是上网电价管理办法。其中,第一项政策在财政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文后已获得推进;而‘金太阳工程’,据我所知,很快也会启动。”昨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在“亚洲光伏峰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上述讯息。
  据他介绍,财政部对各地申报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定了两个时段,第一个时段到5月底截止;第二个截止时段是8月底。目前,各地对申报项目都非常积极踊跃。
  本报记者随后从国内光伏产业最集中的江苏省一位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办法》两个文件后,当地太阳能企业很快一窝蜂向上申报。仅今年4月份,江苏一省就申报了200MW的项目,混乱局面已经出现。
    “照这个趋势,申报的项目数量肯定会大大超过政府能够补贴的量。建议政府有关方面对项目申报进行一定监督和指导。”该人士说。
  另据浙江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该省共有40多家企业提出了申报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申请,大大超过预期。为此,浙江有关部门不得不开辟“绿色通道”加速申报工作。
  至于“金太阳工程”,马学禄昨天告诉本报记者,已听闻这一政策即将出台,届时同样会给光伏行业带来推动,但具体会怎么运作目前还不得而知。
  对此,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金太阳工程”表明太阳能产业在政策面上将会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该项工程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计划在近2-3年的时间内,在全国建立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四大电力巨头启动新能源计划
  在近几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各大传统电力集团已经悄然启动了新能源发展计划。
  昨日,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中的华电、国电、大唐的新能源公司,外加煤电巨头神华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在上海举行的“2009亚洲光伏峰会”上一起正式对外发布了其包括风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目标及现状。
  风电仍是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昨日这四大能源集团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能源装机容量约为500MW(1MW=1000千瓦),到201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850MW,到2020年的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000MW。业内预计这还是非常保守的数字,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方面的产业政策的不断落实,该目标可能还将翻一番。
  按照此前透露出来的即将在7月份发布的新能源振兴规划草案显示,到202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至约15000MW;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目标为总装机容量2000MW。
  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项目开发办主任郑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大唐新能源截止到去年底装机容量在88MW,总体比较小,但他们预计在2010年将达到200MW,2018年将达到1000MW。不过,他强调,目前只是一个预估,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想象。
  根据目前这四家发电巨头公布的数据,其目前仍然将风电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
  中国国电集团科技环保集团太阳能产业工作组梁晓鸣介绍说,国电2004年底正式向综合能源商转型,风电、太阳能全系列发展,截止到2008年底风电装机容量288MW,在发电企业中稳居全国第一。
  中国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200MW,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西班牙的风电装机容量超千MW的风电大国;而太阳能仅有15MW的总装机量。
  太阳能发电短期难获利
    煤电一体化企业神华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国华能源投资公司项目开发部经理王文平介绍,作为战略考虑,公司将重点关注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不过就目前看来,太阳能在经济性和技术上同样存在问题,比如上网电价问题和具体的扶持政策,均未体现出鼓励发展的情况。投资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短期内没有获利的可能。
  他对早报记者表示,到2011年国华能源将至少做成10MW的太阳能项目,到2020年达到200MW。
  “公司在2007年9月正式成立,还是以风电发展为主,跟踪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华电集团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方正表示,他们在等能源振兴规划出台,按照太阳能发展的趋势,对于该业务板块做了调整,逐步进行更多的介入。
  方正透露,在去年底就已经准备就绪的上海普陀区1.4MW太阳能项目此前因为上网电价的问题,一直没有最终施工,近日因批准了4元/KWH的电价才正式开工。
  另外,这些电力巨头并不仅仅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产业的末端——发电阶段,其中国电集团方面已经进军光伏产业的最上端多晶硅的生产。这或许是实力雄厚的传统电力巨头未来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新战略方向。
  梁晓鸣介绍说,去年10月,国电科技环保公司已经在宁夏成立多晶硅的项目公司,投资总额达50亿元,总产能为5000吨,计划分两期到2010年10月竣工;准备发展光伏产业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多晶硅到系统集成、组建,最后到电站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22 09: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奥巴马拟11月访华 将签新能源协议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白瑞基今日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访华,届时中美两国将就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领域合作等事项签署双边协议。白瑞基称,奥巴马总统特使已率团抵京为相关协议「备课」,并于今日在北京与国家发改委官员晤谈。本报记者随后就奥巴马访华时间向外交部新闻司求证时,外交部的回覆指奥巴马具体访华时间尚不明确。

    白瑞基是在出席中美合资公司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公司40万发动机投产仪式上透露上述信息的。白瑞基透露,奥巴马总统特使所率领的高级代表团今日在京与国家发改委进行会谈,主要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能源合作等。他爆料称,奥巴马总统今年11月访华时,中美两国将就协商成果签署双边协议。

    记者就奥巴马11月访华消息向外交部新闻司求证,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秦刚回覆称,4月1日在伦敦中美峰会时,胡锦涛主席邀请奥巴马总统于今年下半年访华,奥巴马欣然接受。但奥巴马总统具体访华时间,当前尚不明确。

    中美关系有望高开高走

    白瑞基表示,中国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首次会晤时已达成共识,两国将建立「美中战略和经济对话」机制,就全球经济和金融问题、气候变化和能源及其他重要问题交换意见,加强协调与合作。

    中国外交智囊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对中美关系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美最高领导人在华会晤,勾画中美合作前景,备受世人瞩目。而且,中美两国正向建立功能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向上发展,此段中美关系具有较好起点,未来有望「高开高走」。
    不过,涉藏、涉台、南海等问题仍将「镶嵌」于两国外交关系框架中,造成两国关系出现波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22 09: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为何押宝风电?

2009年5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推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将新能源产业提升至战略产业地位。与此同时,财政部提出了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一条明确表示,将启动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建设,大力支持风电规模化发展。那么,中国为何押宝风电?风电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况如何?是否腾飞在即?

   中国大力推进风电产业

  近年来,中国风电产业迅速成长。2006至2008连续两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平均增速超过100%。2008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625万千瓦,同比增长89%,风电累计装机达到1215万千瓦,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西班牙的风电装机超千万千瓦的风电大国。2009年,风电预计新增装机将达到 813万千瓦,同比增长30%。

  政府将通过大规模风电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将大大提升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到2010年,风电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甘肃和吉林建立百万千万风电基地。到 2020年,力争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总体规模有望达到一亿千瓦以上。

  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中国风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资料显示1,中国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影响中国风电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世界风电的突飞猛进为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风电作为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增长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2009年2月 15日,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其中风能等新能源为主攻领域。

  近年来,世界风电装机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近30%。据世界风能协会统计,全世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2008年新增约2726万千瓦,增长率约为29%,累计达到 1.21亿千瓦,增长率为42%。预计到2010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9000万千瓦,在全球扶持风电的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前后,全球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50000万千瓦。

  中国近年来得到国际资本的关注,已成为全球风电投资的热点。在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有15%的资金投向中国市场,金额高达340亿元,中国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国内风电企业技术取得突破进展,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有利于领先企业发展。作为当前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风电机组的整机国产化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内风电领头企业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华锐风电、上海电气、东方汽轮机等5家企业已完成了新产品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采购工作,生产或即将生产出样机。这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通过认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商业化生产,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

  随着国产整机产能释放及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瓶颈将消除,产业发展加速。风电设备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避免了市场无序竞争,有利于领头企业做大做强,2008年,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东方电气三大龙头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为57%,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国内风电企业积极实施战略联盟,有效突破技术瓶颈。风电企业围绕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聚集产、学、研等创新资源,形成集群优势,共同突破技术瓶颈,有利于产业链整体发展。2009年5月16日,以许继集团、郑州机械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多家产学研单位组成的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该联盟的实施将提升大型风电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加盟企业将在3年内形成300亿至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2009年5月 17日,由39家发起单位在内的共108家会员单位组成的江苏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将更好地发挥江苏省风电产业已形成的集群优势。

  国内企业与国外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产业进步提速发展。金风科技与德国Vensys公司联合设计开发2.5兆瓦直驱型变桨变速风电机组,将于今年6月完成样机生产、车间检测和吊装工作。华锐风电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联合设计开发3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是中国生产的第一台海上大型风电机组。

  电网规划提上日程,影响需求的风电上网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中国电网设计与建设相对落后,近年来风电虽快速发展,但存在“上网难”问题。中国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仅有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浪费将近1/3的发电量。中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是电网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带,难以及时接入、传输和消纳风电。国家已开始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进行规划,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 的要求,实现远距离输送风电。

  风电主体需多元化

  风电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上升,国内领先企业将得到长足发展。国内领先企业实现风机国产化后,具有低成本优势,在零部件供应商和风电运营商的双向选择下,市场集中度将继续上升。同等技术的风机,国产比进口价格低20%,比国外品牌在国内设厂价格低10%。伴随规模化发展,国内产品在价格、售后上将具有优势,国产化份额将不断提高。外资设备由于价格偏高,且由于特许权项目要求70%设备国产化而无法参与招标,2008年市场份额下降4%至38%。

  风电特许权项目对推动中国风电大规模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招标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为了推动风电发展,对特定项目以招标的方式实行特许开发经营,引入投资者竞争,并对规定的上网电量承诺固定电价。但是,几年来特许权的行政性干预较大,夺标企业均为国有集团公司,民营与外资企业参与较难,不利于风电投资多元化发展。特许权招标价格有严重跳水现象,开发企业通过压低设备供应商价格以低价投标,抢占风电资源,以微利甚至亏损经营,但这不利于设备商和整个风电产业的发展。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