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30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专家解释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破五”意为“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一般说来,从除夕至初五期间,有许多节规和禁忌,如不能做新饭、不能出门称忌门、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扫地洒水、商店不能开门等。但到了初五,所有的禁忌都打破了。初五这天,我国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但饺子不叫饺子,称煮角。“破五”吃饺子寄托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正月初五是春节的尾声,也是年假之后新生活的开始。所有为过年而关门休息的大小商店,“破五”过后一般都要选择吉日开张营业,通常是选择大年初六。
财神生日是初五家家户户迎财神
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生日,财神爷最为“风光”的时候。
财神,俗称财神爷,能保人发财。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迎财神。那么,“财神”究竟何许人也?
宋朝蔡京富有,人们都认为他是富神降生,他恰恰生在正月初五这一天,所以民间把他当做财神来祭拜。后来,蔡京被贬,人们便另换财神爷。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户都供奉他的神像。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极其威武,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
民俗专家介绍说,除赵玄坛被尊为财神外,民间还有“文财神”财帛星君和 “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
“文财神”在民间最受欢迎,又叫做“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画像文雅非凡,锦衣玉带,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执“聚宝盆”,写着“招财进宝”四字。
“武财神”在中国是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爷。
按照传统民俗,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许多人都已习惯在零点燃放鞭炮,由于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因此在牛年的“牛日”,人们就希望鞭炮能够为自己带来“牛气”。但仅仅靠喧闹的爆竹,并不能为百姓在牛年捎来更多“财产性收入”,人们还是应该趁着长假,为新一年的投资理财早点打算。
牛年“牛日”不寻常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古人曾有这样一首诗:“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今年适逢农历牛年,因此在“牛日”,人们更希望能够通过燃放鞭炮,将“财神”迎回家。
不能光靠放鞭炮
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年初五的放鞭炮的势头已经大有赶超除夕之势。其实这是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袭来,许多人都希望通过这一民俗为来祈求好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