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22131|回复: 70
收起左侧

一个关于混炼胶的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08-1-6 1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讨论来源于硅橡胶群(群号25947461),不知道对做混炼胶的人士是不是有点启示?为便于认识,分成两段,全部原版照搬,该群是公开讨论的场所,在此公布我认为不会涉及商业机密或者个人隐私问题
第一阶段,问题提出,xuezi对问题的把握还有些不够深入,以为是生胶问题

2008-01-05 12:42:06 jerry519
大家中午好啊
2008-01-05 12:42:42 jerry519
有没有代理信越或瓦克硅胶混炼胶的啊
2008-01-05 12:43:30 jerry519
都没人说话啊
2008-01-05 12:46:23 jerry519
有人看到的话请与我联系
E-MAIL:jerry519@126.COM
2008-01-05 12:59:26 LSR技术
为什么一定要进口的呢?混炼胶现在国产的很多都可以了吧?
2008-01-05 13:00:23 jerry519
不是,我们要通过LMBG,国内的都不怎么行
2008-01-05 13:08:59 xuezi
进口的也不一定能够达到你的要求,只要弄清楚指标要求,国产的不可能达不到LMBG,更何况,进口的很多很多产品就是在国内采购原料做的
2008-01-05 13:09:59 jerry519
我知道应该支持民族品牌,但有些方面国内的就是不行,太有经验了
2008-01-05 13:11:27 xuezi
就混炼胶这个品种,国内在稳定性方面是有些不足,LMBG不过是卫生标准,达到这个要求对于混炼胶来说不是难事
2008-01-05 13:12:16 jerry519
你错了,它是德国一个食品标准,要求很高的
2008-01-05 13:12:45 xuezi
我当然知道它是食品标准
2008-01-05 13:13:01 xuezi
食品卫生标准
2008-01-05 13:13:21 jerry519
那你告诉我国内什么品牌的混炼胶能通过橄榄油测试?
2008-01-05 13:13:57 xuezi
我只是建议你和国内对质量要求比较严格的厂家联系,我自己不做这个品种
2008-01-05 13:14:24 jerry519
我都比较完了,没办法才找国外的
2008-01-05 13:15:47 xuezi
国内是抽提不过关吗?
2008-01-05 13:15:54 jerry519

2008-01-05 13:16:09 xuezi
其实就是低分子环体含量比较高而已
2008-01-05 13:16:14 jerry519
挥发物有时也不过关
2008-01-05 13:16:53 jerry519
因为我们做色胶,客户产品要达到这个要求,要签保证的
2008-01-05 13:16:59 xuezi
假如你用量很大的话,自己用个高真空闪蒸就可以达到了
2008-01-05 13:17:59 jerry519
我不做原料
2008-01-05 13:18:22 xuezi
那我只能这么说,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厂家:问问做扩散泵油的
2008-01-05 13:18:30 jerry519
买别家的混炼胶加其它的东西
2008-01-05 13:19:26 xuezi
你这个要求说难也难,国内一般商家是不会拉到那么高的,即使是一般进口品牌也是一样
2008-01-05 13:19:44 xuezi
他们就是将真空拉到低,釜内
2008-01-05 13:19:50 jerry519
我的主料是混炼胶啊,所以只能找国外知名品牌啊
2008-01-05 13:20:04 xuezi
一定要薄膜蒸发器
2008-01-05 13:20:55 xuezi
你自己能够测试低分子吗?
2008-01-05 13:21:26 jerry519
什么设备我不太专业,也不需要太懂!
我们送检
2008-01-05 13:22:21 xuezi
我意思是:
即使是拿进口的,自己没有能力检测低分子,后果也难以预料
2008-01-05 13:23:11 Jason Bourne
你要多少t信越的硅橡胶?
2008-01-05 13:23:21 jerry519
但是知名品牌有进一步的保障啊,我们可以先买一点去送检啊
2008-01-05 13:24:04 jerry519
目前还不能确定多少,先找到到符合要求的,然后再生产
2008-01-05 13:26:51 xuezi
建议你自己建立测试手段,这个不难
顺便说一句,国内厂家完全有能力达到你要求
2008-01-05 13:27:14 jerry519
好的,谢谢你的建议

第二阶段:xuezi认识到可能有些误解,jerry519应该是使用成品胶,这点非常关键

2008-01-05 13:33:17 xuezi
jerry519
你是取厂家成品胶测试的还是拿原生胶自己加工后测试的?
2008-01-05 13:33:37 jerry519
成品胶测试
2008-01-05 13:34:08 xuezi
那你路子就有些问题了
2008-01-05 13:34:21 xuezi
难怪达不到你要求
2008-01-05 13:34:28 jerry519
我们不做生胶加工
2008-01-05 13:35:01 xuezi
成品胶通常是加入了一些低分子的东西的:比如抗结构化剂
2008-01-05 13:35:28 xuezi
所以达不到你要求
2008-01-05 13:35:30 jerry519
我知道,还有些白炭黑之类的
2008-01-05 13:35:59 xuezi
还有脱模剂等等
2008-01-05 13:36:10 xuezi
甚至还有白油
2008-01-05 13:36:26 jerry519
但是做这个LMBG测试一般都是预处理的,我是说国内的胶好多做了预处理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2008-01-05 13:36:39 jerry519
二次硫化一般是200度  4H
2008-01-05 13:36:46 xuezi
那也没有用
2008-01-05 13:36:59 jerry519
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
2008-01-05 13:37:44 xuezi
要从使用的原料上防止,只要和厂家沟通,是可以做到的
2008-01-05 13:38:32 xuezi
200度,很多低分子根本就挥发不出来,即使是真空,扩散也很缓慢
2008-01-05 13:39:52 xuezi
你的制品是什么形状?
2008-01-05 13:42:25 xuezi
国内喜欢用硬脂酸锌做脱模剂,在混炼时就加入
这个东西对你的测试非常有害
2008-01-05 13:48:18 jerry519
我不做成品,是做色胶,用混炼胶做载体
2008-01-05 14:00:34 jerry519
谢谢你的建议,今后还有需要的地方请多指教,先下了,88
2008-01-05 14:00:37 jerry519
[share]

xuezi不清楚jerry519什么原因没有继续讨论下去,但到此,可以推测,使用成品混炼胶,达到jerry519的要求(严格来说是LMBG标准-德国食品卫生标准)是需要作些工作的,但不是说国内厂家就做不到,生胶一般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国内厂家是将生胶在高真空下经过170度左右的处理,jerry519自己也承认有些是可以,问题是出现在成品胶上,几乎可以断定是出现在成品胶混炼时使用的添加料
xuezi不赞同jerry519的一个观点:自己不是做胶的,是做色胶,所以不必要对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了解。且不说多学点东西对自己无害,至少这是个和自己产品密切相关的东西,了解难道不是很迫切吗?不清楚原因在哪里,自己如何找到满足自己要求的原料呢?不要说更进一步的发展了
其次,正确认识民族品牌问题,xuezi可不是民族主义者,只认品质不认主义,也并不一味的推荐国产,但凡开发遇到需要,首先是选择国产,即使没有办法要使用进口也不放弃国产的努力:原因并不是全部基于民族品牌,而是国内厂家相对好沟通,同时也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有机硅下游依靠的是什么:横向的广泛合作,上下游的相互支持

希望见此帖,做混炼胶的朋友:混炼胶依然是大有发展空间的,这个市场还远没有到头,往前一步,那是另一片天地,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当然舒服,然而呼吸困难,脱出去虽然孤独但自由而舒畅

XUEZI
2008.1.6 于 上海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yyeyu 发表于 2008-1-7 1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支持有魄力的民族品牌:victory:

该用户从未签到

TNT_YZ 发表于 2008-1-8 16: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XUEZI兄!!果然是行家里手!说的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jerry519 发表于 2008-1-30 16: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现有才看到XUEZI将我和他的QQ聊天记录发表在这里,看到XUEZI这么有心,真的很感谢。对此我觉得有必要要澄清几个问题:
      1.当天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原因是临时有事了,因为那段日子老总给我一个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合适的混炼胶,呵呵,有点急功尽利啊。因为本人不是学化工的,所以XUEZI兄和我讨论的一些专业的东西我理解起来就有点吃力了,加上时间仓促所以我就回了“不必要对胶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了解”这个意思,可能被XUEZI误解了。我本人也是想多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有时精力和知识体系上的不足没办法深钻(我在公司其实是担负管理职位的,公司有一位负责技术的老总,在这一块应该还有些造诣,我只是他管理上的助手)。
     2.我绝对不是崇洋媚外主义者,我也想一心支持国内民族品牌,当时的一种情况是我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做成制品需要出口,他们迫切希望知道各种成份能否通过LMBG要求,就向我们求证,也就带出上面这个问题。我非常认同XUEZI兄的横向的广泛合作,上下游的相互支持这个观点,事实上这是一个行业链扩充的必然之路,然而很可惜的是,国内一些加工企业,尤其是靠加工国外订单来生存的企业,与他们沟通起来就不像xuezi兄说的那样 相对容易 了。我们作为高温有机硅素材的提供者,下游生产厂家和客户现有不少于1500家,各种各样的企业都见过,感觉真的是參差不齐,本身有机硅在国内发展的时间就不长,行业不如塑胶那样成熟,对一些新鲜的技术要求和行业趋势的发展,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一味跟风,就拿这个LMBG标准来说,我碰到很多客户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产品通过LMBG认证没?我有时真的一言两语解释不清楚,因为客户本身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是一味的传承他的客户的意思,还经常传错话。我本身是做品质出身的,这类问题基本上都是客户采购来与我沟通,认知的差异性注定了沟通结果的艰难,我最怕的是对方最终不进行任何沟通只认死理:你有认证就买,没有就不买。如果是这种情况我就成了业务员的罪人了,呵呵!所以我说国内厂家不好沟通最主要的原因也在如此,针对一个新问题,他们只是一味的去要求上游供应商作这保证那保证而不去了解实质,这是很可怕的,就此而言我倒认为国外一些大公司(尤其是做技术含量有点高的产品)还是很认真负责的,尽管与他们沟通语言和联系方式经常会有障碍,但他们那种对技术专业的认真应该值得大部分国内企业学习。
      说了这么多,真怕被XUEZI兄理解成狡辩,真要那样我也认了,呵呵。前面说到我不是做技术的,如果上面的有给XUEZI兄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还请多包含。衷心感谢XUEZI兄的用心!


[ 本帖最后由 jerry519 于 2008-1-30 16:59 编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阿春-白碳黑 发表于 2008-2-2 1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论才能出新招

精彩!这类话题才能真正提高认知能力。学子兄,好样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8-22 11:0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jzq0922 发表于 2008-2-13 10: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限塑令:引发包装业大洗牌

    --------------------------------------------------------------------------------

    来源:华东国际塑化网 2008年2月2日

       
      《中国质量万里行》:从6月1日起,免费塑料购物袋将退出历史舞台,这个刚出台的环保新政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广大消费者更多的从购物方便、经济实惠等方面考虑,至于塑料袋造成的污染,却很少有人关注。请您从环保的角度,谈谈目前我国由于“白色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
      董金狮: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国已不堪塑料袋污染重负,就全国来看,每天仅买菜所用的塑料袋就高达10亿个以上,加上其他各种塑料包装袋,全国每天一次性使用塑料袋就高达30亿个。
      大量使用塑料袋,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白色污染”,同时塑料袋还浪费了不可再生能源——石油。据估计,我国仅生产塑料袋一年所消耗石油就达500万吨。此外,塑料袋的不规范使用,也对人们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获取利润,违规使用“回料”进行二次加工,生产食品用包装容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塑料检测站曾发现,市面上出售的低价超薄型塑料袋,原料大多是工业废料、塑料垃圾回收料,甚至是医用输液管等废弃物品合制而成的。
      《中国质量万里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会不会由于增加消费者负担,造成购物不方便?商家该怎样应对“限塑令”?
      董金狮:推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收费,而是为了环保。因此,商业企业不能只是简单地给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而应当仔细研究,怎样给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替代选择,引导消费者逐渐改变不环保的消费习惯。消费者也应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是污染的制造者。对消费者来说,对简单易行的环保举动不妨先来个尝试,譬如多拎菜篮子,多用布袋子,选择可降解的塑料袋等。即便使用普通的塑料购物袋,用后最好集中在一起,当面交给废品回收人员,而不要混入日常垃圾,随意丢弃。
      《中国质量万里行》:“限塑令”明确指出,从6月1日起,国内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都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能否完全杜绝白色污染?
      董金狮:尽管“限塑令”暂时没有明确,如果零售企业继续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但“限塑令”从一定程度上对减少“白色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国外经验,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后,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可以减少2/3左右。但“限塑令”真正落实,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深圳已尝试通过修订地方环保条例,对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下一步,国家相关部门有可能制定配套措施,完善监管部门的执法依据和处罚标准,加强“限塑令”在实际操作中的约束力。如果这些措施真正落实,将会从源头上大大减少塑料购物袋的需求量。以爱尔兰为例,通过对每个塑料袋征收税款,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左右。
      《中国质量万里行》:据悉,许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外对这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有哪些?
      董金狮:有消息说美国旧金山市于2007年11月已经成为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当地超市若再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将被处以罚款。塑料袋将被纸袋、布袋和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生物降解的购物袋所取代。同时,奥克兰市也将于明年初禁止超市用塑料袋。在日本,很多商店提倡使用布袋子,部分商店也提供塑料袋,但是需要收取较高的费用。最近有消息说,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而首都巴黎从今年就开始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在非洲,坦桑尼亚2006年就宣布禁止使用30微米到65微米厚的塑料袋。卢旺达从2005年开始就禁止使用和进口厚度在10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肯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对塑料袋征收120%的消费税,并计划从明年起将塑料袋价格提高660%。乌干达也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了一项禁用塑料袋的法令。
      在对塑料袋收取费用和使用方面,各国也各具特色:在欧盟,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对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在韩国,2002年韩国4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联手,将塑料购物袋单价统一为50韩元(1美元约合921韩元),一次性纸质购物袋单价统一为100韩元。韩国主要商场和超市把这笔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向顾客免费赠送非一次性购物袋,或用于捐助环保社团、为环卫工人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中国质量万里行》:请您从专家角度谈谈国家如何从政策、技术层面来辅助“限塑令”,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董金狮:一是应尽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购物袋生产,又能控制塑料购物袋使用量的
      约束机制。也就是不仅要向使用者开征“塑料袋使用税(费)”,同时也要向生产厂家开征“塑料袋污染治理税(费)”,这样可以缓解过多的污染治理费用负担,不使污染治理这一沉重的负担一味地由政府和社会担负着。二是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规范生产厂家和使用者的行为,遏制滥产滥用和乱扔乱堆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制售劣质塑料袋的地下黑工厂黑市场,不合格的塑料袋严禁进入市场。同时,提倡“绿色消费”,提倡“少用一点,回收一点,降解一点,替代一点”的消费方式,使消费者养成少用或重复使用购物袋的良好习惯。三是建议有关科研机构能够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开发研制出功能良好,价格适中,又不会污染环境或污染较少的替代产品,方便群众生活,使人类早日摆脱塑料袋满天飞的“白色恐怖”。第四是要尽快建立垃圾资源化系统,对废弃塑料进行合理处理和再生利用,形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及产业化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
      《中国质量万里行》:目前我国生产塑料购物袋的企业大约有多少家?生产能力是怎样的?“限塑令”对这些企业有哪些重要影响?
      董金狮: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塑料包装企业有1500多家。但塑料袋的生产工艺、技术比较简单,只要把塑料粒子吹塑成塑料薄膜,然后由制袋机裁割成相应规格即可。从投资额看,制粒机、吹塑机、制袋机等设备的总体投入仅为10多万元。因此,专门生产塑料袋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有的甚至没有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限塑令”明确规定,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将被禁止生产和使用,这部分生产企业的产品将被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销路直接受阻。“限塑令”正式实施后,估计有一半左右的生产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将面临转产或关闭。
      《中国质量万里行》: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大“洗牌”,相关企业该如何应对?
      董金狮:环保新政策的实行,将使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洗牌”速度不断加快。针对国家不断出台的环保、安全政策,塑料包装生产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其实施情况,同时转变观念,不要坐等观望,而要顺应政策走势调整企业未来的发展思路。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不断开发具有增长潜力的新领域、新产品。据了解,一些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已经酝酿拓展海外市场,来应对国内市场可能出现的需求量下降的不利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兴起了遏制滥用塑料袋的风潮,海外市场同样会存在环保门槛。
      其次,推动企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实现高效、低耗、无污染。此外,企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品,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同时做好塑料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根据“限塑令”,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将研究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支持和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xuezi 发表于 2008-2-13 12: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jerry519
    这几天没有上网,jerry519 发帖的时间我正在与风雪搏斗
    非常欣赏jerry519 的坦诚
    我当时将讨论放到这里,没有经过jerry519 的同意,那是因为该群也是公开场所,希望不要误会
    即使jerry519 是有机硅业内人士,选择可靠产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做市场,就产品本身来说,首先是可靠性,其次才是成本和其它附加性能。jerry519 寻找的是必须要满足LMBG认证的,按照一般思维,当然是选择已经通过认证的原料,我当时是考虑到,jerry519肯定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供货厂家,既然如此,何不多选择几家呢?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我相信jerry519也找过不少厂家,对国内厂家质量有所担心也很自然,因为国外厂家的东西,通常具有某方面的优势上,否则很难向全球推广,而国内厂家,眼光常常局限于国内市场,一般满足低端要求的多。
    无论谁家产品,我均建议jerry519建立自己的分析方法,依靠人家的信用是不够的,即使是国外知名厂家,何况这个指标的分析也不是太难。
    购买现成的原料,意味着你的竞争者是和你站在同一个平台上,量身定制,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争手段,既不需要建工厂,竞争者又难以短期模仿,假如你的一个产品原料中有超过3种是专门定制,而市面购买不到的东西,除非是你企业内鬼出卖,竞争者只能傻眼。
    产品开发包括自身产品开发,更要考虑原料开发和应用开发,后两者难度很大,但确实是制胜的有效法宝。开发,不一定就意味着自己必须去生产,甚至,有时候不需要自己试验,但必须要懂点相关的东西
    寻找到愿意给自己定制原料的厂家,有愿意给自己做应用的公司,这就是企业竞争力的组成部分。
    jerry519说到的认证,其实是用户没有能力或者是不愿意测试产品质量的结果,国外厂家是拿这个东西设置市场障碍,那些搞认证的公司背后往往就是原来生产或者提供这些产品与服务的公司,所谓标准之争大于技术之争。不做产品做标准,那是一种境界。
    对于我们这些还只是做产品的公司,建立自己的分析方法,评价体系,甚至也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可笑的是,现在国内很多企业确实是为了认证而认证,而且,认证也可以购买。
    jerry519,认识你,非常荣幸!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3ll307 发表于 2008-2-18 15: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xuezi和jerry519的讨论

    我也听到有一些客户提出对混炼胶制品进行硅氧烷残留量的测试,但是如何测试,还需要我们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qq-001 发表于 2008-2-25 11: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xuezi

    知识面广,涵盖各个领域啊!真是牛的一B!确实佩服!
    橡胶这个方面不懂。向你虚心学习。:victory:
    不过我人士一个专业的橡胶人士。他也算牛的一B!希望他看见这个帖子,也来跟一个。
    不过说了这么多!那个标准是什么样的?仅仅是200度4小时吗?还有更加具体的吗?我想需要的人很多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devile 发表于 2008-5-22 09: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才看到这么精彩的讨论。
    其实,控制混炼胶的可挥发份成分,关键在混炼胶的生产工艺上。
    首先,采用高效的结构化控制剂,不要迷信所谓的羟基含量,要控制强有内的有效羟基含量;
    在热炼工艺上,要提高炼焦的真空度和温度(所以要选用高性能的结构化控制剂,要不然胶料在这个过程中就发散了),从工艺上降低混炼胶中低分子的含量;
    关于硬脂酸或硬脂酸锌,那是绝对不能用了,因为欧盟是检测蓖麻油浸出物的含量,要选用其它的内脱模剂。
    关于国内生产厂家,据我所知天玉有能力生产复合该要求的产品,其它我不是很清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大毛 发表于 2008-5-22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着就是进步

    光看就长见识拉 XUEZI很牛!!!!!!!!!厉害

    该用户从未签到

    jzqyjy 发表于 2008-5-22 16: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大家说的那个认证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公司没有做个这个认证~~~我看完帖子的理解就是矛盾在于炼胶以后胶体的挥发分问题~~~那个欧盟的认证具体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200℃  4h    后的挥发分要求是多少啊???国内的成品胶的要求好象是不超过10%吧~~在高温炼胶的时候我们的检测应该是不超过2%  不知道可不可以通过哦~~
    浅谈一下~~~献丑了~~~~:handshake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49273 发表于 2008-5-25 14: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样的贴子,让我大开眼界,只可惜我在这方面没什么造诣,要不也来说几句.顶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2-15 09:0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tt777_1028 发表于 2008-6-24 13: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塘上铺 发表于 2008-6-25 22: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混炼胶“迁移物”的控制,有一点是要注意的,使用的结构控制剂等添加助剂,要么选择容易挥发的如硅烷,要么选择除了含有羟基之外还有反应性基团的硅油,这样添加的助剂被洗出来的可能性要小很多.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