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有机硅

搜索
查看: 3926|回复: 16
收起左侧

单体厂目前可实施的产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xuezi 发表于 2011-11-19 2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见到jzq0922所说“说说有机硅市场的反弹!”一帖
http://www.chinasilicon.net/bbs/viewthread.php?tid=26587&extra=page%3D1
有所感触。
无论是否回暖,有机硅单体目前拼的就是资本实力,原材料生产,在技术不落后的情况下,规模无疑是首要因素。但总不能跟道康宁一样也往40万吨扩吧?

下游延伸是所有单体厂都希望的,但现实中可以供单体厂选择的下游不多,当前最多就是做到中间体或者“初级”聚合物,例如混合环体,D4,D5,生胶(混炼胶),107,线性体等等大宗产品。更深入的延伸,对单体厂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除了资本运作度过难关,最有效的自救应该还是围绕这些东西来做文章。
如果仔细找找,肯定可以找出几个可以做的东西,做成本对比分析。比如做D5,可能还是亏,但比D4或者DMC少亏一点,做线性体,也许不赚但能持平,而线性体又可以做高品质的107,简化了工艺说不定有意外收获。一甲不要烧掉,做硅树脂难度比较高,市场推广不容易,但做点结构明确、市场量又比较大的交联剂不算是什么高科技吧?等等之类,不说赚钱,失血肯定减少。
国内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大批量生产可能适合单体厂试试的东西:
D5------直接销售,还可以继续延伸:搅合点啥(硅油,硅凝胶等等)就是化妆品用的东东,数量灰常灰常的大,这个几乎没有什么设备改造。
线性体------直接销售,也可以由此延伸的大宗产品:高品质107,改性107(例如传说中的烷氧基107之类,曾经折腾过,考虑到没有单体优势放弃),氨基硅油(品质不错)。
交联剂------一甲延伸产品,品质容易控制,国内量、出口量均不小的,设备投入很少,主要就是分馏,单体厂个个都会弄。如果自认为有几把刷子,继续做硅树脂也可以------有点远水了,没有3-5年功夫最多做到醇溶。
D4H------传说中的含氢环体,国内暂时市场不大,但出口量还是可观的,不过这次大规模减产导致的含氢单体减少,含氢硅油看涨,我估计单体厂对这个没有多少兴趣,俺眼光短浅,总有人眼光比俺还要短浅。
高品质的高含氢硅油------现在那个所谓的无溶剂法含氢硅油,国人做的太烂,死命的加MM,表面上像,实质上比不过人家KF-99和瓦克的那个啥了。溶剂法高含氢可以和D4H联产------不要一根筋的认为溶剂法高含氢就不好,流行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无论你技术有多高,自然规律在那摆着:溶剂存在时含氢单体水解所得的产品比无溶剂的产品,T型结构会少很多,这不是少量MM可以达到的,含氢量1.5只是个大致指标,蒙蔽了人们进一步认识高含氢的眼睛,内涵需要用心品味滴。有溶剂同样可以做到无溶剂一样的无色无味------至于钻牛角说溶剂残留,那看用途了,做到10ppm级别以下,甚至1ppm的残留不是天方夜谭------如果硬要一根筋的碰撞在120#汽油上,那算我白说。事实上,在医疗卫生食品领域用的话,完全可以通过选择所用溶剂来达到要求,或者,利用联产的D4H来实现也是可选之路。再如有人说溶剂法危险性高,难道还有含氢单体的危险性高?弄个自控流水线------你家用燃气吗?你家不用,你隔壁家用!
硅氮烷------这里指六甲基二硅氮烷,我很奇怪,国内单体厂怎么不做硅氮烷。这个产品技术对单体厂来说是小儿科------又不是做硅氮橡胶,市场如此之大却被单体厂忽视,居然还花大价钱外购给自己混炼胶用,真有点匪夷所思。
羟基硅油------据说星火厂曾经组织力量做过,现在如何不详。这个产品量也不小,但好像大多是中小厂子做,单体厂利用原料优势何不尝试一把?
大环体(又叫做高环体)------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弄的:DMC分出D4,D5后的剩余环体,这个只有单体厂才有的好东西(下游厂脱出的数量有限,夹杂催化剂之类,质量肯定不如单体的),视乎并不为人们所重视。
高、低沸------表面看是个麻烦事,但里面的好东西不要我多说吧?这两个东西处理的好坏对单体厂的盈亏点影响非常大。可惜早年单体厂仗着财大气粗,一直把这些看做废物。再者,基于国人的不诚信习惯,外面人要是从中挖出点金子,肯定会被断供------本某深有体会。我这样假设:如果高、低沸获得和二甲差不多的价值,小学生都会算出这意味着什么:拼命提高二甲选择性不如用心处理好高、低沸,经济账且不说,而更重要的是争到了未来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那种新厂,选择性时高时低,这可是生命线呀!如果有人说处理这些东西所得产品市场不大,那我只能为Ta的无知深表遗憾。至于说处理技术------难道不能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吗?
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组分------做生胶的设备,适合做乙烯基硅油吧?这个东西品种规格是很多,但奇怪的是单体厂怎么不尝试呢?生产不是问题,就是品种管理上麻烦点。我的意思是A,B组分均系列化,标准化生产,类似提供生胶,混炼胶那样。你不必深入下游太多,种稻也可以碾米,但不要开饭店。据说,美帝国主义的下游懒人就是这样从道康宁拿东西的。有趣的是,国人是不做到LED胶,或者奶嘴胶之类是不罢休的------不是不可以做,是应该以后做,猪要养大了才杀。

本来俺自己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还替富人操什么心?但财富是社会的,只不过富人暂时管着,所以咱就逞匹夫之勇,堂吉诃德一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xuezi 发表于 2011-11-19 21: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糟糕,题目没有取好,按照这个题目,语文老师肯定判俺不及格,严重偏题了
另外,本人对单体厂了解认识有限,很多事情是基于道听途说,好在没有恶意,见谅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xuezi 发表于 2011-11-2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本土成长的单体厂(限有机硅)来说,新安无疑是品种跨度最大的厂家。产品涵盖了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缩合法一苯,甲基苯基),三氯氢硅,气相白炭黑,据说多晶硅也在弄。因此,新安在扩展下游大宗产品方面具有了良好的原料基础。如果再上点金属法二苯和几个苯基封头剂,乙烯基封头,乙基单体,环戊基和环己基单体,处理好高、低沸,那在有机硅(除含氟以外)基础方面,足以和任何国际巨头相抗衡。
新安的工程技术能力很强大,如果上面对技术与技术人员的重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可望会有令人刮目的成就。

关于高、低沸,我重点再谈谈------反正我们现在也不想多深入了,算是贡献点失败的教训。请单体厂的朋友斧正。
我们都曾经做了一些东西(用过几十吨高沸,现在家里还留有近2吨高沸------用于实验),但在以前单体朝南坐的时候,被断供和价格操纵弄怕了(高沸产品我不便多说,只就低沸斗胆的吹吹:我们是国内实现成吨生产含氢双封头的早期厂家),同时现在场地也受限,不想再折腾,发展方向转变,也没有精力继续深入做下去。
可是有一个事实让我很郁闷: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个厂家(从低沸中提取二甲,水解得到)的含氢双封头足以达到专门法(活性与杂质含量)水准,更不用说达到进口产品的质量标准。我不怀疑国内厂家达到99%出厂纯度,但其中所含微量杂质,不但降低了活性,而且到用户手头后纯度下降很快。进口产品97%(其它是三聚体),可以稳定的存放比较长的时间。国产品出厂99%,随后很快下降70-90%。尽管其它大部分还是三聚体,四聚体。如果用于合成其它封头剂或者某些特殊的产品,这个三聚体,四聚体就很讨厌,因此即使是合成端氢硅油,我们也不得不每次投料前测试含量。另外,更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生产含氢双封头做的产品,可以用最低到0.2ppm的Pt,而外购的不仅活性不行还出现淤泥状副产品。我们经验是:如果只是做聚醚硅油,大家的都可以用(质量还是有小差异滴),但如果做某些要求高的嵌段产品,问题将非常大。
从我们不算多的实践中,我个人认为,高、低沸投入点力量处理到接近二甲的价值是完全可行的,我一直认为处理这两个东西具有和二甲选择性等同的价值甚至更高。几年前,经人牵线,有人问我们是否愿意到某厂弄这两个东西,交谈中感觉对方只是当做废料,其重视程度相当于给人擦屁股,达不到9位数的投入,我觉得简直是开玩笑。

歇一下,喝点茶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xuezi 发表于 2011-11-20 10: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上帖一个严重错误:“国产品出厂99%,随后很快下降70-90%。”应该是:国产品出厂99%,随放置时间,很快下降到70-90%不等。特别声明,这里的数据,指的是放置达到一个稳定含量的时间,时间一般是1个月以上,也许是几个月。起始下降时间大约是1个星期后,夏天快,冬天慢。也就是说,夏天的室温,在一个星期内,几乎还是99%,但此后就难说了,建议在一个月内用完。一个月以上,检测以后按照实际含量(结合多聚体)含量投料。
抱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11-11-21 1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如此。在我们国内单体厂视为废物不愿意去用的东西,在外企都是宝贝。例如单体合成,二甲国内已经可以达到88%,外企也差不多。但外企最终还可以提高3个点,就是将那些“废物”综合利用而成。国内单体厂不愿意放下身段,认为做那些“小儿科”的东西有失身份,也是通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11-11-21 1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封头稳定性差,供应厂商应该清楚原因。
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是常有的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cdzjx 发表于 2011-11-21 1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据悉,做成高质量的双封头,价格高不了多少。也许经济上才是主要原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hzm0725 发表于 2011-11-21 15: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单体还这么多讲究。。。小弟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xuezi 发表于 2011-11-21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含氢双封头的稳定性,取决于杂质。低沸回收的,里面含有一种产酸物质,估计就是罪魁祸首。专门法没有这个东西,稳定性、活性好的多。但专门法成本太高。
我们都知道,就提纯工程技术方面来说,大批量生产(分馏)容易得到高纯度的产品,而成本会比目前这种游击队方式降低一大截。因此可以这么说,不是低沸提不出好东西,实在是单体厂太牛气,区区几百万利润对他们无所谓。但未来呢?
国内现在含氢双封头市场已经达到百吨级/年,按照价格或者利润比较,接近千吨级别中间体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比投入研发人员做LED胶,来得现实。
如果有单体厂能稳定生产达到500-1000吨,对二甲含氢水解工艺做点研究,成本进入100元以内是问题不大的。那将引发很大的市场空间。

低沸中分离了二甲含氢后的四甲基硅烷,那更是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好东西,一把火烧了,多可惜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ygq9394 发表于 2011-11-22 08: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在市场不那么~的时候听到xuezi在说,受益后做到收益才是王道!@
仁者见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墨帝无剑 发表于 2011-12-15 16: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xuezi的言论,应该拜读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kangta 发表于 2011-12-15 18: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有机硅是有很多门路可以重新开发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cspc 发表于 2011-12-24 13: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沸歧化,消化一甲及低沸,国内有机硅专家应该抓紧时间研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aix19820720 发表于 2016-10-31 2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gysml 发表于 2016-11-24 0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规模上国内厂家不差的,还是在细节上、品种上差太大

新材料微商城二维码

让社区更精彩

  • 反馈建议:liuheming@acmi.org.cn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027-87687928

关注我们

Copyright   ©2015-2016  有机硅  Powered by©Discuz!

浙公网安备 33018202000110号

  ( 浙ICP备09010831号-3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