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939|回复: 0
收起左侧

傅积赉:读《中国有机硅起源与“三杨一傅”》后的回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6-28 16:2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tina-hgxcl 发表于 2018-4-12 0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氟硅材料
    微信图片_20180412091656.jpg
    看到李玉文先生的“中国有机硅起源与“三杨一傅‘ ”的文章后给我的印象是李先生对中国有机硅历史上的一些传说和疑点做了认真的调研、访问和考查,这种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令人钦佩!
            在细读之后发现此文存在一些不够精准之处,为此我再次回忆,写一些所知道的史实,希冀李先生以及同行们对中国有机硅早期的历史有比较精准的概念。

    中国有机硅的起源 —— 北京化工试验所时期




    确如李先生文中所述,根据朝鲜战场上收发报机等防潮的需要,1951 年重工业部北京化工试验所杜春晏所长接受研制防潮涂料的任务后,决定由留学日本归来的杨大海同志任组长组建有机硅课题组。同年刚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的新大学生杨冬麟同志也是成员之一。后课题组因朝鲜战争结束而终止。1953 年该所整体搬迁到沈阳与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前身为东北人民政府化工局研究室)合并。

    搬迁时因照顾夫妻关系等,搬到沈阳时使原来挺大的有机硅组仅剩杨冬麟一位技术人员和 4—5 位初中生,人员严重不足。

    我在1954年调到该组,与时任代组长的杨冬麟同志共事后逐渐了解到该组的一些往事,如曾有王大珍、戴莲茹、陈演汉等十来位技术人员;也看到组里保存着的当时由杨大海组长亲自整理、书写工整的大量文献汇集;还知道精通俄语的陈演汉将翻译的俄文有机硅论文汇编成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有机硅译文集;并知道课题组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为防潮涂料的研制开展过一些探索性试验。


    杨冬麟与‘格氏法’苯基路径


    李先生文中说:“杨冬麟课题组从单体开始,按照道康宁 1945 年发明的‘格氏法’苯基路径进行研发,做出了第一套中国有机硅装置,并生产出四氯化硅和‘苯基绝缘漆’应用于哈尔滨大电机厂的……”。

    杨冬麟课题组确实是使用经典的、经过苏联安德里安诺夫改良的“格氏法” (是以 1901 年发明人法国学者 Grignard 命名的合成法的简称)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苯基乙氧基硅烷,然后水解缩聚,再用聚酯树脂改性配以铝粉仿制成功耐 500℃高温的有机硅涂料ФΓ-9。成功后在院领导安排下,很快在院的 208 车间建立起合成工段。该涂料系引进的苏式米格-5 飞机的重要配套材料,用于尾喷管的防烧蚀。

    后杨冬麟同志又与刘静萍、冉高泽等利用苯基乙氧基硅烷的某种组分和车间刚刚开发出的甲基氯硅烷中某种组分创造性地研制成功电跃-205 硅树脂,获得国家发明证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甲基氯硅烷搅拌床直接合成工艺 的开发


    搬迁时组长杨大海由于他的夫人在钢铁研究院工作需要留下,故他在 1953 年至 1955 年期间在就近的天津化工厂工作。当他知道有机硅有很多工作要做,于是 1955 年要求从天津调到沈阳重新投入有机硅的研发,并担任新成立的“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课题的组长。我在他领导下从事具体工作,平时他也与我讲讲搬迁前的情况,所以我也略为知道有机硅组搬迁前的一些情况。

    过去杨冬麟曾是杨大海为组长的专题组的成员,杨大海到沈阳后开的专题是独立的课题组,他们两位之间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从属关系。李先生所说的“组长之争” ,只是在我见到《中国化工通史》行业卷(上册)369 页上的叙述后曾向该书的编写组组长之一刘承彦先生口头反映过。至于两位杨工合著的、1958 年出版的《有机硅高聚物的特性及其应用》一书的作者排名先后并不表明 1953 年前谁领导谁的从属关系。

    由杨大海同志负责开发甲基氯硅烷直接法合成。当时课题组也已经知道直接法是美国学者 Rochow 发明的,不仅拥有专利而且著有一本专书。经文献调研专题组确定用硅粉、氯甲烷和氯化亚铜作催化剂的搅拌床工艺路线,主反应器只是一台螺带搅拌床,相对比较简单。在实验室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后,也在 208 车间建立一套从原料氯甲烷开始的合成、精密分馏等的流程。向国庆 10 周年献出了能大批量合成的甲基氯硅烷和石油科学研究院急需的甲基硅油以及硅橡胶的样品。今天看来,搅拌床直接法合成不是先进的工艺,但当时经杨大海同志的努力使中国人能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受制于人的甲基氯硅烷,解决了当时的有无问题,是功不可没的!所以当他去世时原化工部陶涛副部长亲自前往八宝山向杨大海同志遗体告别。

    208 车间与杨立德


    建国初期沈阳化工研究院重点是开发染料和中间体,是为当时纺织、印染庞大产业服务的。院内有 201,202,……一系列的中间试验车间试制诸如乙酸、2-萘酚、甲苯胺红、安安蓝等原料、中间体和染料。208 车间原先是试制军用品的,利用其空闲的车间先后建起有机硅的两个工段。208 车间主任是昝景芳,书记是安邦魁。车间有一套对中间试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如韩振山、冉高泽、冯兆祥;机械员赵文林和化学工的团队。

    建国初期缺乏人才,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组织“东北招聘团”到南方招人,杨立德是从南京招来到研究室工作的一批高中毕业生之一。
    他在 208 车间是协助车间主任做行政性工作的车间长,在建立有机硅工段时他为安排设备制造、安装、采购原材料等出了不少力。1958年他也迁到北京。后来在去南方的途中因车祸他与夫人不幸身亡。

    “有机硅与环氧树脂现场会


    鉴于沈阳院在开发当时相当新的有机硅和环氧树脂方面都有不小进展,国家科委和化工部于 1958 年在沈阳化工研究院召开了“有机硅与环氧树脂现场会” ,向全国推广,无偿提供全套工艺资料和设计图纸,为日后这两种新材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杨一傅”的由来



    开始当我听到“三杨一傅”时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后来有人告诉我是出于徐总之口。徐总——徐世涛是沈阳院的副院长兼总工程师,说是他在向人介绍有机硅工作时说的,纯属戏言。

    有人说:“三杨一傅”是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要打到的北京化工研究院四位技术权威提出的一个‘名词’ ,……” 。我的记忆中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北京化工研究院,没有像有些单位那样出现戴高帽、喷气式批斗、游街等;也没有出现“打倒 xxx”等大、小标语或横幅。北京院的三个姓杨的、一个姓傅的,不曾被说成是与有机硅有关的四个“权威”而要打倒。


    七黄文润院长


    沈阳化工研究院很大,有好多个研究室和车间。我与黄文润同志不在同一个单位,没有直接交往,但互相知道。1958 年沈阳院一分为四,有机合成、塑料、物化等室搬到北京成立北京化工研究院,有机硅组随着塑料室搬到了北京,但 208 车间没有搬。

    沈阳院根据发展需要,于 1960 年(或 1961 年)重新成立由张尔慈、叶青萱为主任的有机硅研究室,此时黄文润同志转行开始从事有机硅产品的研发。他在沈阳院和 60 年代从沈阳搬迁到晨光一厂后一直从事双组份和单组份 RTV 的开发,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 RTV,如成功用于火箭的防烧蚀腻子等。他在科研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后升任为晨光一分院的院长。他掌握两门外语,完全是自学成才的。退休后一直钻研业务和专利,也为同行提供有关信息。他的论文汇编成好几本专著。

    我与《有机硅工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多年前氟硅协会要我去厦门参加为《中国化工通史》提供有机硅材料的会议,当时我发言中提到一些有机硅早期开发的情况。会后就有朋友建议我写一写,说可以设法出版。我也觉得有很多很多为中国有机硅工业的创立,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人和事无法都一一写进《中国化工通史》内。朋友的建议与我不谋而合,于是我就开始构思。因我参加过陶涛副部长组织的《化工军工史》有机硅分册和《国防化工事业的创建历程》一书的稿件收集、整理与编写,知道一些我国有机硅工业发展的脉络。但我毕竟不可能了解全局和各个单位的具体事迹与参研的人员等,于是商请曾直接从事过有机硅单体或产品开发的多位专家帮忙,请他们提供稿件或素材与审阅,这样可信度比较高。本着不突出个人,不突出晨光,力求全面和准确的原则,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终于大体上达到预想的目标,用键盘敲出 20多万字的 Word 文档。

    由于我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虽先后进行过多次骨穿,只知道造血机能出了问题,没能得到明确的结论。吃过不少阿胶浆、花生衣和各种西药也没有治愈的迹象。因此我一直担心我这个年逾八旬的病号能不能将书写成、会不会半途而废,于是有些想写和该写的也不敢展开,很是遗憾!如进入 21 世纪后大量民营企业家陆续建立起来的上游和下游有机硅企业,他们使中国成为有机硅大国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

    最后,这本书在硅产业战略联盟白洪强主任的努力下,和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揭玉斌副主任与时任吉必盛王跃林董事长的支持下,按照化工出版社的“自费印制出版”的条件出版了。该书只能起到班门弄斧、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上是我读了李先生的文章后又一次回忆数十年前的往事,目的是希望李先生和关心中国有机硅发展历史的同行们对早期走过的历程有比较精准的概念而已,谢谢!
    傅积赉
    二〇一八年四月十日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