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楼主: jzq0922
收起左侧

能源、新能源产业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步方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8 1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呼吁:着力太阳能光伏产业第四次产业革命占先机
    “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后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我认为那会是新能源”。6月6日,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发展新能源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会能源专家认为,随着光伏产业各环节成本的继续下降,太阳能发电将会从我国能源结构的补充和配角,变为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选择和主流方式。
        同日,《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举行了新书的首发式,该书由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与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建生耗时一年联合著述,国务院发展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壳脆弱有如鸡蛋壳,人类目前正热衷于开发各种化石能源,基本上就相当于在这个鸡蛋壳上打洞”,《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合著者刘汉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是广大社会公众对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改变认识、给予支持的最为关键时候。这也是《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一书出版的目的。
        成思危在致辞时分析,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只有通过发展新能源。他表示,人类经过的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是以蒸汽机、电力和电脑为引领的,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使得世界的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一大步,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由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
        2006年底,以传统农业起家的刘汉元试水新能源产业,首次著书用两大部分、35万多字通过对人类历史演进的全新描述和深度分析,得出了“能源革命的根本希望在于太阳能电池”的结论。
        “太阳能是我们目前可使用的能源中一次性转换效率更高,并且使用简单、可靠、又经济的新兴能源,具备十分独特的优势,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刘汉元说。另一位作者、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建生则推断新能源产业的投资规模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产业,其规模将远远超过现有的固定资产总和,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投资革命,这是一个推动未来30~50年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性动力,也是根除全球经济危机的上佳道路。
        刘建生预测,中国未来总产值理论上有可能达到美国的1.5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地理资源优势,中国西北的太阳光强度超过平原或者低海拔地区50%的量级。
        成思危认为,我国目前对于整个新能源的发展还缺乏一个周密、细致的规划,要解决目前新能源成本高的问题:一要通过技术上的突破来降低成本;二是要通过计算环境成本,给新能源一定的补贴。有关部门对新能源的补贴是必不可少的,国外现在就是采取补贴的政策,使得太阳能的利用迅速发展;三是可以通过现在国际上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取得一定的补偿;四是企业要考虑如何优化供应链,提高附加值。
        刘汉元表示,以前对光伏发电进行经济性评估时,测算结果为实现1000瓦的光伏发电,需要3万元人民币。时隔不到一年,成本已大幅下降到1.5万元,光伏发电的成本控制还在继续下降,甚至会逼近1.2万元。“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何时启动、如何拉开一个新时代大幕的问题,这需要国家的特别支持政策与高效发展方略,需要企业充分自主创新和全力发挥作用。”刘汉元说,面对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而低碳经济正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应尽快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通过有效实施“上网电价法”等重要举措助推这一革命。
        据悉,《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一书通过对太阳能电池技术各个环节的深入分析与充分评估,切实找准了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最佳技术路径和产业发展方向,指出目前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指标已经达到高效能源的要求,其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传统能源的价格,其发展具有特别的比较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刘建生表示,实现太阳能电池具有经济意义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太阳能电池产业性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新能源价格逐渐接近传统能源的价格,并为其大力发展形成较大的比较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中国才能借此早日解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8 19: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50年洁净新能源比重将过半
    “世界化石能源资源进一步趋紧,我国必须寻求最优能源发展战略和路线——从目前以粗放供给满足过快增长需求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的模式!”在今天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10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披露了“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年、2050年)发展战略”咨询研究报告部分内容。该报告由中国工程院能源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4个月完成,即将于近期结题。
      “目前,能源新技术正成为各国竞相争占的新战略制高点。”据杜祥琬院士介绍,世界能源消费正由发达国家主导,开始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享市场、发展中国家份额逐步上升的格局发展。“今后几十年内,世界能源结构将进入油、气、煤、可再生能源、核能五方鼎立的格局。”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据估计,即使我国能持续实现每五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但如果年经济增长率继续保持在9%左右,2020年我国能耗也将占目前世界能耗三成。
      杜祥琬院士说,现代化的能源体系,以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为特点。“今后4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大力转型期!”
      “强化‘节能提效’,实现煤炭科学开发和洁净高效利用;确保石油、天然气战略地位,把天然气作为能源结构调整重点之一;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逐步提升;同时,积极发展核电,使之成为我国能源一大绿色支柱……”杜祥琬院士向记者具体透露了组成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即“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6个子战略。
      据杜祥琬院士预计,至205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能源体系的变革,实现能源供需模式的科学平衡;而在能源结构中,洁净新能源将占一半以上,并呈继续增加势头,为下半世纪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11 1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扛起能源革命大旗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凸显,随着低碳经济正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能源必将引领下一次产业革命、投资革命和科技革命。”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参加日前举办的中国新能源发展论坛时表示,当前太阳能电池领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和进展,发展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必将对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解决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也正成为我国当前的能源部署及国家管理的重大研究课题和高度关注的新兴产业。
      “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为核心和主导的新能源革命,则将成为改变中国和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和有效途径。”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着成思危的话强调指出,面对地球环境日益恶化而低碳经济正席卷全球的今天,快速崛起的中国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通过有效实施“上网电价法”等重要举措助推这一革命,切实担当起保护地球这一人类共同家园的重任。
      据了解,太阳能是目前及未来可再生能源中最清洁、最环保、最经济的能源。“社会各界特别是政界、商界、学术界、新闻界对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改变认识、给予支持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刘汉元告诉记者,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何时启动、如何拉开一个新时代大幕的问题,这一涉及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大事,需要国家的特别支持政策与高效发展方略,需要企业充分自主创新和全力发挥作用,需要举国动员,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
      正因如此,借此次新能源高峰论坛,刘汉元呼吁,处于世界经济格局急剧变革中的当代中国,须尽快抢抓大力发展新能源这一难得的时代机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赢得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11 19: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部:加大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
    建设部将加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力度。
      建设部有关人士在13日召开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论坛上介绍,目前,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的1.5―2倍。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建设部和财政部此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逐步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全国重点城市重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用能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促使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为高能耗建筑的进一步节能改造准备条件。
      目前,建设部已在部分省会城市开展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下一步,建设部将扩大示范范围,将示范取得的经验在全国逐步推开。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14 0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光热产业规模化竞争趋势明显
    经过了09年国家宽松货币、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在家电下乡的大潮助推下,太阳能光热产业迎接来了一轮爆发性“热增长”,整体增长近35%,大部分企业从中受益。而据最新行业数据观察,今年以来行业发展速度日趋平缓,大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过热”现象消失,但据了解,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和销售企业——太阳雨太阳能,却于今年1—5月份,取得了同比125%的强劲增长,预估有望在6月份底,销量突破09全年。
        经过了09年国家宽松货币、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在家电下乡的大潮助推下,太阳能光热产业迎接来了一轮爆发性“热增长”,整体增长近35%,大部分企业从中受益。而据最新行业数据观察,今年以来行业发展速度日趋平缓,大量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过热”现象消失,但据了解,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和销售企业——太阳雨太阳能,却于今年1—5月份,取得了同比125%的强劲增长,预估有望在6月份底,销量突破09全年。
        杂牌太阳能已无市场
        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何原因?带着这一疑问,笔者走访了终端市场,探寻于为太阳雨带来直接增长的一线“战场”。
        “今年前5个月,我们就实现销售420台,而去年全年,我们总销售是512台。”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上的一位姓陶的太阳雨经销商说,“我们是成熟型市场,增长算一般,太阳雨在新兴市场增长得更快。”
        当问到市场其他品牌的销售情况的时候,陶经理摇了摇头。据了解,这位陶经理多年来同时经营着太阳雨和杂牌太阳能,谈到为什么放弃杂牌时候,他说:“除了非家电下乡品牌在农村销售寸步难行、基本没有市场外;前几年装上去的杂牌产品,已经开始陆续出现质量问题,不是漏水就是腐蚀得太厉害,小毛病不断,烦不胜烦。”
        而另外一个让他彻底放弃经营杂牌的原因出自于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次,他在家乡推广太阳雨,遇到了另外一个经营杂牌的经销商的挑衅,对方表示,名牌和杂牌没有什么区别。陶经理于是和对方打赌,将一台太阳雨的热水器和另外一台杂牌热水器摆在一起,同时上水,若干个小时后,同时测试温度,如果输了将免费送对方一台太阳雨热水器。尽管现场没有温度计,但是围观的众多老百姓一个个用手“测试水温”,验证了太阳雨的热水温度要高得多。之后,双方又测试了保热性,第二天一早测试水温,这次凭借手感,太阳雨的水温要高出对方十度之多。经营杂牌的经销商顿时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名牌质量的确胜出一筹。
        在经营好镇上的同时,陶经理积极发展集市网络,在临洪这一村集镇,笔者遇到了陶经理手下的王经理,王经理在几个村都设有代售点,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王经理坦承:“老百姓的消费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百姓认准了名牌,对价格已经不那么敏感;在本地,上至80岁的老太太,下至6岁小孩,都认太阳雨是名牌。”
        这位王经理,经营太阳能热水器已经有8年,同样经营过杂牌太阳能,也同样于近年来放弃了杂牌,专营太阳雨。
        根据走访观察,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需求井喷,众多知名不知名品牌一窝蜂上,几年一过,杂牌质量问题开始集中爆发;老百姓吸取教训,转变消费意识,陆续抛弃杂牌,转投名牌旗下。
        而太阳雨1-5月份125%的高速增长,除了得益于被群众认可的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售后服务等,更得益于良好的乡镇、农村网络建设,深耕渠道后带来的增长潜力和竞争力在今年开始爆发持续威力。
        以规模对冲风险,规模化竞争趋势明显
        从年初的沿海制造业的“用工荒”一路蔓延,到近期富士康的“13连跳事件”、“本田罢工事件”,彻底爆发出用工问题如烫手的山芋,制造业用工成本激增已成定局,富士康于6月1日起对基层员工加薪30%,而本田则提出了一线工人加薪24%方案。
        据太阳雨太阳能营销总经理陈荣华介绍:“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制造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无法在本轮用工成本提升的潮流中独善其身。下半年,用工成本提升将是众多太阳能企业将面临的一个考验。”
        与此同时,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尤其炼钢用大宗商品进一步涨价,三季度铁矿石平均价格将上涨30%至35%,而此前第二季度涨幅已达90%至100%。作为对钢材刚性需求的太阳能行业,配件涨价预期明显。
        在本轮用工成本及下半年原材料涨价引发的生产成本压力之下;加上行业已从最初的“暴利”阶段,逐步过渡到市场成长期,竞争加剧,利润下滑,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三重压力之下,2800家太阳能企业,有多少还能存活?目前有行业媒体人士率先表达了“洗牌开始”的观点,预警部分太阳能中小企业被挤出市场的担忧。
        “太阳能光热产业必将进入到‘规模化竞争时代’,须以规模对冲下半年多重风险。”陈荣华阐述,“如果以产能来划分未来三年行业的进入门槛,年产销50万—100万台才有资格存活,100万—200万台属于二线企业,而200万台以上,才能稳守一线企业地位。”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14 07: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中国光伏——扩张仍在进行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和各国政府的激励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和市场得以迅速发展。2000年至2008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2008年产量达到6.4GW,而2009年产量将达10.5GW。至2009年全球累计装机总量已超过20GW。
        中国光伏产业仍在扩张
        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近几年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电池产量达到1,088MW,占世界总量的29%,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电池产量超过2,600MW,仍为世界首位。
        2009年的中国光伏市场经历了从停产、复产、再到扩产的过程,忙得不亦乐乎。尽管市场一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从第二季度开始,随着欧美光伏市场的回暖,各大公司的发货量也随之增加。外加德国政策补贴的下调预期,使得2009年第四季度较之往年更加热闹了起来。此外,再加上中国在去年出台的多项利好政策,国内的几大光伏企业纷纷扩产。2009年的电池产量超过4,000MW,约占世界总量的40%,仍然雄居世界首位。
        2010年扩张仍将进行。电池厂商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无疑增强了对供应链上游的需求。如果保守估计中国2010年将达到7GW的电池产量,那么大约需要5万吨的多晶硅。至2009年底,中国本土能生产的多晶硅在2万吨左右。而2010年,仅GCL一家就将达到1.4万吨左右,但即使这样,部分硅材料仍需进口。
        光伏市场的调整机能是相当迅速的,硅片厂商的扩张从设备商开始。今年二月底GTSolar宣布与一家中国客户签订两亿美元新合约,提供DSS450拉晶炉与辅助设备与服务,包括一位中国大客户再委托的1.37亿美元订单。笔者估计像中国客户这样大的手笔,大约相当于200台炉子的订单,约能达到1.8GW的产量。不仅产量的需求在往上下游传递,光伏企业本身也在往上下游拓展。产硅大户GCL在今年1月收购高佳(300MW)后,计划年底扩产至1GW。
        规模化的效应无疑将帮助中国厂商摊低成本,在价格说话的光伏市场,可靠的质量以及便宜的价位还是立足市场的不败法宝。此外,平价上网即将带来的拉动效应也将使这个产业为之振奋。德国计划自今年7月1日起将太阳能光伏的补贴调降16%。那么对于地面电站来说,将从目前的0.288欧元/度补贴下调至0.241欧元/度,然后每年下调10%。2011年补贴将为0.218欧元/度,2012年补贴为0.196/度,这样到2013年补贴为0.176欧元/度,在德国电价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平价上网。德国市场即将出台的政策变化无疑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平价上网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相信中国的扩张是对光伏市场信心的展示,同时也是对未来全球光伏产业的看好。
        政策引导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经历了2008年底的金融海啸,让政府看到了中国光伏企业对外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以及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影响。2009年中国政府迈出了发展中国光伏国内市场的重要一步。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市场,财政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3月颁发“太阳能屋顶计划”,对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农村及边远地区建筑光电利用等给予定额补助(15元至20元)。截至2009年11月,共91MW项目获批,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都参与了该项计划。仅尚德一家就占到近20%,是这项计划的最大赢家。
        同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推出“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边远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至2009年11月,共304个项目,总计643MW获得金太阳政策补贴。其中261个项目合290MW为光伏屋顶项目,35个项目合296MW为光伏电站项目,18个项目合46MW为边远地区的离网项目。
        643MW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虽然已是有象征意义的一步了,然而比起中国现有的产能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规划,业内对中国下一步的政策支持还是有所期盼的。可以看到美国、欧洲、日本到2010年的光伏装机量规划分别为5GW、10GW、8GW,而到2020年的规划分别为36GW、41GW、30GW。相比之下,中国“十一五”规划制定的2020年发电装机量仅为1.6GW。令人鼓舞的是,即将出炉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很有可能将2020年的发展目标提高到20GW。更有人推测,政府将进一步提高产业振兴规划目标到30GW,以实现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节能减排目标。
        2020年实现30GW应该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对照2009年SEMI中国光伏咨询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光伏发展路线图初探》白皮书,委员会呼吁中国光伏要争取于2020年实现30GW安装量,早日达到光伏发电占电量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
        在等待中央政府的扶持和振兴政策出台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加快了扶持太阳能产业的步伐。江苏、浙江、陕西、上海、天津、成都、内蒙等十余个省市纷纷出台地方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各地方的太阳能发展目标和方向,创造绿色GDP。而以江苏、浙江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光伏并网电价补贴方案等政策,以激励当地光伏产业和光伏应用市场的发展,也为中国下一步实施上网电价法起了示范摸索的作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18 2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能企业上市可获百万元补助
    昨日记者从昆明市财政局获悉,为了进一步推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昆明市将设立太阳能产业投资基金,并对拟上市的太阳能企业给予一定扶持,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可获100-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据了解,昆明年均日照2250小时左右,太阳辐射年均5461兆焦耳/平方米,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发挥这一优势,昆明市在已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补充政策,推动太阳能产业加快发展。
        将设立太阳能产业投资基金,委托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资2亿元,计划通过融资达到20亿元以上规模。通过阶段参股、到期退出、滚动使用的方式,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
        对于太阳能企业,拟上市的将加大扶持力度,根据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企业100万元的前期费用补助;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根据其上市融资额,市政府给予经营班子100-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此外,昆明市在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同时,争取在昆明市进行光伏发电电价补贴试点。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21 19: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伏产业前景依然光明
    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全球总裁宋博思和公司驻欧洲、中东及非洲区企业传播总监Brandon Mitchener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依然看好光伏业发展前景。欧洲光伏市场的收缩让第一太阳能也开始转战中国。  
      光伏前景依然光明  
      记者:近期德国宣布削减光伏发电补贴,引发了业内对光伏市场前景的担忧。你怎么看待2010年全球光伏行业?  
      宋博思:光伏市场目前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非常清楚,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不管是德国市场,还是在美国或者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都会非常强劲。尽管别的某些行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增速放缓或者衰退,各国对更清洁能源和经济方案有强劲的需求,因为这是21世纪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前景还是不错的。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优先法》(EEG)仍然是全球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项清洁能源立法。这个法案创建了一个很好的架构,让公司不断地降低成本,从而开拓未来的新能源市场。  
      记者:第一太阳能2009年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Brandon Mitchener:我们仅去年销售的发电量超过了1000兆瓦,实际上这个量超过了前面十年的总和。我们的产能在2005年只有25兆瓦,到去年达到了1200兆瓦。目前在全球光伏市场中,第一太阳能占全球市场18%的份额;第二是尚德,占12%。  
      组件成本持续下降  
      记者:公司太阳能产品的组件成本是多少?  
      Brandon Mitchener:目前我们公布的最新成本是每瓦85美分,是行业中最低的。我们的目标是在2014年的时候将每瓦成本降低到52美分-63美分左右。  
      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降低太阳能光伏板本身的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希望达到的是系统平衡。一个太阳能光伏项目在安装、支持、运营、维护方面的成本都能下降,才能使得太阳能光伏成为可用、实惠的项目。  
      记者:第一太阳能能够实现最低制造成本主要是利用碲化镉(CdTe)这种技术,现在这种技术的转换率是多少?  
      Brandon Mitchener:薄膜太阳能光伏板能源转换效率不断提高,目前达到了11.1%。我们期待在未来转换率会持续提高。现在在实验过程中转换率已经达到了15%到16%。  
      期待上网电价  
      记者:最近国家能源局发文,对光伏项目继续采用招标电价,而不是固定电价。公司对中国未来几年还进行招标电价有什么看法?  
      宋博思:我们一贯认为固定的上网电价是比较理想的政策,能够促进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发展。因为它会建立长期明确的规划,让所有的公司,投资者或者是其他的参与方有明确的判断,了解未来的发展,也有信心进一步投资。这样会给投资者一个固定的投资回报预期,他们会更多地愿意进行投资。  
      太阳能的电站项目和其他的是不一样的,项目一旦建好以后,要运行25年,并且是以优异的表现和稳定的发电水平来运行25年、30年甚至40年。  
      上网电价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在德国尤其成功,继而推广到整个欧洲,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相信中国也在考虑能使用或者是沿用这样的政策,相信中国的领导层会找到最适合中国市场的上网电价的模式。  
      记者:2009年9月8日,第一太阳能宣布在未来10年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装机2000兆瓦的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投资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也是美国企业首次大举进入中国光伏领域。公司为什么选择在鄂尔多斯投资这样的大项目?  
      宋博思:这个项目所在地是在鄂尔多斯杭锦旗的新能源示范区。这个区是非常合适发展太阳能项目的理想平台。那边有广袤的土地、阳光照射非常的充足,有现成的电网基础设施可以接入。当地已经看到了新能源发展的未来,他们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支持新能源的发展。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21 19: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风能:我国风能未来发展方向和制高点
    众所周知,在所有新能源中,风能是技术上最成熟的绿色能源,而且风资源储量非常丰富。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陆地10米高风能技术可开发量为2.5亿千瓦,海上风能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因此,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看风能,风能发展前景在海上,海上风能将成为我国风能未来发展方向和制高点。
        近期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34台3MW风能机组全部并入电网,标志着我国第一座规模化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同时,我国首批百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预计9月底前中标结果揭晓。这意味着海上风电已经正式亮相中国绿色能源舞台,开始奉献清洁电力,效力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风电上网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电网建设速度跟不上风电场建设速度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风电本身存在的缺点造成的。由于风速的不稳定性造成风电的波动性,从而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挑战。目前,电网吸纳风电比例为10%--20%,超过此范围将会引起电网弃风情况发生。现在一些项目为了保证风电不被浪费,计划采用抽水储能方式来调峰。但是,我国风能项目大多集中在三北地区,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采用抽水储能方式来调峰在我国不宜推广。
        还有一些项目为了确保风电正常上网,计划建设与风能项目匹配的火电项目来调峰。这种做法目前看是可以的,但是长期看来是不可取的。目前,中国经济还保持着快速增长,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增长;同时,风电还缺乏独立上网能力,还需要火电来调峰。因此,计划建设与风能项目匹配的火电项目来调峰目前是可以接受的,也是迫不得已的,也只能是一种过渡时期的做法。
        但是,长期采用这种措施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风电的生命力在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如果发展风电必须上马匹配的火电项目,则与风电所倡导的清洁电力宗旨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当火电厂由于煤炭资源供给不上(由于冰雪灾害、道路交通不畅等)而造成火电停机时,当社会对于电力需求降低而造成火电停机时,当几百年后由于煤炭资源匮乏而造成火电停机时,我们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电力呢?我们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清洁电力呢?
        因此,发展风电必须发展风电独立上网能力,即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例如大容量储能电池)来消除风电由于不稳定性而造成的对于电网的冲击,让风电可以任意上网,独立自主地提供清洁电力、绿色能源,这才是风电的生命力所在。如果2020年后,风电上网还需要火电来调峰,则风电必将逐渐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海上风电目前规模还很小,而且海上风能项目处于风电规模较小的华东电网辖区,目前上网还不存在问题。但是长期看来,海上风电与陆地风电将共同面临上网难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21 19: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指,太阳能将成人类能源解决方案
    世界太阳能光伏领域的科学家施正荣今天表示,相信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可让太阳能在地球任一高度提供能源,使太阳能电力走进千家万户。
      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举行“科技创新创造美好生活”分论坛。曾在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攻克了“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难题的施正荣发表题为“低碳城市与太阳能发展之路”的演讲。澳洲学成归来的施正荣,回国前曾在澳大利亚参与筹建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并主持了第二代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研发。
      施正荣指出,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已不能满足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城市是人类必然选择。他说,在上海世博会上人们已能看到,太阳能在未来城市中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原料储备丰富、技术革新快速、成本低廉等都是太阳能无可比拟的优势。施正荣说,太阳能正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可靠的能源。他坚信,太阳能将是未来人类生存的能源解决方案。
      施正荣指出,过去5年,太阳能的利用在中国有了很快发展。他预计,到21世纪末,中国70%的电力或由太阳能提供。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6-21 1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太阳能电池生产规模领先
      在太阳能电池生产领域,中国已取得重要地位;在消费领域,中国也将成为使用太阳能的大市场。将太阳能全面导入建筑领域符合大规模城市化的国情。但太阳能应用中的主要问题还是“价格”,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技术可在三五年内将组建成本降低到平均每千瓦低于2000美元,但仍然高于风能、水力、核电等的成本,一般家庭难以承受。
      现在,制造太阳能过程中的耗能与产能比已经可以达到1:25。
      太阳能利用中的另一问题是不稳定,受到昼夜、季节和地理等条件限制。要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的储存技术很重要,但目前还不完善。太阳能要大规模使用就得靠智能电网,与其他电力互补,但智能电网的发展仍是个有待成熟的题目。
    二、风能建设速度最快
      风能设施建造费低廉,运行简单,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商业化程度最高、经济上也最适用的新兴产业,到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已经是全球第二,是目前中国最成熟也最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技术,但是也存在与太阳能一样的不稳定的问题,在电力的存储方面有着和太阳能一样的难题,同样也要靠成熟的智能电网技术来解决。
    三、核电装机速度将加速
      无论人们对核电的存废问题各持己见,兴建核电厂而且容易引起一些纷争,其最大的隐忧还是安全性。
      核电在目前的中国发展还是非常迅速,从经济和安全方面来看,核电已经具备与常规煤电、水力发电竞争的优势,核电、水电、火电在中国有三足鼎立之势。
    四、生物质能难以形成产业链
      生物质能中国已经有相当长时间的应用,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生物质的直接燃烧阶段,商业化程度很低。
      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包括林业副产品、农业废弃物、生活污水、禽畜排泄物、工业有机废物等,从陆地到海洋,分布广泛。有研究指出这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年产量远远超过世界总能源的需求量。虽然如此,因为其极为分散,其收集的成本过于高昂,再加上加工的技术也不成熟,目前还不能在能源市场上站有一席之地。目前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乙醇汽油等扩大试点工作。但相对来说,许多技术都还处于试验的阶段。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7-5 20: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能否弯道超车自主品牌发展矛与盾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在知名品牌的创建、核心技术的掌握、国际市场的拓展等多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汽车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品牌战略要清晰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成为异军突起的力量,但也面临着严重困局。首先是“自主品牌”的概念问题。有人说,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来说,自主品牌的内涵包括自主的含义和品牌的概念。
      自主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具有对品牌完全的掌控能力和决定权利。而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辨认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所以对汽车企业来说,品牌不仅代表汽车本身的质量、性能以及完善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但也有人认为“自主品牌”的说法是伪命题,没有“他主品牌”,哪来的“自主品牌”?针对合资品牌而言应该叫“中国品牌”或者“民族品牌”。3月两会期间,长城汽车老总王凤英就倡议用“中国品牌”这个概念。这个争论反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汽车企业开始重视品牌问题。本文使用“自主品牌”的提法是缘于约定俗成,并不代表同意或反对这个说法。
      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与谋一时。品牌必需用战略的眼光来对待,经济发达国家是由跨国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组成的群体来支撑,谈不上有规模工业体系的瑞士,也有世界著名的军刀品牌。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并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光荣的历史责任。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虽然开始重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但大多数厂商仍然以广告促销、渠道建设、产品推广为主导,对于品牌的建设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广告诉求也大同小异,未能明确传播品牌的特性。
      国外的汽车品牌都是历经磨难积极探索,才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如美、德、日等具有知名汽车品牌的国家,所拥有的汽车品牌都是经过长期市场竞争后,优胜劣汰形成的。汽车营销专家苏晖认为,自主品牌企业对品牌长期的战略构建,需要考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他列举了宝马汽车近百年发展历史,虽然历经沧桑,几经改款,宝马目前的所有产品仍然以“系”作为命名的主轴;同样梅赛德斯-奔驰的“级”也让奔驰品牌经久不衰。国外汽车品牌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如“沃尔沃”的安全、“丰田”的节能、“宝马”的速度,以及“劳斯莱斯”的尊贵和卓越。这些品牌的定位在迎合了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1998年8月8日,经过李书福的艰辛努力,第一辆吉利汽车“豪情”终于在浙江省临海市下线,吉利豪情两厢轿车是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一辆轿车,也是中国民营造车企业的第一辆汽车。紧接着,奇瑞“风云”和“旗云”、吉利“美日”、长城“赛弗SUV”等车型相继出现。2001年3月,奇瑞“风云”轿车上市,短短两年时间就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当年还被评为“国民车”的代表,可谓“固一世之雄也。”
      现在吉利调整了自己的品牌战略,由帝豪、全球鹰、熊猫担纲,奇瑞也推出瑞麟等产品,连LOGO也作了重大改变,短短几年一些品牌消失或改名了,用苏轼的话说“而今安在哉?”
      吉利汽车发起征名活动,与其说重视了品牌问题,不如说反映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品牌战略上的短视与缺失。同样问题也出现在国有大型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上如名爵、荣威等。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工业由于受政府的高度保护,企业很难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观念,而且定位不明确,缺乏内涵和鲜明的特征,造成品牌形象模糊,定位混乱。特别是“红旗”轿车的沉浮令国人如雾里看花。
      苏晖指出,近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车型发展很快,但是产品命名却趋于多元化,使得产品品牌的声音甚至大于企业品牌,他认为这已经为自主品牌企业敲响了警钟,正所谓“名噪一时易,留芳千古难”,想要打造百年汽车企业,首先要考虑如何将产品与企业品牌做适度的关联,同时不断打造、强化、诠释品牌内涵,使品牌个性鲜明,并且能够长期延续、传承。李书福曾慨叹国外某款车,“成本也就50万,却要卖600万”。实际上这款车的成本不到50万,那550万是品牌溢价。品牌溢价是汽车产品打开市场的有力武器,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作强的基石,奇瑞老总说得好,没有品牌,只能卖产品。
      品牌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短板,要凭借过硬的产品彻底改变自主品牌“低价、低质、低档”的旧形象,完成从“品牌大国”到“品牌强国”的转变。
      创新思维应拓展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能够异军突起,得益于创新,无论是李书福一门心思要造汽车被人称之为“疯子”,还是奇瑞靠翻牌的金融公司支持成就今天在中国汽车界的地位,没有创新机制就没有今天中国汽车业群雄并起的局面。
      自主品牌自从1998年吉利、奇瑞先后创办以来,到逐步形成气候,盘点发展发展模式、思路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创新模式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和家庭轿车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与想象力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经济行为,有可观的利益发生。后者是思维空间的拓展,当这种拓展成为商业模式并获得收益时才成为创新。熊彼特对创新有全面而精辟的表述,最重要的一点是经济效益,这是创新区别于发明创造的根本。
      创新机制也体现在差异化上,这是自主品牌在竞争中重要策略。近年来这些企业从技术到市场突破口,差异化发展日益彰显。如“车内环保”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国内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问题。长城汽车在自己产品中提出“健康”车的概念,打出环保牌。旗下的风骏、哈弗、炫丽、酷熊等主力车型通过了欧盟目前实施的涉及车内环保内容的3R认证标准认证。
      奇瑞则瞄准了海外市场,目前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伊朗、印尼、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建成十一个生产基地,另四个工厂也将陆续建成投产。
      营销大师舒尔茨说:新营销就是要从“请消费者注意”转向“请注意消费者”,研究成果表明,自主品牌汽车壮大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产品、价格和渠道三个方面实现了差异化。注意到消费者(市场)的需求而生存发展起来的。
      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创新并未形成文化氛围,自主创新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硬件投入逐年增加,但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和制度软环境没有形成气候。
      专家指出,汽车产业创新是以实践性和积累性为特征的,有创新也就意味着必然有失败。因此构建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必要环境。但现在不少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自主创新时,忽视了创新文化和制度软环境的建设。
      就创新的定义而言,技术创新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本身,它还包括了体制、管理和组织方面的变革。目前中国汽车产业依然是国有经济为主导,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虽然全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少,但管理和组织方面的创新活力仍然不足,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企业的机制存在缺陷。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机制仍然有待完善。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项资源性因素中,产学研合作资源最为缺乏,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平台。
      汽车金融服务以及针对未来发展趋势投入的研发方面,仍与世界一流车企存在着不小差距。
      产品之矛日渐锋利
      产品品质和研发创新始终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核心,更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品质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自主创新是命脉、科技进步是动力”。他们总结的四句话概括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精髓。
      中国一汽自主战线全面发力是2009年经营的突出亮点。企业以市场为核心,以产品为龙头,清晰自主产品路线图,全力推动自主产品竞争力,使自主战线呈现出新产品投放不断突破、产能不断提升、销售不断攀升的喜人局面。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说,长城坚持致力于自主创新,发展民族品牌,不论是发动机、变速器,还是整车,都坚持自主研发。他坚信中国制造能够赶超发达国家、坚持用创新技术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这就是民族品牌的精神!长城发动机工厂目前的生产设备,包括曲轴线、缸体、缸盖的加工线,基本上都是采用欧美国家最先进的设备。而且,在工厂设计方面充分融入了精益生产的思想,大量地使用了现代的物流技术、防缩技术,引进了世界顶尖级的检测设备,为长城未来发动机的质量稳定、可靠性打下了基础。
      王凤英则概括长城与其他企业两点不同。第一,体制不同,企业的文化、策略、结构,和其他企业大大不同。第二,注重发展的战略战术,讲究核心战术的有效性、灵活性,及时把握和跟紧市场的脉动不同,随着市场的变化灵活地改变战术,使之准确地跟紧市场的定位。
      长城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一直做皮卡,连续7年第一。之所以生产皮卡正是因为看中皮卡可观的市场,而长城也能在当时的情况下集中自己的资源,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后来生产SUV以及现在的CUV哈弗也正是基于以上的判断,认为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实力能够在这个品牌领域中做到最好。长城之所以会成功,正是因为长城是个非常会利用战术的企业,能够很准确地利用和整合自己的资源。
      长城以汽车整车出口为切入点来提高中国汽车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逆势中长城精灵在非洲销量火爆。在与海外经销商确定了“真心伙伴、双赢互动”的理念。同时在海外的品牌建设销售和服务网络拓展、技术输出、建立配件中心库、海外建厂等项目已全方位展开。
      上海汽车在认真谋划长远发展,全面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注重以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带动发展规模的提升,这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在上汽发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一是继续深化自主品牌建设。长期坚持创新型企业建设,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去年被评定为第三批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上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也实现了快速突破。并在市场上初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上汽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树立上汽自主品牌中高端品牌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优势,努力打造拳头产品。
      目前上海汽车公司“双品牌”的自主品牌战略已经形成,与自主品牌配套的营销体系、研发体系、制造体系、采购体系和核心零部件体系已经建立。凭借多年来合资企业的积累,上汽发展自主品牌至少有三方面优势。一是人才优势,合资公司是上汽人才的天然蓄水池,公司发展自主品牌时只需在集团内部招聘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二是营销优势,公司既熟悉中国本土市场,同时通过合资企业也形成了建立现代化营销体系的能力。三是零部件配套优势,多年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建立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
      江淮汽车的自主品牌产品是在国际质量保证体系的严格监控下完成的,经过30多道检验关,采用德国汽车界的奥迪特评价体系。在零部件本土化方面,每一个国产化零部件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筛选。历经46年的时光磨砺,江淮在自主造车的道路上坚持品质战略情怀不改,一直坚持追求高品质,绝不让一辆不合格的次品车流向市场。
      在坚持品质战略的基础上,正确解读与把握政策导向,发展具备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江淮快速成长的又一关键因素,江淮汽车从两个方向调整产品结构:一方面推出高端产品,将产品线向高附加值方向拓展;另一方面推出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拓展农村市场。一是突出轻卡作为核心业务,二是突出乘用车作为战略业务,将优质资源集中于优势业务上。不仅顺利完成乘用车业务的飞速拓展与战略转型,江淮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其市场表现更是经济发展的直接体现。
      尽管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取得巨大成绩,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差距——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目前国内自主汽车整体研发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虽然当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有自主创新的计划,但是在小车型和低端车型中多为逆向开发,从而影响了品牌塑造。虽然大部分汽车企业已建立了研发中心,但这些研发机构尝试开发新车,资本和人才条件缺乏。资源分散使用,用江淮老总左延安的话说,“几百万人民币的资金也要搞新能源的开发”。所以只能是产品的局部改进,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创新。
      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是最直接有效支持技术创新的方式。可是中国的汽车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基本在1.4%-1.8%左右。汽车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企业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汽车工业的研发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3.56%,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人才和研究力量。研发费用和研发人才的差距,导致自主品牌对国外技术与产品的持续依赖和产品质量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所以长城老总对需要大量资金人才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表态说,要搞“跟随战略”。
      新能源汽车能否弯道超车
      严峻的能源形势需要技术创新闯关开道。面对目前的能源形势,寻找新的能源技术路径,已成为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能源困境,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论是新消费税,还是燃油税,全都指向以能源技术为主的汽车技术创新。燃油税开征,给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等重点生产小排量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机遇。
      于是一些企业认为这个机遇有可能出现“弯道超越”的局面,这种情绪以比亚迪为代表。早在2003年,比亚迪首次确定发展“双模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当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烧钱。但是比亚迪老总王传福认为:“一个正确的战略决策,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后来正是巴菲特看中这个战略,开始对中国企业进行长期战略性投资,成为比亚迪最大的海外股东。王传福说,比亚迪的双模电动汽车经受了市场和环境的双重考验。他预判资源不可再生和大气环境问题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比亚迪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双模电动汽车”为这个思考提出了解答。王传福强调比亚迪的“核武器”就是电动车技术,他们要将对环境的珍视和企业的发展命运进行捆绑,通过传统的“油动”向“电动”进行革命性转化。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新能源项目大多集中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力方面。目前,江淮作为国内集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自主品牌综合性汽车企业,不仅产品线最全,在新能源研发领域也有建树。2003年安凯获得了纯电动客车国家公告,是国内首家成功获得纯电动客车公告的企业。近年来,安凯在油电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和燃料电池客车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截止到08年底,安凯已经申请包括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客车在内的5个新能源车型国家公告,是国内拥有新能源车型国家公告最多的企业之一。
      目前安凯已经完成新能源客车的生产线的建设,2012年产销预计将达到3000台。在消化、吸收安凯锂电池+超级电容电电混合的技术方案基础上,针对江淮新推出多功能商用车轿车化的全承载型车身及12V的低压电气系统(大客为24V)特点,创新性的提出了具体布置方案与电气系统要求,样车开发工作即将结束。
      但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中国整体工业水平与与经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局部达到或者居于领先地位并不能化解豪言壮语与短板软肋反差的尴尬。除此之外的隐形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上海汽车公司的软硬实力在其他企业中算是佼佼者,但上海汽车认为电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是“三电”:动力电池系统、电驱模块和电控系统。公司的发展思路是动力电池系统外购,主攻电驱模块和电控系统。因为电池的能量密度、膜技术、凝胶电解液等关键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成本问题。
      汽车专家陈祖涛认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搞电动客车的路子是可行的,因为城市客车的行驶里程有限,跑不动了可以就近充电,而小客车就困难多了。他认为将来燃料电池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膜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可能会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无论是江淮的电动客车、上海汽车的电池外购,还是长城汽车“跟随战略”,都体现了这些企业的“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日渐成熟的标志。
      兼并重组是自主品牌的磨刀石
      自主品牌产品的矛锋要锐利,必须经常磨砺。兼并重组就像磨刀石一样不断保持其锐利。北汽成功收购萨博后,将获得三个重要平台:Epsilon平台、 GM2900平台、 GM2400平台,并从萨博手中购买了2.0L系列、2.3L系列共八款发动机,这对于北汽发展自主品牌做出很大贡献。
      而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打破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没有豪华车的局面,沃尔沃将成为中国的第一个豪华汽车品牌。尽管李书福强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但吉利可以通过沃尔沃在全球的影响力,提升整个吉利品牌的形象,有助于吉利更好的拓展国际业务。
      广汽集团增持长丰汽车29%的股权后,长丰汽车改名“广汽长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丰汽车一直想干出三菱长丰之外的自主品牌的轿车很快美梦成真。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重组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后的长安汽车成为国内生产基地最广的汽车企业集团,将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六大生产基地,并在马来西亚、越南、伊朗、乌克兰等国家建有海外基地,整车生产能力达到220万辆。
      这些兼并重组和收购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并加强与国际上各个层面的通力合作,着重进行二次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改进和再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有的先进的技术真正实现技术跨越和赶超,进而实现集成创新,逐步打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国家支持之盾要加固
      中国的国有汽车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受到政府的保护,由于体制原因发展不快,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的“鲇鱼效应”,极大地激发中国汽车企业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居功至伟。
      根据日韩国家汽车产业的崛起经验,本国汽车工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国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从而规避企业因为经验和认识方面的不足而带来的一系列不利于车企发展的风险。在国家支持上,韩国用行政手段来支持现代,大宇等大企业的兼并重组;还动用国家财政拨款直接联合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汽车关键技术的攻关;在税收和政策上也是大力支持韩国车企实行“出口导向型经营战略”。
      韩国政府对于韩国车企在技术升级、出口和扩大规模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让韩国在短短四十年内一跃成为汽车生产大国。
      日本政府也运用税收、行政限制等方式鼓励本土汽车企业在科技创新、小排量汽车发展、抵制进口冲击等方面有所作为,成为世界汽车强国。
      中国政府应该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加大支持力度,东风公司副总经理李绍烛建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源”和“本”,是企业做强做大自主品牌、实现“走出去”等战略目标实施、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支撑。作为企业,要进一步注重研发能力建设、完善自主创新动力机制,从政府来讲,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强化对重点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和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建议给予企业重点试验室或研发中心建设系列的、明确的政策优惠(如融资、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
      ——扩大用于技术开发的进口设备免税范围。建议将目前对企业集团所属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进口设备免税的优惠政策扩大到集团内围绕该企业技术中心所形成的整个研发体系(包括集团内的子公司技术中心);
      ——国家科技计划和科学基金应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活动的支持(如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等),扩大国家技术创新计划专项资金(如863计划、973计划资金)对企业的投入,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完善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模式的各项政策,明确产学研各方利益、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并建议产学研结合项目可享受创业投资的相关政策扶持。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7-7 20: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巴可再生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7月6日,巴西矿业能源部部长Márcio Pereira Zimmermann参加上海世博会巴西馆组织的“推动巴西城市发展的能源”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巴西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先的国家,该国计划在未来继续挖掘水电、生物能源、风电、核能、太阳能等的应用潜力,在这方面和中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据Zimmerman介绍,巴西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全部应用能源的比重达47.2%,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6%和经合组织(OECD)的6.8%。其中甘蔗制品占可再生能源比重最高,为18%,水电为15.2%,传统生物能源为10.1%,其他可再生能源为3.8%。
      根据巴西国内的规划,到2019年将把可再生能源比重继续提高到48.4%。值得注意的是,石油占其全部能源的比重将由2009年的37.9%进一步下降到31%,这在正大力开发油田的巴西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目前我们已经在深海前岩层(pre-salt)获得了重大发现,已探明的五个区块石油总产量将达到130亿至210亿桶。过去巴西是一个石油进口大国,现在已能实现自给,从2015年起巴西将成为石油出口国,2019年的目标是每年出口2000万桶。”Zimmerman说。他认为,巴西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除了保证满足现有石油需求和国家能源安全,并不会提高本国的石油使用比例。“我们希望留下更多能源利用的空间,把巴西定位为一个石油输出国。”
      尽管如此,在巴西未来十年的能源投资总需求5280亿美元中,仍将有70.6%,即3733亿美元用于石油、天然气。剩余部分则将分别有22.5%和6.9%投资于电力和生物燃料行业。
      水力发电一直是巴西主要能源资产之一,占其全部发电量的80%以上,但Zimmerman表示,其水电潜能目前仅开发了30%,巴西计划在亚马逊地区继续重点发展水电站。并且,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巴西借鉴了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做法,提出了低影响水电站建设的新理念——“平台发电站”(Usinas Plataforma),即在无人居住的区域建设发电站后,将所有人员撤离,在当地重新覆盖绿化,并设立环境保护区,水电站运行则主要采取远端信息化的方式操作,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Zimmerman说,这一理念目前已在Tapajós水电站实现。
      另外,甘蔗乙醇也是巴西引以为傲并广泛运用的可再生能源。对于中国国内对生物乙醇影响粮食安全的质疑,Zimmerman表示,在巴西,甘蔗乙醇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巴西甘蔗的这种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但在汽车能源的应用率上却超过了50%。”他还表示,巴西是目前全球甘蔗乙醇生产效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但他们并无意成为甘蔗乙醇的输出国。“我们希望能传播甘蔗乙醇提炼的科技,使乙醇商品化,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应用。”
      在中巴能源合作方面,Zimmerman对前景表示乐观。他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水电站(19万个),是巴西的1倍以上,在水电方面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另外,中国的多家企业也已经或准备参与巴西重要的风电项目建设。此次论坛亦有不少中国企业参与,他希望借此机会促进双方了解和投资,加强这两大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合作。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7-7 20: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如何走出“产能过剩”怪圈?
    能源产业是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为了占领这个制高点,世界各国正在你争我抢。在中国,由于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仅以风能为例,到2009年,中国各地的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为风力发电提供机器设备的风电制造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各地风电场也普遍经营困难,近1/3的风电机组闲置,在内蒙甘肃的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风机建成后“晒太阳”的现象。
        据预测,今年中国并网发电的风电大约只占到全社会总发电量的3%,由此可见,风能并没有过剩,反倒是太少。但是为什么又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呢?
        显然,中国的风电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怪圈。社会投资风电的积极性很高,产能连年增长,但是生产出来的风电进入电网却十分困难,造成了极大浪费。风电上网为什么这么难?风电产业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呢?
        [记者]:我是中央台经济之声记者覃勇。我现在是在河北省张北县正在建设的一个风电旅游观光园,我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草原上到处是迎风旋转的白色风机,看上去很是壮观。
        在张北,记者采访了一位叫叶淑贤的民营企业家。叶总是天津人,原来做房地产生意,2005年来到张家口市张北县投资风电。经过5年苦心经营,投入近20个亿,她的风电场到今年年底将达到20万千瓦并网发电。
        [叶淑贤]:“05年或者04年就出台了一个7号文件,新能源无条件允许接入电力公司总网。我一听挺好,我们从那时起就着手搞风力发电。
        [记者]:你还是比较看好这个长期的投资效益的?
        [叶淑贤]:我觉得这个行业确实比我搞房地产要好得多。能源比较稳定,国家不能拿能源上下浮动是吧?”
        [记者]:由于风电入网资源紧张,国家不得不在入网标准上进行一定限制,像叶淑贤这样的小型风电企业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叶总的风电规模小,为了上网,她不得不自己投入5000万搭建起本来应由国家电网搭建的上网线路。
        [叶淑贤]:国家发改委给的百万级计划内的规划,不给民营企业,几大电力公司分配了。今年新出台了一个政策,省一级的5万级以下的基本上就限制批准,意思就是给国家计划内的百万级让路。
        [记者]:那你现在受到这个限制吗?
        [叶淑贤]:我肯定受限制啊。
        我国风电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偏远地区,处在国家电网的末端,由于风能发电不够稳定,风电上网难一直是个问题。张北坝上草原是风电投资热土,四千多平方公里的风电资源目前已经被20多家国营电企瓜分完毕。但占地装机其实只是表面,关键要看你发的电能不能进入国家电网。
        因为不能上网,2009年有1000多万千瓦的风机设备被闲置;因为不能上网,各地风电场普遍亏损经营,近1/3的风电机组闲置;因为不能上网,风力发电的规模上不去,电价自然降不下来,作为企业的国家电网自然也就没有接纳的积极性。
    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制约整个新
    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原本能够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能源产业,自身正面临着结构性困扰。
        风电入网真有那么难吗?要破解这一难题,第一,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协调和扶持,第二,需要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解决风电上网难的问题,第三,需要提高电网企业接纳新能源的积极性。
        有官员就表示,区区1200万千瓦风电不至于对电网稳定产生影响,风电入网难很大程度上跟电网公司对风电的消极态度有关,背后是钱在作祟。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张国宝]:“现在1200万千瓦相当于火电500万千瓦,说马上对电网产生了什么不稳定啦,这个那个啦,我个人认为,讲得有点难听,言过其实!但是作为网公司来讲,确实它现在对于接纳风电兴趣也不大。它们要是购买核电、火电,电量要比这大得多,也稳定得多,也可调控得多,它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风电?”
        解决风电上网难是盘活新能源产业的关键,而如何提高电网企业收购新能源的积极性又是关键的关键。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施鹏飞:
        [施鹏飞]:“ 从根儿上来讲,电网企业现在缺乏激励机制,电网在接受不稳定的风电里头,现在确实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调度上管理上的问题,过去没遇到过,在全世界也没遇到过,需要我们去闯,这必然会增加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本,那么这一部分必须要给补偿,而且要激励到风电接受的越多,电网企业的效益越好,这样它才能变被动状态转成主动状态,它才会尽量想办法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
        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能源经济学家韩小平认为,目前风能制造业产能过剩只是产业内部的协调出了问题,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就可以解决。
        [韩小平]:“我们应该星罗棋布的发展,不要集中地发展,集中发展之后对电网冲击太大。如果我们在东南沿海更多地建立一些风电,这些风电靠用户非常近,同时那个地方的的电网承受能力也比较强,也就比较溶剂吸纳这些电。不能一窝蜂地都挤到西部去,都挤到西部就意味着这个电是没有办法把它接过来的,即便国家电网公司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高特高压,搞智能电网也是非常难的。同时我们要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发展天然气,因为有天然气灵活调节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承受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这样的一些清洁的能源。”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4-1-19 11:23
  • 签到天数: 59 天

    [LV.5]常住居民I

    不准重名 发表于 2010-7-14 19: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建立
     国家科技部近日批复,以赛维LDK为依托单位的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通过了最后一轮专家论证和综合评审,已被列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批组建项目计划。
      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6亿元,其中科技部拨款300万元,科技厅及地方拨款1000万元,组建期限为3年。赛维LDK作为我国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确定为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目前,赛维LDK正围绕着硅原料的生产、配料、更大的硅锭、长晶过程的优化、更薄的硅片、成品率的提高以及更好质量的硅片开展一系列的研发。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