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775|回复: 5
收起左侧

重要替代能源 太阳能发电遭遇现实困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6-10 1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09-6-10 10:22:17    浏览次数: 351   
    据中国电力网报道   开发利用太阳能发电,使之成为能源体系中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说是人类能源战略上的终极理想,而现实中,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市场化的利用,让阳光的照射成为现实可用的能源,却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未来的供电将从集中电源发展为分散又相互联系的电力系统,就像现在的互联网。每家都利用太阳能独立发电,同时又通过线路与大型电网相连。当太阳能出现短缺的时候,可以通过电网获得补充;当自家电能过剩时还可以向电网传送电力。”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给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能源使用的理想画面。“那时,火电等常规能源将充当替补角色,人类面临的化石能源枯竭和环保问题将得到解决。这是未来能源系统发展的方向。”
      对抗30亿吨年耗煤量的终极希望
      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大院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院内的路灯都是太阳能照明,这样的路灯清洁、宁静,没有污染。像这样的路灯,在发改委院内共有100千瓦。
      “中国要解决自身发展的能源和环境矛盾问题,太阳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能源,它不仅是中国的未来能源,也是世界的未来能源。”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胜红说:“目前,中国年消耗煤已经达到25亿吨,而我们必须把年耗煤量控制在30亿吨以内,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目前,国家在大力开发风能、水电等能源,按照科学测算,如果把风能和水电全部的潜能开发出来,依然难以满足未来能源需要。因此,太阳能以其洁净持久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史立山说,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利用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解决边远地区的人口用电,2002年至2003年通过政府投资50亿元建设太阳能发电,解决了1000个乡近200万人口用电问题;二是在城市中结合大型建筑建设一批分散并网的小型太阳能发电厂;三是利用西部比较丰富的沙漠、戈壁资源,建设一批太阳能发电站。
      “伸手可得的温暖”在成本面前裹足
      太阳是一个巨大无尽的能源之源,只要伸出手就能触碰到阳光的温暖,太阳能仿佛离我们很近。开发利用太阳能,使之成为能源体系中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说是人类能源战略上的终极理想,而现实中,要实现太阳能发电市场化的利用,让阳光的照射成为现实可用的能源,却是另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使用量很少,2007年年底发电装机只有10万千瓦。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中国光伏发展报告》预计,如能得到稳定的政策支持,到203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大型火电厂,不仅节约大量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而且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最大的现实难题是成本,中国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是常规能源发电的十倍。”史立山说。
      史立山分析说,太阳能发电有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能源价格体系,最关键的是硅原料的价格。硅原料的价格占太阳能发电生产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近二分之一,它的成本有很多人为市场的因素在推高。2000年,硅的价格才20美元每公斤,现在已经达到400美元每公斤。硅原料的供不应求造成它的价格10至20倍的上涨。最近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在上硅原料的生产工厂。规模效益也会影响成本,如果硅成本能大幅下降,将会带来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6-11 10: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马圈风热度未减 大多数风电项目赔本赚吆喝
    发布时间: 2009-6-11 10:45:36    浏览次数: 39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追求更低的碳排放,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风电、太阳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呈现空前火爆局面。而从技术成熟度与运营实际效果来看,风电无疑成为暂时的领跑者。但目前国内存在的“跑马圈风”潮,却使得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跑马圈风”热度未减
      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省份,凡是有风力开发潜力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风电项目的身影。发展新能源,是各地投资风能建设的鲜明旗帜。
      东北风强劲的东三省早已按捺不住风力投资的热情。在吉林通榆县,一个总投资100亿元的风电产业园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兴建,旨在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风电装备加工制造基地。预计到2010年,形成50万千瓦的配套能力。通榆县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气流通道上,年有效风能发电小时数达2100小时以上。在辽宁,由香港华润集团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风电开发项目近日正式落户阜新。
      相邻的内蒙古大草原,也处处可见风机的影子。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中国风机制造业投资30亿元,重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亿千瓦以上装机的风能资源,已经实现了风电装机300万千瓦,在建风电装机300万千瓦。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在国内约26个省区的风能资源中,大约有32亿千瓦装机容量可供开发,而内蒙古可供开发的风能占了全国近一半。
      在中部安徽,已规划在来安、天长、望江、寿县和宿松建5处电场,其中宿松县投资6600万美元建设5万KW风力发电项目。
      东部沿海省份山东,优势风电场如今已被几大电力巨头瓜分。以国华瑞丰、中海油风电海上工程、华能乳山风电为代表的风电项目在威海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到2010年,威海风电规模将达40万千瓦,占目前全市总装机的30%。4月22日,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投资120亿元的发电合作项目,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后,潍坊滨海区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1221万千瓦,跻身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行列,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2008年一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630万千瓦,新增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838万千瓦。
      面对各种风电投资热潮,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客观上需要其它能源的补充,而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因此,大规模发展风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风车下的隐忧
      尽管新能源大方向看好,但短期内投资风电等项目仍要看自身实力能否持续支撑。近年来,中国一哄而上的风电投资确实存在一定盲目性。尤其是在前期各地实行的特许权项目竞标中,屡次出现企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电价中标情形,以抢占风电特许权项目。甚至出现有的企业投资风电只讲装机容量,不讲实际上网电量的情况。
      “山东境内已多次发生多家企业在同一风场重复竖测风塔的现象,无序竞争的乱局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极大浪费。”山东鲁能一位人士如是说。据了解,现在大多数风电项目是“赔本赚吆喝”。由于风电投资快速增加,致使世界风机供不应求,进而使国内外风机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风电投资成本,影响了投资收益。
      对风电项目不断扩容感到不安的还有电网。一些电网人士担忧,由于前期风场选址缺乏科学性,风机运转缺乏稳定性,从而使上网电量忽高忽低,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目前,内蒙古和山东等地风电呈井喷式发展,但几乎所有建设的风电场都远离电网,接入电网具有远距离特点,而电网接入风电能力需要经过系统规划和论证,科学有序接入,致使电网企业的规划建设与风电发展速度不匹配。
      青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投资风电项目借的是外债,预计12年后方能收回投资,而风机设计寿命只有20年。当初风机采购价格偏高,风场资源不是很好,年满发小时数不到1500小时,比内蒙古地区普遍低一半。仅风机维修一项就欠外方近10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在山东唯一能保持多年稳定运行并盈利的是鲁能长岛风电厂。鲁能集团1998年利用德国政府无息贷款,在山东长岛县建了9台600千瓦的风机。由于长岛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满发电约2500小时,加上当时较优惠的上网电价,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对于目前国内多数风电厂来说,却只能保持微利,甚至亏本经营。
      风电上网之路
      由于风电厂多建在主干电网没延伸过去的边疆、沿海等偏远地区,目前主要靠企业自己来筹建输电线路,致使风电送出相对滞后,给风电企业带来负担。
      在山东,由于电网布局比较合理,风电场距离主线路大约10至30公里,而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则要相隔上百公里,线路投资动辄要几亿元。为加快风电配套输出线路建设,国家发改委对线路投资有优惠政策,加价0.03元/千瓦时。但因这些地区用电户少,电网不愿投资建设,致使国家关于线路投资建设的电价加价政策难以落实。如果电网不投,只能由发电企业自己建,这必然增加风发厂的投资成本。
      风力发电高价上网,还要延伸电网线路,必然给供电部门带来一定利益冲击。一家从事风电项目的人士表示,为风电并网的事,公司跟电业局打交道感到很费劲。公司曾想委托地方电业局建设,由公司负责维护,但电业局不愿意。由于供电线路一般由风电企业来建,管理运营比较麻烦,经济上也大打折扣。据介绍,这家风电厂为输出风电,在荒山偏岭建了20多公里线路,每公里投入约50万元。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李俊峰认为,风电是一种间歇性电源,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还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电压调整、电网的潮流分布、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和电网的运行成本等,要求电网企业全额收购风电的上网电量存在相当大的技术和管理难度。
      呼唤风电秩序
      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基本是处于亏损状态,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会出现预期增长都很难估计。这么多企业现在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先圈上地,而不是风电厂建成后能否赚钱,在经济上有无合理性,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确实值得反思。
      国家发改委和地方风力发电的专家认为,解决“跑马圈风”问题的关键是摸清风资源状况,建立国家风电装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公共技术平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业化体系,科学有序、优先发展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对于风能资源处于三类以下的地区要尽量控制建设风电场,等将来技术水平提高、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后再建设,以免企业为了“跑马圈风”而建设造成巨大浪费甚至在并网发电时就亏损。
      山东一些业内人士说,只有改变特许权招标的有关规定,调整上网电价,使项目有合理回报,才能使风电产业能健康有序发展。建议今后只对列入国家规划的、超过1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场项目实施招标定价,对其它中小型风电场项目,可参照就近大型风电场项目的招标定价确定其价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1 1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市场不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1 11: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之所以被广泛看好,主要在于业界一直相信,当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至与传统发电(主要是火电)成本相当时,光伏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转折点。但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咨询机构iSuppli上周却表态称,即使真有这么一天,也不太可能给太阳能系统安装带来急剧增长。



      该机构同时预计今年全球光伏安装容量同比减少32.3%,主要源于西班牙装机容量的下降(被称为西班牙“流感”),但明年有望摆脱这一局面。



      光伏发电与火电同价一直是光伏行业的努力方向。多位国内光伏业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均表达了对这一天早日到来的强烈憧憬。



      “我很早就提出要尽快让我们的太阳能发电和火力发电持平,如果达到这个水平,人们为什么造火电站不造太阳能电站?到那时,我想这个市场就是无限大。”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说。



      另一位国内光伏领军人物江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同样向本报记者表示,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甚至只需要比风能更低,那么国内的市场就会大规模启动。



      尽管业内似乎对光伏发电未来与火电同价后的“市场拐点”充满期待,但iSuppli却对此观点“大泼冷水”。



      据iSuppli称,之所以认为“拐点”未必会出现是因为屋顶光伏系统需要高昂的前期投入成本,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实现投资回报。实际上,随着太阳能产业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当全球各地达到gridparity(太阳能发电成本与现有电力成本持平)之时,该行业的增长将会比较温和。



      “我们预计,gridparity不会导致用户对光伏系统的需求骤增,”iSuppli公司高级总监及首席分析师HenningWicht博士指出,“该市场可能平稳过渡,当gridparity到来的时候,需求会以渐进的方式变化。这是因为用户仍然需要事先投资,并在较长时间内等待获得回报。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心理有关。太阳能系统预计会工作30年,投资这种系统需要有坚定的决心。”



      他预计全球光伏安装将平稳增长,即使当某些国家达到gridparity时也会如此。在他看来,决定光伏安装增长情况的主要因素将是供需平衡,后者将主导价格走势。



      iSuppli同时预计2009年全球光伏安装容量将比2008年减少32.3%,从5235兆瓦下降到3546兆瓦。但是,这种下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即西班牙光伏安装将急剧减少。



      2008年,西班牙占全球光伏安装容量的50%。但由于该国的上网电价补贴调降之日即将来临,这将导致2009年西班牙光伏市场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但iSuppli预计2010年光伏安装容量将会反弹,届时增长率将回升到42.5%,2012和2013年将分别增长73.6%和68.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1 1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产业的出路在于家庭市场的开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天晴了 发表于 2009-6-11 1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201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1.78GW,占全球总量的26%。而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太阳能电池厂商(包括台湾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厂商市场占有率由2006年的20%提升至35%,2008年则更进一步,大幅提升至44%,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基地。但另外一项数据却异常尴尬,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导入量达到了5.5GW以上,西班牙以2511MW超越德国的1500MW,跃居首位。美国韩国意大利分别以342MW、274MW、258MW,位列三到五位。而我国在导入量国家排名榜上,却排在十名开外,这说明光伏产业链下游在外的局面仍未改观。这也是国内光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



      由于还属于起步阶段,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目前的主要形式,还是由国家去批准一些示范性的太阳能电站项目。项目少而且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无法使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因此,出现国内光伏产品95%的市场在海外的局面也实属正常。


    即将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未来十年我国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提高至1000万千瓦以上,这给光伏产业和企业描述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但是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一装机容量呢?邻国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日本太阳光发电协会6月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3月日本太阳能电池全球出货量为244.281MW,同比下降11%。出口量则因景气恶化导致欧洲市场需求低迷而年减19%至171.013MW,当中欧洲地区年减21.0%、北美地区也年减2.7%。但在日本国内,因日本家庭用太阳能发电设备导入补助金制度于2009年1月上路,带动日本内需出货量年增18%至73.268MW,创2006年同期来新高纪录。另外一大利好是,日本经济产业省拟将电力公司自使用太阳能发电的家庭买回用剩的太阳能电力的制度提早于2009年内实施,较原先计划的2010年提早了1年的时间。


    纵观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较好的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它们的新增装机容量基本上都集中在家庭用户。这当然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消费水平,以及对光伏产业的认知度都较高有着莫大的关系。但这至少为中国光伏产业指明了一条道路。唯有广阔的家庭市场开启,国内光伏产业才能真正“出人头地”。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