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2075|回复: 0
收起左侧

小小硅元素的 “变形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liaojh-hgxcl 发表于 2019-1-14 14: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往往对第一名更有印象,比如地壳中含量排名第一的元素是氧,那仅次于它的第二位呢?答案是硅,它约占地壳总质量的27%。虽然含量丰富,但在自然界中却很难找到它的单质,通常以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我们可以在岩石中找到它。硅虽然含量比氧少,但却有着更为惊人的应用性。有了硅,才有了性能强大的电子设备,才有了现在的互联网社会。
但硅的应用似乎已经停滞不前,因此科学家们尝试把硅“伪装”起来,并且得到了傲人的成果。硅的应用为何停滞不前?这些“伪装”的硅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1.jpg
硅芯片的速度“到头了”

在电子设备中,硅芯片可以说是核心装置。从智能手机、超薄笔记本电脑到心脏起搏器,它们的芯片均是由硅制成的。几乎每年都会制造大约650万平方米的芯片投入使用,它们有一部分投入在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中,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硅在计算机和太阳能电池上的应用效率似乎已经达到上限。
目前小小的计算机硅芯片上已经拥挤不堪,因为上面挤着许多的半导体硅制成的硅晶体管。作为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设备,硅晶体管最主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充当电阻,实现电压对电流的开关控制,这里的开关指的是电流的存在和不存在。为什么会选择半导体硅作为主要的原材料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选择半导体。因为如果是导体制作的晶体管,由于导体的导电能力太强,当施加很小的电压时,就会产生电流,因此会让晶体管一直处于“开”的状态;如果是绝缘体,无论施加多大的电压,它也不会产生电流,晶体管会一直处于“关”的状态。这样的一个晶体管就不能够实现电压对电流的开关控制。但半导体就不一样了,它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当施加较小的电压时,它跟绝缘体一样,无法产生电流,此时的晶体管处于“关”的状态;当施加电压较大时,半导体就跟导体一样,产生电流,此时可以传输“开”的信息。这样半导体就可以在施加不同电压时,在开关两种不同状态中来回转换,也就可以控制电流,所以半导体才成为了晶体管的主要材料。
2.jpg
其次,选择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硅在地壳中含量丰富,相对于锗、砷化镓来说,价格也比较便宜,可以用于大批量生产,因此半导体硅成为了几十年来晶体管的首选材料。
一块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越多,意味着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信息,这台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就越快。但与此同时,晶体管同时开关产生的热量也会越多,更多的热量对芯片的效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一块芯片上能装载的晶体管数量是有限的。而硅也发挥了它几乎100%的可用性,这就是为什么近十年来计算机处理速度基本停滞不前的原因。

光电转换效率低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硅的前景似乎更加黯淡,因为它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太低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太阳能硅电池中,有两种不同的硅,一种硅上有盈余的电子;另一种硅上有电子空穴,可以用来存放电子。
光是一束从太阳内射出的微粒流,一束光里有无数个光子,它们是一个个很小的小微粒。当光照射在硅电池上,部分光子会击中硅原子的盈余电子,并将电子从硅原子里“敲”出来。被“敲”出来的电子要找个地方来存放它,此时它就会移动到电子空穴中,而电子的移动会产生电流。在硅电池中,会发生很多类似的撞击,大量被撞击的电子会不断“投奔”电子空穴,而且电子并不只是“定居”在某个电子空穴上,而是会在多个电子空穴中连续移动,直到形成一条特定的移动路线,此时电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这样光能就被转换成电能。
5.jpg
但是光是会反射的,在光照射到硅电池表面后,部分光会发生反射,这部分光就不能转换成电能。同时,被“敲”出来的电子在移动过程中,其中的一些电子可能会被其它硅原子“抓”进自己的轨道里,这些电子无法连续移动,也没有进入特定路线,路线内流动的电子变少,产生的电流强度变弱,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就变低。
为此,研究人员曾考虑过其它的材料如碲化镉和砷化镓,但碲、镓等元素因为数量少,价格也比较贵,无法满足当今互联网社会的使用量要求,甚至有些元素还可能是有毒的,会对环境造成威胁。科学家们还考虑过石墨烯,它比硅更坚固更轻,而且光电转换效率也远比硅电池好,但大批量生产石墨烯是很困难的。生产石墨烯常用的办法是机械剥离法,单层的石墨烯非常薄,因此剥离需要精度非常高的仪器。一般来说,仪器越精密,制作越困难,成本也越高。
看来,希望还是只能寄存在硅身上了。

“变形”硅三剑客

既然硅依然是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主力干将”,那么科学家只好继续研究该如何让硅变个样子了。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有了傲人的成果。
在计算机芯片领域,晶体管的一种奇特形式在科学家的手中诞生——硅烯。硅烯和石墨烯类似,只有一层薄薄的平面结构,和石墨烯不同的是,它由硅原子组成,平面上都是由6个硅原子连接起来的六边形,它的形状跟硅晶体简直是大相径庭。
9090.jpg
在传统的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都有4个“触手”,可以连接4个其它的硅原子,随着连接的硅原子增多,硅就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状的硅晶体,而硅烯是平面的。我们知道,装载在芯片上的晶体管是由硅制成的,传统硅由于是立方体状的硅晶体,体积大,制成的晶体管也较大,而仅有薄薄一层硅元素制成的晶体管体积就比较小,而体积越小,同样大小的芯片能装下的晶体管越多,更多的晶体管就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信息,计算机的处理速度也会变快。
但体积小并不代表着完美,由于硅烯只是一个平面,它的结构很不稳定,就像四边形比正方体更容易变形一样,硅烯会更容易分解,所以硅烯制造的晶体管可能只有几分钟的“生命”,因此硅烯目前还无法真正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而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硅的同素异形体似乎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就一直致力于实现硅的“变形”,并最终有了惊人的成果。开发人员说,他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硅的新型材料——Na4Si24晶体,这是由硅元素和钠元素通过挤压而成的蓝色闪亮晶体。
研究人员发现,Na4Si24晶体是一种“走廊式”结构,就像人在走廊可以随处走动一样,钠离子在硅“走廊”里也可以轻易地来回“走动”。研究人员试着加热这种晶体,发现钠离子在热量的推动下可以轻易地滑出“走廊”,当钠离子全部滑出“走廊”后,研究人员就得到了硅的同素异形体——Si24。经过对比发现,它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比普通的硅晶体要高。研究人员认为,如果Si24可以大批量生产,将会制造出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除了Si24之外,另一种硅的同素异形体——硅BC8,也可以应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前文提到,在传统的硅电池中,光照射在硅电池表面,一部分光子被硅电池吸收,光子撞击硅原子的电子,电子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光子一般“敲”出一个电子后就失效了,光子的利用率很低。如果在阴天或是雨天的情况下,光子数目较少,被撞击出的电子就更少了,进而产生的电流也少,所以硅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就会变得更差。
但硅BC8可就不一样了。硅BC8的特殊结构使得单个光子进入后,可以撞击多个电子,可以使多个电子发生定向移动,而电子移动越多,产生的电流强度可能就越大。这样,即使只是少量的光子,硅BC8也可以充分利用光子,“敲”出硅电池内的大量电子,并发生定向移动,光能就会被大量地转换为电能,从而提高阴天和雨天时太阳能硅电池的转换效率。
把硅“变形”,实际上就是将硅元素的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如同素异形体等,它们有的加快了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有的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效率。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还不能真正在真实世界里大放异彩。即使这样,科学家们也不会就此退缩,因为“知难而上”是科学的魅力所在。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