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玻璃胶固化后发生气泡的原因。
答: 一. 酸性胶打在不锈钢门上,打上去几分钟后,有时表面会起泡, 本身酸性胶与不锈钢的相溶性不算好,一般不建议在不锈钢上使用酸性胶。起泡的原因主要是不锈钢的质量问题,有些不锈钢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使不锈钢含杂质比较多,而酸性胶的PH值低,酸性较强,酸性物质会与这种不锈钢发生反应,所以放出气泡。
二.有些国产玻璃胶在施胶时出现“啪”、“啪”的气泡声,可能有三种原因:(1)分装时技术不过关,胶瓶内混入了空气;(2)少数黑心厂家故意不压紧瓶底盖,瓶中留有空气却给人以装胶量充足的感觉;(3)有些国产胶由于不是百分百硅酮胶,其中增加的填充料会与玻璃胶包装瓶的PE软胶发生轻微化学反应,令胶瓶有胀大增高的现象出现,空间内留存的空气渗入胶浆使之产生空隙,在施胶时就会打出“啪”、“啪”的气泡声。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是:换用硬瓶包装,注意产品存放环境(30℃以下阴凉处)。
三.夏天有的中性胶打在混凝土和金属窗框的结合部位固化后会出现很多气泡,而有的又不会。很多品牌的中性胶都有过类似现象出现,经认真检测和反复实验确认并不是胶的质量问题。因为中性胶有醇型和酮肟型两种,而以有机锡作为催化剂的醇型胶(缩合速度大于水解速度)在固化过程中所含的甲醇会释放出气体,特别遇到太阳直射(阴面不起泡,阳面起泡。)或高温反应更强烈,而且甲醇和107胶的相溶性比较差。另外混凝土和金属窗框是很难透气的,加上夏天温、湿度都较高,固化会更快,胶释放的气体就只能从未完全固化的胶层中跑出来,固化的胶条上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气泡。同时由于越靠近表面的玻璃胶固化越快,固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分层固化的现象。而表面固化最快的外层会有应力产生,最终表面会出现皱起。如果是以有机钛作为催化剂的醇型玻璃胶,由于水解速度大于缩合速度,所以甲醇有做够的时间能挥发出去,而不会发生起泡的现象。酮肟型中性胶在固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气体(交联产生的副产物丁酮肟能和107胶较好的相溶),就不会产生气泡。但酮肟型中性胶的缺点是一旦技术、配方处理不好,冬天在固化过程中遇冷或者昼夜温差大就有机会出现收缩龟裂现象,技术好,配方过关的就没有此现象出现。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最慎重的做法是先做局部使用测试以观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一般施胶后的两、三天就可以看到反应);二、分清使用时间和基材类型,选择恰当的中性胶使用:夏天选择酮肟型,冬天选择醇型;三、保持施工表面洁净、干燥;四、夏天施胶时应避开高温时段(35℃以上)和太阳直射,一般傍晚较合适;五、类似工程可通知厂家技术人员跟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