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1487|回复: 24
收起左侧

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lotuscsx 发表于 2016-8-11 1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我30出头就当上教授,35岁当副所长、40岁当所长,应该说发展得很顺。所以我并不是因为自己过得不如意或有什么恩怨才这样说,绝对不是。我其实玩得还比较好,可是如果到了我孩子这一辈还是这个玩法,那就太浪费生命了。

    其实不只是我有这种想法。我身边一些做科研的朋友,其实也都做得挺顺,但当大家在一起聊天、喝酒,到了最后比较酣畅的时候,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产生深深的忧虑:如果再这么玩下去,中国的科研就没戏了。

    目前中国的科研看起来很繁荣、很热闹,但是你如果静下心来,把中国的科研放到世界竞争的大格局里,站在科技发展的大视野上回望,就会发现: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在重大技术的突破,你能看得见的中国人有谁?似乎很难看见谁。

    原创性的理论极少有咱们的东西,技术领域更是这样——所有改变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东西,有哪些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你再说我们是一个有影响的科技大国,依据在哪里呢?

    (二)跟班式研究盛行,害人不浅
    我们科技工作者也很郁闷:中国人特别勤奋,我们比国外的同行都辛苦,和他们交流的时候觉得一点不比他们笨。还有,国家给我们的钱也挺多,投入的人力更不比他们少。

    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制约我国科学研究的,是流行的科研方式——跟班式科研,说的恶心一点,是奴才式科研。

    跟班式科研的特点是:不去独立思考学科内部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紧跟国际热点,为大牌科学家的理论作无关紧要的修补,有一点成果便自称“重大突破”、“国际领先”;或者紧盯几本流行的科技刊物的研究,改头换面、添油加醋也攒一篇发在影响因子很低的刊物上。

    这种研究,作为研究生起步时学习与训练还说得过去,但如果作为独立工作以后还这么做,就很可悲了。更可悲的是,由于这种研究方式发文章快、“效率高”,其从业者甚至很快成为科研价值的评判者,并将“从文献缝隙里找方向、以文章数量与引用为标准”等作为科研工作的正途。久而久之,哪些课题时髦、文章多的人就大红大紫、名利双收,而哪些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的人反而成了孤独的异类,甚至被打入冷宫。

    (三)现行的考评政策,与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背道而驰
    我们国家现在的研究大致分几类:偏基础理论的研究,偏应用基础的研究,面对工程的技术开发。每一样东西都是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的。

    就说基础研究吧。基础研究属于科学部分,它是以探索真理为终极目标的。我觉得基础研究可以和艺术类比,就是说它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自然界,以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来理解这个世界。换句话说,基础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倡导创新的精神。就像艺术,它也有不同的形式和载体,但它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去创造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个过程本身。与此类似,基础研究的价值就在于,我只是去做这个创造,并不在乎我最后能创造出什么,但是我是在试图与你不同——我不是给谁拍马,也不是去给别人抱大腿。

    与众不同,这本身就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假如说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崇尚——我就是要做不同的认识世界的这样一个人的话,这个民族的希望就来了。在我看来,追求“与众不同”才是科学真正的价值。

    如果从实用的角度看,基础科学的研究短期内没有任何真的用处,它就是通过创新得出来的结果,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自然本身,从而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所以说,基础研究应该是个品位问题,绝对不能说拼数量、靠模仿。假如说靠模仿、以数量取胜,就脱离了它的本真。

    但是,我国现在所有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不鼓励你去往这个方向上走的。我们也口口声声说创新,但创新的标准,是看谁发表的文章多。

    我多次作过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委,也当过学科组的负责人,在评审的时候,说来说去,大家最后还是看你发了多少文章、文章引用数这些东西。我们的国家科技奖,每年都兴师动众、请数千名专家评来评去。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不用找我们这些科学家评,你就从中关村找几个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来评,评的结果肯定会和我们评的高度一致——不就是数数嘛!

    大家都在这个圈里混,都知道怎么样能够多发文章、快发文章。假如说你在这个领域很牛,你提出一个原创理论,比如说一个人的相貌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那我马上跟着你这个思路来:我看确实是这样的,但偶尔也有不同,比如你说决定因素是65%,我说经过我研究,得出的结论是67%,对亚洲人来说是63%。这类成果很好宣传,一方面我搞的是“世界的主流”、是站在“世界的前沿”,而且是对现有最权威的理论的突破。

    但其实要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这种工作有用没用呢?有用。但是它是不是真的契合科学的精神呢?不是的。但是这种工作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当然,抛开利益来谈科学精神、科学价值是不现实的,不能让每个人说为这个东西去殉道。也许一开始要老师教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比如坚持做学科的难点、甘坐十年板凳冷,等等;但当我在坐十年板凳冷的时候,其他同志该拿到的全都拿到了、该当研究员的全都当研究员了,我还在辛辛苦苦当助研——你说那谁坐得住啊!当然坐不住——我也不傻啊,你那样糊弄事我也会干啊!

    所以,整个就把方向搞偏了。后果之一就是:与我们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最终价值南辕北辙。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民族的科学素质——敢于用别人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思路理解问题的气质,彻底消解了。


    (四)现有的学科体系被冲击得七零八乱,与重大科学突破越来越远
    还有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是,最近各个大学都在争建世界一流大学。我就问他们:建世界一流大学,以什么为指标呢?他们说主要还是以论文为指标。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的现状:一个国家的科学体系应该有一个完整合理的布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有什么顶上去。而现在以论文为标准的话,大家一定会偏到“哪个热、哪个好发文章”的领域去。比如说搞航空材料的,可能就都偏到纳米去了,因为那一块发文章快、文章引用率高。但是说起材料,我国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时又是最大的钢材进口国,应该在钢材研究上下功夫。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去参加高铁的讨论,比如高铁列车的轮子、转向架,我们国家能不能做呢?好像是能做,但是做出来又不太敢用。国外的一个轮子要经过各种载荷下的检验,他们多少年都在做这个玩意。但要在中国这么个做法,可能没等实验做完你就被所在的学校、研究所辞退了,因为你多少年都在做一个又不热、又不时髦的东西。这样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有用的东西没人做,做出来的东西其实没有太多用处。

    另外,它会把我们现有的相对完整的学科格局都会打乱。按道理说,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帮人在那里弄,弄的时候当然也要注意学科的更新,但大致上一个学科的格局还应该在那儿,更新也应该是间接的、渐进式的。但在现有的考评体系下,大家一看哪个地方热,就哗一下都跑那去了,把一个学科的体系冲击的七零八落、东倒西歪,剩下的就是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在那里坚守、呼吁。这样,下一个科学的重大发现就和你无缘了,因为人都已经跑光了。每一个重大的突破都是需要经过一个不出重大突破的相对困难的沉默期,比方说十年二十年,这就需要有一帮人顶得住。像在国外,经常有的人十年二十年没有什么大的发现,但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声望,个人收入并不受这个影响。大家都觉得他是这个领域的一个智者,只是说他还没有到时候、拿出东西而已,对他非常宽容。

    我们现在也说宽容,但各种与物质、与利益相关的都不是宽容的,所以就养成跟班式的研究。这是大多利益的约束条件下优化的结果,不能怪科学家不讲良心——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他必须往这个方向走啊。

    你要想这件事的话,就会觉得很可怕:跟班式科研不仅冲乱了现有的学科体系,还使得新的重大突破与我们越来越远。

    (五)久而久之,最后会让我们的科学家丧失科学鉴赏力
    跟班式科研损害的,还有科学家的鉴赏力。

    就拿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来说吧。自然科学基金分几类,青年基金这一块,看的还是申请者的基本素质,我觉得它不会有恶性引导;但是当你申请面上基金和重点基金时,就不一样了。你要申请面上基金,就要证明你在这个圈子里小有影响,就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证明;当你要想去申请重点的时候,你就要拿出更多文章,证明你是这个圈子里能够数得出来的几个人了。总而言之,你要有文章,要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文章。

    另外,无论是青年还是面上、重点基金,申请者都要说热点的话题、流行的话题,因为评委们会觉得:哦,这个人对前沿现状比较了解。你要是说一个冷门问题,很容易引起意见分歧。虽然基金委也有异议的项目,但实际操作中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异议项目需要几个评委一起联名提出,认为它真的好。但是,说句实话,我在那里开了七天会,那么多项目,看那些“差不多”的项目可能都来不及,根本没精力去看看被别人枪毙的项目里有没有金子。

    而且,只要是原创性的项目,就一定会和某些评委产生冲突。比方说异议项目拿到我手里审,我过去的工作证明这个杯子是圆的,你却说这个杯子其实不能够用“圆”来形容,而要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那我这个评委本能地就会反感,本能的就会给你挑刺。但是你假如说:徐老师说杯子是圆的,这个理论真的很伟大,但我想在这个基础上看看它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圆、或者百分之九十九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评委一看心情就很顺,就容易给你打勾。

    因此,凡是原创的东西就会冲击大家现有的观念,甚至会冲击到某一派人——他们过去已经靠这个获取过利益。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被PASS 掉的申请书,理由就两句话:“研究队伍不合理,建议不予资助”——其实评委们并没有去深入地了解,就是很武断地给你弄掉。

    这样久而久之,最后会让我们的科学家丧失对科学的鉴赏力。现在去开会评审的人,应该都是有帽子、有职位的人,但是你和他们来交流时会发现:不管是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审美或是对学科本身的整体把握,你会发现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弱。

    我经常拿基础研究和艺术创作来做比较:现在我国不光没有创造艺术的,而且缺乏有艺术审美力的鉴赏家——科学也是这样。结果就是:你画出来的画那我一定觉得不如印刷品,后者多么规范、多么与国际接轨啊,你那个曲里拐弯的啥玩意儿?

    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鉴赏力丧失,怎么还能创新?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8-11 18: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tuscsx 发表于 2016-8-11 13:43
    (六)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

    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现在成为大牌科学家的这些人 ...

      {:soso__14347937040236606360_4:}   我到是真诚希望似本文作者一样30出头就当上教授的人们,先作点榜样,能踏踏实实搞点像样一点的东西出来,不要再做什么跟班式的科研,不要只会咀上说别人,自己却再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手段去争院士、院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8-11 1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

    还有一个更深的问题。现在成为大牌科学家的这些人,恰恰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最早“觉悟”的,所以走得最快,现在可能已经是院士、或者某些部门的科技负责人了。这些大牌科学家也许在夜半醒来的时候,会觉得这样做也有些不妥,但是你要是公开说,就真的是动了他的核心利益,所以这种话谁都知道,但谁也不敢说。

    所以我们的科学圈里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现状:当他(她)有创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时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当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马会反过来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学工作。但说实话,当人超过了五十岁,已经很难做出像样的成果了。

    为什么说基础研究年轻的时候容易出成果?因为年轻人没有框框、无知无畏、敢想敢做。而成名的科学家脑子里装的书太多、看的研究报告太多了,头脑里有太多“正确”的条条框框了。但是,科学的很多突破都是在这些看似“不正确”的地方出现的。所以许多院士以前是按错误的模式在走,等他当上院士、觉得不再图什么了,反过来再做真正的科研的时候就晚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创造力了。

    而更多的年轻人,还必须像他(她)的老师一样这么走,因为假如你过早地去钻研真问题的话,你就会被淘汰。所以你要想早点功成名就,也得去复制你老师的模式——以最快的方式爬到山顶,然后在山顶上再去悟道。

    所以这个事情谁也不好捅破。并且这些人现在已经是占据这样的位置,即使他半夜醒来心里偶尔会惊悚一下,但是他会绝不认账的。

    因此,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对于基础研究的那些引导、激励措施,其实是在加速让科学下坠——这真的是一个灾难。

    所以你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如果把我的孩子搁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忍心吗?我很可能就说:得了,爸爸给你挣点钱,你到国外去工作吧。我觉得她还不如她爸能言善辩、会运作这些事。我虽然觉得这样做也不好,但是我觉得我的闺女可能没有这个能力怎么办呢?所以只好送她出国。

    转自原创 2016-08-08 李晗冰 知识分子微信号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欢迎关注。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3-4 20:1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winter18 发表于 2016-8-11 14: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应该有闲下来,反思一下的时间~或者就这这一瞬间,你想出来了与别人不同的路呢?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8-11 15: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winter18 发表于 2016-8-11 14:42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应该有闲下来,反思一下的时间~或者就这这一瞬间,你想出来了与别人不同的路呢?

    "跟班式科研的特点是:不去独立思考学科内部的核心矛盾与突破方向,紧跟国际热点"“——在下以为,这是国内科研最大的劣根性!追更溯源,应该是老邓的“猫论”——好听的一点就是能跟国际科研界对上话,也便于发文章,这样就能名利双收!结果却是无畏重复,浪费了人力物力投入,也很难拿出自己叫得响的成果!
    茂金属,石墨烯,过渡金属催化、交叉偶联等等,最后都是一地鸡毛!
    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炒作:兰花、藏獒、普洱茶、古玩等等,都是国人玩过的!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4-24 08:07
  • 签到天数: 425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lotuscsx 发表于 2016-8-11 21: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tuscsx 于 2016-8-11 21:12 编辑
    ☆黑马☆ 发表于 2016-8-11 18:04
    我到是真诚希望似本文作者一样30出头就当上教授的人们,先作点榜 ...

    要知道人微言轻,只有在高位发出的声音才振聋发聩!就如习长老说的,重要的是不忘初心!起码人家现在发声了,更多的是沉溺于酱缸而自得其乐!
    顺便啰嗦一下,
    跟班式科研,这一点从研究所毕业论文可见一斑!一批一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都是和当时的热点紧密相连!我当初没事查阅茂金属资料时就发现了,大家一窝蜂的做这方面的研究,后来估计是没有新的动力,国外可能也没有提出新的研究方向,这几年就偃旗息鼓了!最近两年貌似是过渡金属催化及交叉偶联,还有活泼氢的直接转化!

    好多研究要走工业化的路子,这样才不会只在实验室里昙花一现,而能最终造福于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2-22 16:03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pony 发表于 2016-8-12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必须要给很多赞,也要反省我自己的工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BFD552 发表于 2016-8-12 16: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许多专家教授权威发表的数据是假的,才是最大的误国,为获取自己的利益,相互吹捧,不择手段损毁国家利益,有几个教授专利是真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有粒豆 发表于 2016-8-19 14: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人承认自己错了是很难的,而且还是关乎自己事业和荣誉的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emilyxie2 发表于 2016-9-8 1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和做是迥然不同的两回事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8 13: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马☆ 于 2016-9-8 13:35 编辑

         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跟班式的科研不止在中国,而且是全世界都是大问题。但是最后的说法太过头了:“中国现在的科研,已经陷入一个往下坠的状态。”“你到国外去工作吧。”实际上,中国科研很明显是在上升的。跟班式科研以前更多,而且跟还跟不上。现在的原创比以前多得多。真不知道作者愤世嫉俗到什么程度,才得出个跟实际相反的方向。


    作者:袁岚峰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381411/answer/1158514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8 1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麦穗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381411/answer/116379559
    来源:知乎

    批判和牢骚总能引人喝彩,但有两点不能同意。
    第一,不只有中国科学界以论文为标尺,全世界都是以论文为标尺,这是全世界科研的游戏规则。不清楚作者所说国外经常见到闷声做几十年看不出成果的这个经常有多大概率,加上还得是个行业内受人尊敬的,我相信概率不会很大。再者说,即便是国外有很多做实际科学的的科学家,我相信作者所说也就是欧美日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制度能够承担这些人失败与等待的成本,就像这里边很多国家能提供优厚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一样,我们并没有已经处在了这个阶段。当然我不是为这种风气唱赞歌,只是觉得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制度发展的这个阶段的特点。就像你一定要经历小学中学才能到大学一样。
    第二,说年轻人有创造力,到了五十多难有精力,从生理学上还真是,不过从科研界的情况看,只有到了作者的位置才能拿到面上重点以及各种大专项吧,既然功成名就的科学家都有这方面的认识,认为应该鼓励年轻人去做基础研究,那就可以多给予相关的支持,比如审基金,对组里的年轻科研工作者。事实上,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会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拿更多项目,催促手下发更多更好论文,从而获得更大更好的声誉。所以,这根本不是科研的问题,而是利益问题!抛开利益谈科研,图样图森破。
    谈一点建设性意见,我认为这篇文章不是面对年轻人的,应该是面对大科学家的。如果要达到理想的科研境界,大科学家们应该一方面去呼吁改良制度(因为只有你们有这个能力啊),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年轻学者更多支持,至少对你组里的研究人员更多鼓励,既然都已经功成名就了,就真的可以让手下做点科研了(私以为即使这点也很难做到)。所以,如果自己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呢
    总结,牢骚无用,贵在行动。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8 13: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所谓的“跟班式科研”完全是自然达成的状态,是科研人员从生涩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步。天赋异禀的人这个阶段短一些,有些人硕士博士就能发表很高级别的论文,解决猜想。资质平庸的人这个阶段就长一些,有些甚至取得教职后很多年才能有一篇拿得出手的论文。这都是正常现象。有些教授年纪大了以后,容易忘记自己的青涩时代,忘记自己也写过不忍心看第二眼的文章,甚至忘记了天才总是少数。

    作者:罗旻杰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49381411/answer/115865408
    来源:知乎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2-12-23 07:54
  • 签到天数: 471 天

    [LV.9]以坛为家II

    ☆黑马☆ 发表于 2016-9-8 1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额,现代科学的体系是西方建立的,我们跟随了这个体系。文中说的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是全世界科研界普遍的问题。作为科研人员,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顶尖科研机构应聘,首先都是要看文章质量,其次是数量,缺一不可。而跟踪性的研究比起原创性的研究,速度快,审稿易,引用多,全世界的科研界都偏爱。中国人勤奋,做科研人多势众,跟踪性研究的优势就更大,所以这个问题还要更突出一些。这其实和工业界存在的问题也是一样的,西方原创出来一个东西,中国很快就多快好省地复制出来,不然为什么说我们是发达国家粉碎机?
      我们研究所的创始人,今年八十多了,是德国学界的泰斗级人物,还是一样抱怨现在研究所招人只看文章。我的老板是德国和奥地利科学院双院院士,还是一天到晚琢磨着怎么把文章发到nature上去。Randy Schekman更是痛斥影响因子对科研的危害,才创立了elife(结果大家还是说elife的影响因子不如ncs,呵呵)。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你问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会得到‘不知道’的答案。说这么多不是说作者说的不对,而是要说明,这个问题不是只有中国有,全世界都有。那是不是全世界的科研都要没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硅胶新人 发表于 2016-9-8 14: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确实国外研究所,高校,科研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好点,要不就没这么多学者努力想出去,出去了地就不怎么想回来,干的不好的除外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