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582|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能源是企业快速复苏的最佳动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09-5-10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 2009-5-10 11:04:34 浏览次数: 494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地震影响,公司正加快灾后重建,力争3年内完全恢复,目前正大力推广“万户共同成长计划”收复失地。而原本计划今年6月份投产的多晶硅二期项目也因故推迟到明年投产。
      推“万户成长计划”收复失地
      问:汶川“5.12”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公司灾后恢复情况怎样?重建速度是否符合之前的预期?还需多久能重回震前水平?
      刘汉元:通威的受灾情况总体上来讲不算很严重,我们受损的重点地方是位于都江堰的冷水鱼基地,包括彭州、青城山、都江堰这些地方,但这些业务在公司中所占比并不大,受灾的第二个方面是从陕西的汉中到广元、绵阳、青川、北川一带,德阳和西安分公司丢掉了近一半的市场,两个公司的经营面临一些压力。目前这些公司的市场正处于逐渐恢复的过程。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先解决的是安全居住问题,然后再考虑恢复生产问题。在恢复生产方面,我们着重考虑如何把产品技术的优势和受灾地区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立足农民分散小型生产方式,实现平稳过渡。
      对于未来三到五年,通威有一个“全国万户重点用户共同成长”计划。该计划是通威早在2006年初创的一种企业与农民共享利益、共赢发展的稳定而新型的战略合作模式,旨在打造崭新的利益盟友集群。通威股份欲用3-5年时间,在全国养殖市场筛选出一批养殖技术相对较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养殖环境相对较好、具有一定养殖规模并认同“通威”产品和企业文化的终端用户(包括鱼、畜、禽、特种养殖等),作为共同成长计划的重点用户,通过建立企业与用户共同成长的新型经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达成共生、共存、共赢的经营理念的前提下,把这些具有相当养殖规模的养殖大户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大批相对稳定的、忠诚度高的终端用户群体。对于纳入“成长计划”的重点用户,通过开展从苗种供应、养殖技术培训、饲料饲喂、终端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的跟踪和服务,并提供金融支持和担保支持等,使重点用户的发展和效益增长与企业保持同步。
      作为企业,我们有义务要比农民看得更远一些。虽然今天我们还是以分散、小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但是像欧美那样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明天、后天迟早会到来。怎么样实现这中间的平稳地过渡呢?应该把我们的长处和原有的客户、未来的客户的发展需求和能力结合起来,选择优秀者、佼佼者,给他们匹配资源,让他们的产出达到现在的十倍、百倍,满足我国未来的现代农业需求。
      问:您刚才谈到通威德阳和西安分公司丢掉了近一半的市场,目前这两地的市场恢复程度怎么样?
      刘汉元:总体来讲还没有完全恢复。德阳公司基本上弥补了损失的一半市场。另外一半基本上还是解决住房等安置问题。恢复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养殖生产和规模问题,原有的管理能力也面临挑战。
      问:现在德阳公司推广“万户成长计划”的规模有多大?
      刘汉元:应该在几十家到一百家这样一个范围。在继续夯实饲料主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我们将不断拓展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进入到水产、畜禽的种源、养殖、加工以及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据初步统计,在全国,通威直接和间接服务的农户大约在300万到500万户之间,与之相关的农村从业人员在1500万到2000万。而这样一个庞大的龙头企业如何继续在中国广袤、复杂而敏感的农村赢取信任,带领更多养殖户养殖致富互惠共荣,并不是简单的课题。
      问:川北一带是这一计划的重点吗?
      刘汉元:就川北整个这一带来讲,由于受经济地理位置的限制,原来整体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相对来讲还是小型分散和农户传统这种养殖为主。因此它要实施万户成长计划中的大规模生产,还要克服心理上和技术上的压力。
       养殖基地恢复至少需要3年
      问:通威股份有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和种猪繁殖及商品猪养殖基地,目前这些基地恢复情况怎么样?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恢复到震前水平。
      刘汉元:到目前为止,我们两个基地到现在都没有恢复。恢复到正常水平至少需要3年时间。
      问:作为民营企业,公司有没有受益国家4万亿投资?希望未来能够获得怎样的政策支持?
      刘汉元:据说4万亿里面拿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灾区重建。落实的具体情况建议到灾区了解情况。
        多晶硅二期推迟15个月投产
      问:近日国金证券研究报告预测, 09年通威股份公司多晶硅将实现720吨左右的产量,为母公司贡献1.1亿元左右的净利润,占上市公司该年净利润的48%左右。从2007年开始,通威股份进入到多晶硅产业,去年第一批投产的时候,你当时也说对二、三期进行试生产,当时预计二期3000吨将于2009年6月开始投产,总共达到10000万吨的产能,地震对四川硅矿造成很大毁坏,目前通威多晶硅生产基地情况怎么样?
      刘汉元:昨天我们还在考虑加快、加强3000吨和6000吨的建设进程问题,二期正在紧张筹备之中。总体来讲的话,1000吨的建设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来讲,这个项目创造这个产业史上最快建设速度和最短建设周期,最快投产速度等。但是受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期目前还没法在今年6月投产,我们最近预计是计划明年9月投产。
      问:以后多晶硅在通威股份公司里面会成为主要业务吗,大概占到多大比例?
      刘汉元:可能会成为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公司水产饲料的主业不会改变。但是永祥公司的多晶硅业务将成为公司第二大主业,饲料业务和多晶硅业务将由两套独立的团队分别运作管理。
      问:金融危机对多晶硅产业影响有多大?
      刘汉元:金融危机对多晶硅行业影响非常大。现在价格跌到原来的五分之一了。最高时候为400、500美金,现在跌至60—80美金。
      问:那通威的成本有没有可能降到国际平均25美金左右?
      刘汉元:差不多,历史上曾经是20美金到25美金,目前的当今世界成本大概应该可以控制在30美金左右,美元也在贬值,35美金左右是世界上比较好的水平。我们现在生产成本基本上可以和它持平。
      问:后续待建的多晶硅项目的投资总额大概为多少?
      刘汉元:按现在投资规模大概需要60亿人民币。
       10年内中国多晶硅将占世界产量70%
      问:你刚才也说到金融危机对咱们产业有影响,多晶硅第二期延期一年以上,目前我们国内企业产能很强,但是市场份额80%以上可能被欧美强势多晶硅企业占有,真正国内起到主导地位目前还不多,您怎么看在金融危机重创下,国内多晶硅乃至高新产业的前景呢?
      刘汉元:就这半年让我们大家有点困惑了,但是仍然没有问题。这个产业你们从正面角度去给大家讴歌一下,目前中国市场的增长确实让全世界感觉惊讶。国外企业也许他们还在打如意算盘,一年前他们想封锁技术让中国人找不到技术,目前发现封锁不了,也想借助价格战封杀。但是如果他是这样想绝对想错了,封死的不是中国人,一定是他们。中国人一旦把这个技术掌握了,在用三年的时间研制出的第二期三千吨、第三期的三千吨绝对就比他们现在工艺水平还先进,我估计不会超过十年,中国多晶硅将会占到世界70%以上的产量。
      问:奇怪的是中国生产企业产能速度并没有因为价格在减缓而导致产能减缓,这是不是很疯狂呢?
      刘汉元:相对于国外同行的效率和规模,我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广大参与者感到骄傲。在发展方向上,相当部分企业因为工地上土建已经投进去,设备已经上进去了,你让它停怎么停呢,已经下水的这时只能奋力游到彼岸去了。我们一直认为,拉动本轮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困境最大的火车头就是新能源,新能源有取代现有能源三分之一的供应态势。
      问:刚才我听到您说到一句话,说这半年您有点困惑,你的困惑在哪里?
      刘汉元:困惑就是,我们应该跑多快,是跑到泥坑里面还是跑到前面去。
      问:你应该跑多快呢?
      刘汉元:在自己不伤筋动骨的经过下,能跑多快跑多快。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